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河北省:2022年将新建176万平方米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时间:2023-07-22   

河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2022年全省建筑节能科技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全省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达到92%以上,城镇新开工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92%以上。达到了26%以上。

据介绍,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建筑与节能技术融为一体,可大幅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并大幅降低建筑主动向外的能源需求。

今年,省内以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办公、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将优先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同时,今年河北将严格落实项目规划、用地保障、激励措施、人才支持等配套政策,加强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的监督检查,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施工全过程和关键环节重点监管实行封闭式管理,对在建工程质量开展专项检查。

关于印发2022年全省建筑节能科技工作要点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局(建设局)、各市(含定州市、辛集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石家庄市园林局、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综合执法局:

现将《2022年全省建筑节能科技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22 年 3 月 1 日

2022年全省建筑节能技术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工作部署,坚持目标导向,树立系统理念,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高质量建筑,以提高建筑节能为重点,加强建筑技术和标准支撑,推进建筑节能科技工作,求实效。推动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新开工面积176万平方米,其中石家庄、保定、唐山新开工22万平方米,其他设区市新开工13.2万平方米,定州、辛集新开工2.2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的92%以上。

——装配式建筑占城镇新开工建筑的比重超过26%。

——编制优质公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项,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20余项、示范工程20项。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

1.大力发展“被动房”。 落实项目规划、用地保障、激励措施、人才支持等支持政策。 政府投资或主要投资的办公楼、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优先建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落实《加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措施》,实行施工全过程封闭式管理和关键环节重点监管。 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系列标准宣传实施,录制标准讲座视频并公开发布,加强对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2.提高绿色建筑品质。 落实《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落实全区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推进星级绿色建筑建设,新建绿色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达到20%以上。 加强绿色建筑标识管理,组织开展标识认定和颁发工作。 支持雄安新区“绿色建筑发展示范区”建设。 全面做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总结评价工作。

3、提高建筑节能。 实施《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城镇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由65%提高到72%。 因地制宜推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加强工作协调石家庄能耗管理系统多少钱,有序推进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

(二)大力实施施工技术创新

1、开展技术研究。 围绕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新型建筑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20余项。

2.推进项目示范。 通过“技术+工程”的组织实施模式,做好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开展绿色低碳、质量提升、智能技术应用等建筑技术示范,重点完成20个示范项目建设。

3.完善标准体系。 重点研究制定超低能耗建筑、保障性租赁住房、质量安全、地下停车设施、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等20项标准,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标准制定实施。

4、推动行业信息化。 建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专家库,为行业信息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研究制定省级CIM建设规划。

(三)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1.推进装配式建筑建设。 各地制定年度新建建筑工业化发展规划,加大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力度,提高新开工装配式建筑比例。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培育3-4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修订《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2、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制定《河北省推进建筑垃圾循环利用工作方案》和《河北省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品目录》,加大建筑垃圾循环利用产品推广应用力度。 编制《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规程》,修订《河北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加强技术指导。 抓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3、加强建筑材料、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编制《河北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工程材料和设备产品目录(2022年版)》,推广节能、环保、优质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和先进设备。 完善河北省建筑材料设备使用记录平台,实现建筑材料应用信息统计分析、建筑材料企业信息归集。

(四)做好行业管理

1、全力做好碳峰碳中和工作。 制定住房城乡建设碳达峰实施意见,建立工作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效果清单,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行业监督管理。 围绕国家和我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标准执行情况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强化工作督导,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

3、加大宣传力度。 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格局,形成听得见声音、看得见实效的良好氛围。

基本概念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点和场地条件,采用高效围护结构保温系统、高性能外门窗系统、良好的建筑气密性系统、无热桥的建筑节点结构、高性能的建筑。高效热回收。 通风系统,以及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利用和遮阳等被动节能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建筑本身的能源需求,进而优化供能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和建筑节能要求。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应满足室内舒适度、建筑气密性和建筑节能三项指标。

上表中概念解释:

(1)室内舒适度

室内舒适度指标要求建筑内CO2最高浓度低于此值; PM2.5 24小时平均浓度低于35微克/立方米; 除卧室、客厅、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典型人员活动空间、公共空间、大厅或开放式工作场所外,室内允许噪声级为50dB(A),其他功能空间参照《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

(2)建筑气密性

建筑的气密性应满足室内外压差50Pa条件下每小时换气次数不超过0.6次的要求。 建筑物的气密性检测应在建筑物气密面施工完毕、室内装修完成后进行,以室内装修完成后的气密性检测结果作为最终判定依据。

(3)建筑节能

表中提到的标准适用于我国所有气候区。 建筑采暖和制冷需求之和,以及建筑一次能源需求总量,包括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生活热水和电气设备的一次能源需求,应满足限额同时值。 表中规定限值对应的面积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处理区的建筑面积。

表中描述的标准适用于住宅建筑以及典型的宿舍、酒店、办公和教育建筑。 对于其他功能的建筑,由于内部人员、照明、设备散热等方面的差异,建筑的供暖和制冷需求限值应作相应调整。 合理的限度应该是,当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时,建筑供暖制冷需求变化不超过1kWh/(m²·a),供暖制冷负荷变化不超过1W/m² ,冬季外墙室内表面温度不会低于19.5℃对应的采暖制冷需求。 对于特殊用途编制造成的高能源需求,建筑一次能源需求总量限额可相应调整。

