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成都两届,“绿色低碳”成为高频热词。 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获悉,为降低建筑能耗,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工作和生活空间需求,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助力实现低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绿色建筑推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明确绿色建筑的实施要求
规范化运营管理
《条例》首先明确,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过程。建筑物的寿命。 共生优质建筑,包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条例》明确,绿色建筑的实施要求包括绿色建筑水平、装配式建筑装配率、建筑平均节能率。 在绿色建筑等级要求方面,民用建筑分为基础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新建民用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当采用基础等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工业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新建工业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当采用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
新建、改建、扩建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公共建筑,以及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应当同时进行设计安装具有远传功能的节能装置。 监控设备及系统,在建筑节能工程验收后、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建筑能耗监测设备及系统与市政建筑智能化系统联网,实现在线监测。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民用建筑水、电、气、热数据共享机制,提高建筑能耗监测能力。
公共建筑不得超过能耗指标。 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用房、政府投资、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能耗超标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建筑能耗控制在限值以内。
公共建筑能耗定额标准由市住房和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多场景推广绿色建筑
多种方式应用相关技术
《条例》指出,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城市更新,因地制宜推进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制定改造规划并组织实施。
(获得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四川建科院大楼改造前后)
经评估不符合相应绿色建筑标准的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国家机关办公建筑、政府投资和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应当纳入绿色改造计划。
成都市鼓励在绿色建筑运营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绿色运营专业托管等创新模式。 国家机关办公楼改造应逐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在技术和推广方面,成都鼓励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广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空气源和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以及围护结构保温、雨水 应用蓄水利用、再生水利用等节能节水技术,推广建筑智能化产品、室内环境产品、透水产品、高强度产品等绿色产品-适合区域的高效节能照明产品。
成都市实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标识制度,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改造。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的要求,大力培育绿色建材生产企业,加快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直辖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推动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通过加快应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推行装配式建造方式、推进智能建造等方式,促进建筑业全面发展,探索智能化管理创新。 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互联互通。
加大对绿色建筑的资金支持
相关研发可享受税收优惠
在政策支持方面,《条例》也给予了明确。
《条例》提出国家机关能耗监测系统管理办法,直辖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要加大对绿色建筑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抓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编制和建筑能耗统计、监测、运行评价工作; 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高星级绿色建筑、高装配率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示范;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合同能源管理应用。
同时,鼓励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研究开发绿色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相关研发费用可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新型墙体材料和废弃物利用率达到要求的资源综合利用建材,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相关标准及城乡规划要求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因采用墙体保温技术而增加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 首层架空部分作为公共绿化、通道、公共体育设施、儿童游乐设施等未围合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计算。 具体规定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和应用机制。 根据有关规定,对获得表彰、奖励或评为示范工程的绿色建筑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可给予信用奖励。 加分。 获得高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的项目,在各类建设工程奖项评审中应当优先推荐。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市)交通运输厅(委),长江航运局,沪浙海事局:
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航运具有占地少、能耗低、运力大等比较优势。 经济、高效、节能、环保。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运输服务能力显着提升,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仍存在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绿色发展水平不高、航运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不能完全适应长江经济发展的新要求腰带。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绿色发展长江经济带航运,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般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浙江水运能耗管理系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约束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交通为抓手,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模式,促进绿色发展。 、航运循环低碳发展,更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综合效益, 为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引领发展。 立足国家战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依靠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航运在全国,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在长江经济中的作用 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主骨架和主航道作用将在生态圈建设中率先示范文明长江经济带。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从战略谋划角度,加强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顶层设计。 加强统筹规划,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航运发展方方面面、全过程,全面推进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节能减碳等方面的绿色发展。 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施专项行动,开展试点示范,率先取得突破。
