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印集动力”基于“数字孪生”能源管理系统,为热能供应链提供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时间:2023-06-23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快速发展。 智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常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家,国内集中供热面积从2010年的44亿平方米增加到2018年的130亿平方米,涉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随之增加。 从2010年的1135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20577亿元。

近年来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要求城市能源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高的能源效率。 同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为这一复杂系统的运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英集电力从城市集中供热垂直领域出发,开发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慧供热平台®,帮助供热企业对热能生产、输送、分配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控制。

该产品的核心技术在于建立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在线生成供热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形成智能EMS能源管理供暖系统。 此外,在云端部署EMS系统后,结合区块链技术解决节能数据的可信性问题,可以形成智能供热合同能源管理的EMC服务模式。

从供热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学院智慧能源系统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表示,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系统规模较大,设备设施条件尤为复杂。 供热企业需要兼顾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生产压力巨大。 传统模式下,供热系统主要由设备层和自动化层组成,系统运行调度决策能力主要依赖于供热中控室调度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企业。 近年来,集中供热系统规模的扩大和清洁供暖的发展,使系统运行和调度的难度成倍增加,仅靠人脑的分析和决策能力难以应对。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发展智慧供热新模式的主要目标是在供热系统设备层和自动化层之上构建智能决策层,实现“源-网-荷”环节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供暖系统。 针对设备要素的连接,利用热工水力过程建模仿真和工业大数据方法,构建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系统进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预测调节。实现运行优化,以机器智能辅助人智能,使战略层面的IT平台系统成为城市供热系统生产运营的“大脑”。

常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家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

在产品研发和落地方面,印集动力总经理史伟表示,基于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核心技术,印集动力采用工业互联网架构开发了智能供热平台产品® 。 整个项目实施可分为3步:

在现有DCS和SCADA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安装工业物联网传感器装置,实现供热设备层热源、管网、热站的全连接。

重点工作是在云信息空间建立供热系统“数字孪生”模型。 该模型是产业机制模型和产业大数据模型的混合体,可以实现“推演”和“预测”。 “数字孪生”模型就像供热系统的在线“数字沙盘”,使供热企业能够无成本、定量地预测供热系统的调度、运行、扩容、改造的结果,包括那些没有真实损失的“试错”,围绕这样一个“数字沙盘”进行供热生产管理,可以解决供热行业长期依靠人工经验进行生产管理的痛点。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算法,对负荷分配、热网解耦、节能运行、应急救援等运行调节决策问题进行多方案智能优化。

®产品自2015年开始示范应用,先后落地上海、北京、郑州、天津、南京、无锡等15个重点城市。 石伟总经理表示,2018年,全国民用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30亿平方米,工业蒸汽达到100万吨/小时。 这个市场正在高速增长。

常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家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

英集电力研发的供热EMS能源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产品平台授权来实施,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结合区块链技术使用EMC合同能源管理服务进行收费。 实施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工业物联网设备扩容安装、平台软硬件投入成本、平台服务费、增值咨询费等。目前英集电力服务的供热面积已达3.5亿平方米,服务的工业蒸汽项目覆盖管网1000多公里。

从已实施项目的经验来看,企业的投资回收期约为1-3年。 ®产品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优化调度的节能效益和预防安全事故两个方面。 以某供热公司项目为例,在2000万平方米的示范面积中,该公司在2017年至2019年采暖季期间节省燃料费用超过1600万元,居民室温合格率不断提高显着增加。

石伟总经理表示,英机动力2020年的经营重点是加大市场开拓,不断升级完善产品。 对于基于“数字孪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孪生模型的准确性是关键。 虽然增加设备连接数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精度,但在商业化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司的投资预算,可以分阶段部署并逐步深化应用。

英机动力成立于2014年7月,是浙江大学常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孵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属于典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2019年8月,公司获得银杏谷资本云栖创投基金数千万Pre-A轮投资。

在工业设备智能管理场景中,国外初创企业以美国为代表。 该公司通过预测测试帮助企业降低设备故障率并提高设备利用率。 成立三年内估值已达23亿美元。 国外老牌企业施耐德也通过收购大量同类产品,拓展了能效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 国内,随着“新基建”政策的出台,工业互联网将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有很多初创公司。 代表企业包括成立于2018年的联智科技。该公司提供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服务。 还有同样以声学技术进军工业设备预测测试市场的科技创新公司耀声科技(成立于2019年)。 派方科技还以边缘计算AI芯片、工业AI算法、智能终端和设备智能服务SaaS平台的“全栈产品”切入工业设备智能管理场景。

该电参数采集模块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全数字电参数采集的新型IGBT模块。 可实现单相交流电压、单相交流电流真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及单相工频交流累计功率等参数的采集,并采用自带RS-485总线串行通讯接口,可方便连接机房监控主机或其他工控主机。

电参数采集模块

使用该模块可以使机房的环境监控变得非常轻松。 监控主机可以方便的采集机房UPS进出线的单相交流参数数据,同时简化整个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的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因此,该模块广泛应用于机房监控系统、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具有优异的性价比。

电参数采集模块工作在-40℃~85℃工业级交流采样微型RTU,完成单相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电力数据高压或低压交流电路精确测量采集,数据刷新速度快,电压、电流、功率精度0.2%FS,电压测量范围0~380V,电流测量范围0~/1A,20倍过载电压电流被隔离并通过内部变压器输入。

电参数采集模块

电气参数采集模块可通过隔离的485通讯接口接入RS-485局域网。 RS-485允许最多32个电参数采集模块挂在同一条总线上,但是如果使用RS-485中继器,则最多可以将256个电参数采集模块连接到同一个网络,最大通讯距离是1200米。 将电参数采集模块安装入网前,需要进行配置,设置模块的波特率与入网波特率一致。 同时电力能耗管理系统采集装置,电气参数采集模块应设置为不同的地址,以防止参数采集模块的地址冲突。

电参数采集模块连接正确后,主机可以发出读数据命令,使电参数采集模块将数据回传给主机。 电参数采集模块中的数据每秒更新一次,其中电流和电压值为一秒内的真实有效值,而电量从上电开始累计,收到清零命令后清零. ,即使断电超过 3 秒也会被清除。

电参数采集模块

电参数采集单元从结构上分为变压器排和采集单元两部分。 采集单元可以采集三相三回电路中的电流、电压、频率、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数、有功电能。 、无功电能、各相有功功率、总视在功率、各相无功功率、各相功率因数等参数,即三组ABC,(ABC;ABC;ABC)。 可替代三个三相多功能电表。

电力能耗管理系统采集装置_电力负荷管理装置_乙烯装置能耗

单相多回路电参数采集单元在结构上分为变压器组和采集单元两部分。 采集单元可采集单相九回路的电流、电压、频率、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有功功率、总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可替代9只单相电表。

应用场景

电参数采集模块可以对累计电能和增量电能进行综合监测,监测系统运行的各项参数。 通过HIM的综合展示,缩小了配电柜的空间,提高了配电柜的容积率。 电气参数采集模块除电源管理外,还具有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功能,有效提高了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了风险。

电参数采集模块支持更多回路,空间利用率高,减少占地面积。 电参数采集模块可通过数据中心后台管理系统远程访问配电系统,实现电参数值、开关状态、中性点对地电压、漏电流等实时数据。 还可以实现超限报警、事件记录、数据上传。

应用于:配电柜、高精度列柜电气参数监测、数据中心能耗监测、主进线支线监测等电力领域。 兼容各种品牌工业触摸屏和组态软件。什么是电参数采集模块-聚英电子官网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