核心理念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核心理念是降低建筑本身的能源需求,通过提高建筑本身的性能,从需求侧抑制建筑的能耗水平,从而减少对建筑的能耗。尽可能采用主动机械加热和冷却设备。 依赖,以及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基于上述核心理念,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呈现出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1、舒适与节能并存

由于注重建筑体的热工性能,建筑可以兼顾舒适性和节能性,即在实现高水平的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实现高水平的建筑节能,并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其效果是平衡当代人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宿舍冷热水表能耗管理系统_智能ic卡预付费冷热水表价格_湿法脱硫制浆系统能耗

2、以减少建筑本身能源需求为原则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改变了建筑的角色和定位,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需求侧的​​拦截器。 首要任务是降低建筑物自身的负荷水平和对外界的能源需求。 在供给侧,应尽可能简化设备,以达到技术方案的最佳经济性。

3.减少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注重技术方案的平衡,防止因采暖能耗减少而导致制冷能耗增加,或因制冷能耗减少而导致照明能耗增加。 通过对建筑综合能耗的整体分析,提出平衡的技术方案,最终达到降低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目的。

注: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始形式存在、未经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又称自然能源,如原煤、石油、天然气等。当一定的建筑能源转化为一次能源,有必要考虑这种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建筑采暖(制冷)一次能源需求是指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使建筑室内温度冬季达到20℃(夏季室内温度低于26℃)所需的一次能源。

关键技术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技术策略是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以室内环境和建筑能耗指标为约束目标,基于建筑能耗对建筑体及设备系统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效模拟,逐步优化方案,最终选择最优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措施。

涉及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

(1)保证建筑优越的气密性,避免因气流无意渗透而造成不必要的通风热损失,同时避免冷空气渗透造成室内局部温度下降和相对湿度不足,影响居住质量和舒适度。

(2)采用高效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外保温系统,确保外围护结构具有均衡的保温、隔热、热惯性、透汽性和气密性,同时兼顾系统的外保温系统相容性强,经久耐用。

(3) 采用高性能外门窗系统和遮阳系统。 门窗系统本身综合了卫生、节能、舒适等多视角设计要求,同时注重安装方式的热工性能; 门窗系统的透明部分分为不同的方向。 精细化的光学性能设计,同时兼顾固定式外遮阳和活动式外遮阳的设计,实现了对太阳辐射的利用和遮蔽。

(4)贯彻无热桥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节点的施工方法,保证室内温度的平衡,避免室内薄弱处结露霉变和局部低温; 通过无热桥设计的精细化能源管理,可以大大改善建筑。 能源效率。

(5)采用带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变人工通风为有组织通风; 利用热回收装置回收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和湿度,提高(冬季)或降低(夏季)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气密性:是决定建筑能效的核心要素之一。 所谓保证建筑物的密闭性,并不是限制住户主动开窗通风的意愿,而是在需要采暖和制冷的时段(即也就是说,当用户主观上没有自然通风的意愿时)。 并且泄漏“不受控制”地渗入室内。

气密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能源性能。 如果气密性差的漏水点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整个建筑的保温效果就会成比例下降。 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细致程度与保证气密性密切相关,应特别注意。

热桥:指围护结构中传热能力比较强,热流比较密集,能量损失明显高于附近区域的部分。 热桥效应通常是由于建筑材料的连接或重叠(如外墙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连接处)、建筑结构的几何结构(如转角处) 、管道穿过保温层,或建筑构件的保温层厚度不一致(如底层保温层厚度小于外墙保温层厚度)和悬挑阳台等原因。 热桥是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薄弱环节宿舍冷热水表能耗管理系统,是供暖和供冷期间热/冷损失最突出的部分。 与没有热桥的地区相比,热桥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传热损失,而且从长远来看还会损坏建筑结构。 当较暖的室内空气与墙壁、窗户或屋顶中较冷的热桥接触时,潮湿的空气会在这些地方凝结,随着时间的推移积累,导致霉菌生长、涂层剥落、木结构和钢材腐蚀以及绝缘材料性能下降和其他后果。 识别和避免热桥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

八大优势

智能ic卡预付费冷热水表价格_湿法脱硫制浆系统能耗_宿舍冷热水表能耗管理系统

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安静、洁净、运行成本低的室内 安静、洁净、运行成本低的室内

对于施工方来说,技术可行,成本可控,在供应端拥有全产业链,可以赢得优质的建筑产品市场;

为开发商降低长期建设成本,指明一条从“房地产开发商”向“区域综合服务商”转型的路径;

对于建筑行业,为建材产业升级提供载体,推广新商业模式,实现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城市来说,大规模建设可以显着消除城市高峰负荷,缓解调峰电厂建设压力,减少基础设施投资;

对社会而言,将带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推动我国高质量城镇化进程的积极作用;

为国家提供能源转型、资源节约可行的技术路径;

对于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轻热岛效应,保护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

全国低能耗建筑项目数据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