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绿联智能签订重大合同
时间:2023-05-20   

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阮晓芹)新三板公司绿联智能11月17日披露重大合同,公司与国科中松(上海)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数字孪生智慧园区采购及采购合同》。松江区泗泾镇工业区SJ-21-001国科G60数字智能产业园服务协议框架合同”。 国科中松(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拟委托公司在SJ-21-2000上对国科G60数字智能产业园(简称“标的项目”)进行整体数字孪生和智能化设计。松江区泗泾镇工业区001地块开发、提供软硬件产品及配套服务。 公司将在园区建设中与目标项目总包合作,基于绿联物联网智慧场景平台,实施数字孪生智慧园区一整套智能化软硬件解决方案,智能办公室和智能公寓。

上海能耗管理系统开发报价_上海能耗监测平台_上海能耗监测企业

合同包括通用和专用两类模块,其中:通用-平台管理:VR智慧园区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物业综合管控平台、智慧办公管理系统等专用类-基础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信息发布系统、LED大屏幕显示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楼宇设备设备监控系统、视屏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公共智能照明系统、园区人员一卡通系统、停车诱导系统、出入口车辆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机房建设系统、综合管线系统、数字孪生、智能办公系统和智能家居等。

本合同采用可调价合同,暂定总价(含增值税)3979.59万元。 公告称,本次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新型模块智能建筑和数字孪生业务的应用场景和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上海能耗管理系统开发报价,将积极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目标,符合公司利益。公司全体股东情况及公司发展战略布局。

为加快推进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能源体系建设,努力实现用户精准负荷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按照“政府主导、电网组织”的指导方针, 、政企协同、用户实施”,浙江宁波、慈溪、辽宁大连、湖南株洲、娄底、湖北宜昌、黄冈、山西临汾等地市/县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地能源领域数字化改革迈出关键步伐。 对推进新能源体系建设、实施能源大数据战略、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宁波市能源大数据管理中心已接入宁波市户规10000余家企业和3079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耗数据,698个公共建筑单位的空调负荷数据。 管理、绿色工厂能源监控等20余款能源大数据产品。

安科瑞还参与了市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的建设。 本文结合新型城市智慧能源系统对能源数字化系统的要求和安科瑞的能源数字化技术,不断推动新能源系统实现能源互联互通、协同优化。 建设提供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1个

安科瑞鹿鸣

综合智慧能源系统概述

传统的能源管理系统模式围绕着单一主体对电力等能源的监控,已经不能满足新能源系统的需求。 而科学、系统的综合智慧能源管理采用大数据信息集成模式,不仅实现了新能源消耗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也实现了单体设备节能向智能化、系统化的转变。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系统各单元的数据采集、监测、预测和管理,为高质量的能源利用和服务提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地建设电力负荷中心也是如此。 根据动态能源价格机制,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以电网、分布式发电、储能系统、可调负荷、电动汽车充电桩为物理基础,根据不同阶段的电力需求自动调节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新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2.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体系的参与者众多,包括电网、能源服务商、大中小微用能企业,甚至个人。 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的系统。 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易用性。 首先,系统的设计需要支持各种工业接口的应用,如第三方系统接口、智能感知设备接口、耗能设备等。 其次,系统需要支持便捷的数据采集和交互,包括手机APP、小程序、WEB端等。此外,需要接入系统的智能设备分布广泛、数量多。 根据实际需要和组网情况,可以实现有线无线混合组网方式,实现对各种能源的数据采集、分析、优化控制和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架构

三、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和表现层,如图2所示。感知层由现场保护、测量、控制设备等子系​​统组成,传输到数据中台通过有线/无线方式站; 中台负责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和交互,并分发到各个应用层; 应用层根据用户需求,使用能源供应、能源管理、负荷管理、能源消耗分析预测、能源运维运营等多个角度的数据江苏电力能耗管理系统,展示给不同的用户,完成能源管理功能。 全面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各类能源介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利用数字化技术更直观地显示和控制能源数据,使能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图2 综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软件架构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