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中央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时间:2023-06-06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部委、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快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记者获悉,有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为出台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做好准备。 地方政府也展开积极部署,包括推进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供给侧改革,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建设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高——产业发展质量。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宁东基地”)距黄河30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示范区,工业经济总量占宁夏的三分之一. 然而,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高耗能、高耗水等矛盾日益突出。 碳排放量大,万元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处于较高水平。

“化工造成的问题,化学可以解决,‘双碳’造成的问题,发展也可以解决。每个环节都可以减碳,需要科学、系统的解决。”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陶少华说。 据悉,宁东基地目前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四大产业转型”行动,布局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发展新材料、清洁能源、精细化工等产业,并将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工业,提高工业单位能源消耗效率,力争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5%以上。

小企业工业能耗指标_大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织布工业能耗标准

这是传统产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缩影。 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累计建成绿色工厂2121家、绿色产业园区171个、绿色供应链企业189家,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

但业内人士也指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节能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表示,我国产业尚未完全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困境、生态环境保护仍面临资源能源约束长期趋紧、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等多重压力。 “十四五”时期工业绿色发展需要重点解决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平衡、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形势严峻、信息化与绿色化发展不协调等问题.

大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小企业工业能耗指标_织布工业能耗标准

目前,政策部署正在从部委到地方紧锣密鼓展开。 6月1日,工信部组织召开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 专家组建议尽快对《方案》草案进行修改完善并下发实施。 此前,工信部召开工业低碳行动计划研讨会,就构建低碳工业体系、提高工业用能低碳水平、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研究推广低碳技术和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 同时明确,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工业领域碳中和工作,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提出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进一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在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

在本地,辽宁提出,“十四五”期间,将围绕“调、减、改、教”,走出一条具有辽宁特色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子。 其中,推进石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减油增化”,压减炼油产能500万吨以下大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在大连、盘锦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 严禁新建限制和淘汰的工艺设备。 提高钢铁、电解铝等行业产能; 在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流程; 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每年新增绿色制造单位30家。 贵州近日印发《关于实施产业多元化行动努力实现产业突破的意见》,提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转型。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 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双控”政策,完成国家下达的工业节能目标任务; 推进工业节能技术改造等。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对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低碳转型成为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和远期。”赵卫东表示,下一步,重点行业企业和产业园区仍是“十四五”期间制造业低碳转型的主体。” “十四五”时期。 要加快低碳生产技术创新、清洁生产装备应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 在园区低碳改造过程中,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级利用率,提升园区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记者郭倩于瑶)

8月23日,在2021中国国际智慧产业博览会上,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京东科技集团联合发布西南地区首个“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中国。 “一网”、“一屏”、“一个‘管家’”,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推进治污精准化、科学化,助力重庆经开区打造“智慧+ ”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 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特别是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企业成为环保督查对象。 部门的重点。 工业园区内各类企业数量多、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大,给环保部门增添了“不小的麻烦”。

为助力城市环境治理和产业数字智能化升级,京东依托京东云基础计算能力和“智慧城市操作系统”时空大数据治理能力,联合打造首个“工业与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中国西南建设的“园区”。 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该系统对经济技术开发区344家企业的环保信息进行采集和共享,构建环保“一张网”、“一屏”、一个“管家”,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AI模型监测预警废水、雾霾系数超标,及时发现处置“三高”企业,用科技引导产业园区节能减排,变“事后监管”处置”转化为“事前风险防范”,有效避免环保事故发生。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指挥中心大屏“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

一张网

“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一张网”由重庆经开区、京东科技集团及其孵化公司重庆寰文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时空索引算法共同打造采用京东智慧城市自主研发的先进分布式技术,“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提供并行、高效的时空大数据管理和查询能力,将区内重点排污企业整合为“一站式” “网”,将经济技术开发区344家企业的环保“画像”完整描绘出来。

“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实时掌握重庆经开区产排污企业排污情况

屏幕

信息汇聚后,如何实现对排污企业的智能监管和实时监管,是“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价值所在。 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与建设管理局办公楼内,一块巨大的LED屏幕上架起了“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的核心指挥中心。 屏幕上,所有管控排污企业的相关数据一目了然: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悬浮物(SS)、pH值、总量等监测因子参数溶解固体 (TDS) 实时更新。 如果某项数据超标,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指挥中心会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指挥调度平台下达工作任务、跟踪进度

管家

面对突发事件和预警,“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线下有个高效专业的“管家”,快速响应,妥善处理。 一旦“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在实时监控中发现问题,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可以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职能部门和环保管家团队能及时响应,赶赴现场处置。

《环保管家》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监督管理需要工作人员不定期去进行检查和检测,如果发现污水排放异常,必须找专业机构到现场采样。” “和测试。整个工作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而现在,我们只需要一刻钟就可以完成!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AI识别废水泡沫

众多人工智能技术

“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物联网、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算法等多项前沿技术为精准高效治污提供了技术支撑。 例如工业园区能耗管理系统,京东科技基于生物识别、卷积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融合传感器监测数据,识别固体有害垃圾、废水泡沫、雾霾、河流漂浮物等。 这套技术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京东智慧城市与重庆工商大学联合开发的细粒度空气质量预测模型,可以基于多点传感器的监测数据,结合路网结构、车流量等多维信息、客流、厂区分布等,并利用多源时空数据挖掘技术,在监测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可实现园区内任意点的空气质量估算和预测,可大大节省硬件投资,提高监测精度。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上线两个月来,获取在线监测和环保信息,每天1条以上信息,录入巡检数据1071条,智能生成333份环保报告。 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每运行一次,可节省20分钟巡检时间。 全国约有217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个经济开发区每年进行上千次环保现场检查,如果该系统推广到全国,将为政府节省人力434万人-一年的小时数,相当于8年。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环境与建设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智能化、物联网化为蓝天、碧水、净土的持续保卫提供了技术支撑。” 下一步,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智慧环境综合管理系统”还将围绕碳排放、智慧水务、工业废气、固废及危废治理等领域进行深入开发.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