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以来,江苏无锡企业受益于全市范围内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进,刮起了一场“绿色制造”转型风暴。 “十二五”期间,无锡GDP能耗下降20%以上,提前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这+文章内容。 内容。 从。 摘自:中国‘中国’碳排放量*排放量*贸易*贸易^net ta np ai fan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本质是以降低的能源成本支付节能项目的全部成本。 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可以让客户利用未来的节能效益来升级工厂和设备,以降低当前的运营成本; 或节能服务公司通过承诺节能项目的节能效益或承包综合能源成本等方式向客户提供节能服务。 此`-..from.from:中国`中国^`**^netta np ai fan
无锡君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帮助企业实施节能改造的公司。 绿点科技无锡工厂制定的节能计划中无锡能耗管理系统工厂,将照明设备改为LED灯,并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 仅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就能使节能率接近30%,每年至少可节省电力1600万千瓦时。 内容/内容/来自/来自:China-/-^%yi#网-tan pai fang 。 com
无锡华东电气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稀土永磁高效电机技术含量高。 经江汉、胜利等油田抽油机试用,节电率达20%以上。 今年以来,该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油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一举打开市场销售。 根据协议,油田除了向公司订购60余台电动机外,每月还将节省下来的电费的70%返还给公司。 这+文章内容。 内容。 从。 摘自:中国‘中国’碳排放量*排放量*贸易*贸易^net ta np ai fan
据悉,无锡市今年将针对全市329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中央空调、工业窑炉、余热余压、绿色照明、电机五大节能改造潜力研究,梳理新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助力无锡“绿色制造”转型升级。
内容。 从。 来自:中国`国`#**^netta np ai f an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工作的意见
工信部节发〔2012〕3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工业主管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工业节能提出以下意见:
一是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开创工业节能新局面。 “十二五”以来,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按照国家节能减排总体部署,持续推进节能降耗,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推动绿色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长3.84%,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6.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季度下降1.64%。 情况正在好转。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实现面临严峻挑战。 去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3.74%。 78.9%,远高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工业化进程中的最高比例,并且还在不断上升。 为此,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高耗能产品市场需求放缓、高耗能行业能耗增速下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切实加大力度,坚决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工业能耗高、增长快的被动局面,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新建项目管理,严格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审查和节能评价审查(以下简称节能评价)。 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国发[2010]7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有关要求《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1]42号),建立新项目与污染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挂钩的审批机制,进一步加强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项目管理; 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电解铝、镁等行业新开工项目 产能:加强多晶硅、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统筹规划,实施行业准入,防止盲目扩张产能容量。 严格控制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审查,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项目的行业准入要求,引导企业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率,促进节能降耗; 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未达到进度要求的地区,新开工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必须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源评估,充分发挥能源评估的先发制人作用,遏制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过快增长。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尽快完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核办法,切实加强高耗能行业项目节能评估审核,确保良好绩效。 年综合能耗20万吨标准煤及以上项目,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和审批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3.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 要把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地、市、县,落实到具体企业、具体项目。 切实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监督检查、验收和考核。 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相关要求,对未按规定期限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不再核准和核准新的投资项目,并将未安排专项技术改造资金的; 有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暂停本地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核准和备案。 充分发挥财政奖励资金对淘汰落后产能的引导作用,对按期、提前淘汰落后产能或超标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财政支持和加大支持力度。 《中央财政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管理办法》。
4.加快制定和实施超能耗企业惩罚性电价政策。 根据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规划》(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节能减排发展意见的通知》发改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6]77号)和发展改革委、电监会、能源局《关于清理高位优惠电价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用能企业用能企业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10]978号)要求,各地要加快建立健全落实企业能源消费定额标准的惩罚性电价政策机制,对单位产品产量的企业实行惩罚性电价。 (过程)能源消耗超过限值标准;要加强政策协调和落实,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扩大惩罚性电价实施范围。 增加电价产品范围,提高惩罚性电价上涨标准,加大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 惩罚性电价收入要用于支持被处罚企业实施强制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改造等,用好惩罚性电价政策。 促进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提升的政策效应。
5.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鼓励各地利用当前高耗能产品市场需求放缓的有利时机,实施以“提大收小”“减代”为主要内容的节能技术改造。 通过兼并、重组、升级小型、高耗能、重污染的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炼油、冶炼等产能或企业,以规模化替代,实现节能降耗技术先进、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少的项目。 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和地区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核和替代项目管理,根据企业和地区提出的节能减排“减替代”。关停产能规模及其能源消耗总量和排放总量。 方案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后审查实施,加强替代项目审批和备案管理。
六是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 明确企业节能主体责任,督促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现年能耗下降1%。 切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开展企业能源管理绩效评价,推进能效水平对标,建立并实施企业能源管理制度、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健全能源管理制度。 对重点产品单耗和工序能耗不符合定额标准的企业,要强制进行能源审计并限期整改。 中央企业集团要加快本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所属钢铁、水泥、有色、化工等企业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建设,实现能源高效合理利用。活力。 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工业能源消耗在线监测,对本地区重点用能企业实施在线监测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对企业能源管理(控制)中心建设、能源消耗在线模拟系统建设等项目的支持。
7.实施更严格的能效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发布国家工业能效指南,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更加严格的产品能耗定额标准,提出主要行业能效指标为节能评估审查、淘汰落后产能、产业转移提供依据。 主要原因之一。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和工业能效指南。 产业转移承接过程中,严禁低于国家工业能效指南中行业平均能效水平的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八、加强节能降耗监督检查。 各级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同级节能监察机构将能源消耗定额标准执行情况和淘汰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等情况的专项监督检查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年度监察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定期对重点用能企业涉及的28项国家强制性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以及淘汰电机、风机、水泵等高耗能落后耗能设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压缩机。 根据能源消耗配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结果,及时公布超标企业名单,对能耗超过国家和地方单位产品能耗配额标准的企业,纳入惩罚性电价实施范围,督促企业实施整改。 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机构人员队伍、制度、设施能力建设。
九、加快工业园区集中供能设施建设。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类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要建设公共共享能源、供水设施。 通过能源(热、冷、电、蒸汽等)和水资源的集中统一供应和梯级利用,废水、污水、污泥、垃圾等集中处理鄂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提高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源、水资源消耗、废水、固体废物排放量。 有条件的园区应建设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热电联产机组,取代各企业分散的小锅炉和自备小机组,实现集中供汽。
10.积极支持工业企业余热余压发电上网。 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行业建设余热余压发电并网设施,提高自备供电率,协调有关部门下发企业余热发电并网政策,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妥善解决并网、收费、管理等相关问题,大力推进余热发电并网。缓解工业企业压力,为确保工业用电稳定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 年 7 月 11 日
上一篇:能源效率评估计划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