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多地“一刀切” 国家发改委完善能源消费双控方案破解能源消费管理难题
时间:2022-02-18   

9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与总量双控体系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近十年来,能源消费双控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重要指挥棒。不过,《规划》也指出,“十三五”以来,能源消费双管齐下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缺乏灵活性、能源消耗双重控制缺乏差异化管理措施。

尤其是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新目标新形势下,部分省份面临能源消费双管齐下的严峻压力,不得不采取限电限产等措施,将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体制调整和完善的需要也变得更加迫切。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上半年9省(自治区)能源消费强度) 包括青海和宁夏在内的上半年没有下降。上半年,浙江、河南等10个省份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率未达到进度要求,属二级预警。

在这些警示的背后,学术界和产业界已经讨论了很多话题:能源消耗强度目标应该坚持,但能源消耗总量目标还有提升空间吗?特别是在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如何在能源消费总量目标中体现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差异?如果某个能源密集型行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大大减少碳排放,符合环保要求,还需要严格控制吗?

事实上,今年发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要健全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体系,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变频器能耗管理

分析人士认为,《方案》的发布增加了能源消费双管控体系的灵活性和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平衡碳减排和经济增长。

总能耗目标更具弹性

从政策基调看,控制“两高”项目仍是中央到地方环境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方案》还明确,要坚决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各地要建立在建、拟建和现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 ,并明确其处置意见。对新增能耗5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两高”项目,国家发改委及有关部门将根据能效水平、环保要求、产业政策等要求,加强窗口指导。 ,以及相关的计划;新增能耗5万吨 对标煤以下“两高”项目,各地区将按照能源消费双控目标任务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严格控制节能审查、环评审批等准入控制,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变频器能耗管理

但在控制“两高”的背景下,《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灵活管理措施。

例如,统筹考虑国家能源消费双控目标,统筹国家重大项目能耗,相关重大项目经中央、国务院批准并在当前五年计划内投产。并报国务院备案,将在年度和本次五年计划能耗双控考核中,对项目能耗进行减免。

这在很大程度上回应了一些地方的需求,重大工业项目的能源消耗在规划中单独列出。

此外,《方案》还指出,在国家层面要预留一定的指标,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的能源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该区域适度倾斜。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变频器能耗管理

柴启民主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过程中,从保障能源安全、贸易安全、产业链供应安全的角度来看,一些高耗能行业具有国家战略意义,需要保证。

从能源消费总量看,国家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唐登杰近日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加强节能助力实现碳峰和碳中和》的文章. 文章指出变频器能耗管理,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56%,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能源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

本《方案》提出,鼓励地方政府超额完成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目标,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达到国家规定的激励目标的省(区、市)能源消费总量地区和直辖市)将在当前五年规划中实行能源消费双管齐下。考试免考。

这意味着降低能源消费强度是首要核心目标,对能源消费总量的控制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变频器能耗管理_能耗监控管理平台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所所长林伯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与降低能耗的关系。但同时,GDP的增长也不能过度受限于能源消费总量指数。

鼓励可再生能源消费

除了政府监管方式外,《方案》还强调市场导向,提出实行能源消费指标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设国家级能源消费市场。能源消费权交易市场,促进能源要素发展。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优质项目、企业、行业和地区流动、聚集。

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总量指标不足,需要部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新项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确保降低能耗强度的基本目标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总量指标过剩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有偿购买总量指标。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变频器能耗管理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林伯强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为了让一些地方在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控制之间不要太“难”,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能源消费指数交易来解决。

这无疑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更灵活的能源使用空间,但考虑到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能源消费的一个长期重点是推动低碳转型,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增加非碳能源消费。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这也意味着在控制总能耗时需要做出一定的区分。一些低碳研究人员此前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可再生能源不应占据能源消费总量指标。

柴启民告诉记者,如果一个地区的高耗能产业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了低排放,同时又符合环保要求,其实应该给予一定的政策弹性,让该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发展。空间。

能源基金会CEO、中国区主席邹骥不久前也指出,高耗能行业如果消耗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电力,就不再是高碳行业的概念。级别不能“一刀切”。

此次《方案》特别强调,鼓励地方政府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并根据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用电量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情况,超额完成激励可再生能源用电量在有责任权重的地区,超过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责任权重的消费不计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计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此次完善能源消费双控体系后,《规划》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目标:到2025年,能源消费双控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到2030年,能源消费双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继续明显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和综合节约体系更加成熟和定型,为实现碳排放达峰后平稳适度下降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