综合政策,分类指导。 坚持优化增量、调整存量,综合运用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提高标准、加强监管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交通装备节能环保水平。 既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又结合实际,根据沿海内陆河流、干支流河流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目标要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初步形成航道网络有效衔接、港口布局科学合理、船舶装备节能环保、航运资源节约利用、运输组织先进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体系确立航运科学发展、生态建设、集约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本形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交通组织方式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产业生态保护成效显着。 航运基础设施生态友好度显着提升,符合生态红线要求。 建设一批绿色航道和绿色港口示范工程。
——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全面有效控制。 船舶污染物全部按规定接收或处置; 长三角海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比2015年分别下降65%、20%、30%。 液化天然气(LNG)在船舶使用能源中的比重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200%; 新建大型煤炭、矿石码头100%配备防风抑尘设施; 主要港口90%的港口船舶和公务船靠岸使用岸电,主要港口和排放控制区50%的集装箱、客滚船、邮轮、3000吨以上客运干船专用泊位5万吨以上的散货可以为船舶提供岸电。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着提高。 长江经济带港口岸线通过能力在2015年基础上提高10%; 作业船舶单位运输周转能耗和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在2015年基础上下降6%和2%。
——运输组织效率明显提高。 内河船舶船型标准化率达到70%,平均吨位达到1000载重吨; 重点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同比平均增长10%; 基本形成从长江和长三角到宁波-舟山港和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系统。
二、主要任务
(四)完善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规划。
1.优化港口航道规划布局。
修订《全国内河航道和港口布局规划》和《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干支贯通、互联互通的高水平内河航道网络,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和功能分区。 完善主要港口总体规划,统筹港口岸线和其他岸线利用需求,合理确定港口岸线开发规模和强度。 加强港航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衔接整合,综合利用河道资源。
2.加快制定实施绿色航运发展专项规划。
加快出台港口岸电布局规划,研究制定长江化工洗罐基地布局方案等专项规划。 推动实施《长江干线京杭运河及西江干线液化天然气加气码头布局规划(2017-2025年)》。 认真贯彻落实《长江干线危化品船舶锚地布局规划(2016-2030年)》,加快危化品锚地建设。
(五)建设生态友好的绿色航运基础设施。
3.推进绿色航道建设。
优先采用生态影响小的航道整治技术和施工工艺,积极推广生态友好的新材料、新结构在航道工程中的应用,加强疏浚土等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航电枢纽建设和运营中,采取建设鱼类设施、营造栖息地、优化运营调度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推动对生态影响较大的既有航道工程和航电枢纽工程进行生态修复。 加快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解决三峡枢纽的瓶颈制约。 加强航道水深测量和信息发布,充分利用长江航道水深资源,引导船舶科学配载。 打造智能化、绿色化的水务服务区。
4.开展绿色港口创建。
加快实施《“十三五”长江经济带港口多式联运建设实施方案》和《“十三五”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规划》,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做强主港区与干线铁路、公路、分级公路的衔接,打通口岸集疏运“最后一公里”。 完善绿色港口创建体系,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港口绿色水平评估,高标准新建绿色码头,因地制宜制定老码头升级改造方案,鼓励符合条件的港口港区或港口打造绿色港区(港口)。 推进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做好与城市公共中转处理设施的对接,促进港口环保设施高效稳定运行,确保污染物合规处置。 全面推进重点港口大型煤炭、矿石码头堆场防风防尘建设。
(六)推广清洁低碳的绿色航运技术装备。
5、不断提高船舶节能环保水平。
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制度,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客船、老旧运输船、单壳油轮和单壳化学品船。 深入推进内河航道船型标准化,调整完善内河运输船舶标准船型指标,加快推广三峡船型、江海直达船型、节能环保船型,开展内河集装箱(滚装)经济型节能船型、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应用的研发和推广。 进入内河的国际航线船舶配备压载水处理装置或其他等效设施。 鼓励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安装尾气污染治理设备。 鼓励400总吨以下内河船舶安装生活污水收集贮存或收集处理装置。 加快清洁能源船舶开发应用,完善船舶能效管理体系。
6.加强港口机械设备节能和清洁能源利用。
加强港口节能环保技术改造,加快淘汰高耗能、污染重、技术落后的设备,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机械设备和港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码头边防装卸设备、水平运输车、堆场装卸机械等关键设备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港口装卸作业效率。 开展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设,优化港口物流流程和生产组织,推进港口物流服务网络化、无纸化、智能化。
(七)创新节能高效的绿色航运组织体系。
7.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组织方式。
以集装箱、商用车铁水联运为重点,深入开展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发展铁水、公用水等多式联运。 依托黄金水道,鼓励冷链物流企业探索“水运+冷藏班列”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新模式,优化物流通道布局,推动形成“水运+冷藏班列”的联运服务模式。与国际海运、陆海联运、国际班列有机结合。 加快落实《关于促进特定航线江海直达运输发展的意见》,优先发展干散货和集装箱江海直达运输,研究拓展江海直达领域和范围直达运输,加快研究推动商用车江海直达运输发展。 鼓励适合内贸的沿江集装箱集装箱化,推进干支直联、江海联运、水转水。 支持大宗液体散货推运船队发展,鼓励港口企业给予推运船队优先靠泊、优先靠泊、优先装卸等优惠措施。
八、进一步提高运输组织效率。
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积极推动“互联网+”水运融合发展。 加快数字航道建设,推广使用长江电子航道图、水域ETC和北斗定位系统。 推进长江航运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全国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信息交流共享。 优化船闸调度运行管理,推进长江上游及支流水库群、梯级船闸联合调度,完善运行调度机制和枢纽水库调度程序,进一步提高船舶使用效率通过锁。 加强三峡船闸、升船机运维管理,统筹科学安排三峡船闸、葛洲坝船闸检修工作,加强检修过程中的通航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三峡升船机运力。
(八)提升绿色航运治理能力。
九、加强法规标准制修订工作。
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新要求,制定和修订与绿色航运发展相关的规章制度。 研究制定内河航道绿色建设技术导则,完善绿色港口评价标准。 完善船舶建造规范和检验规程,研究制定通过长江水系船闸船舶标准船型和主要尺寸的国家强制性标准。 研究制定绿色航运发展综合示范区评价体系,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
10.加强港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加强港口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协同发展机制,加快锚地、航道等资源共享。 严格港口岸线管理,探索建立港口岸线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长江经济带港口深水岸线监测体系。 积极引导小、散、乱码头集中布局,鼓励企业专用码头社会化经营管理,推进大型公共港区(码头)建设。 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开展重点海域违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推进取缔安全隐患严重、环境影响突出、违法建设的码头和装卸点。法,对船舶在水上过驳的非法作业进行管理,禁止和取缔内河非法在水上过驳危险货物。
11.加强节能环保监管。
加强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排污监督检查,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 研究建立长江绿色航运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 严格落实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建立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排放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 加强船用燃料油联合监管,严格落实内河、江海直达船舶使用合规普通柴油、船舶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燃料油的有关要求。 开展船舶违规从事植物油运输的治理工作。 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和船舶能耗监测。
12.加大科技研究和推广应用力度。
加强航运领域绿色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转化应用,制定并发布绿色航运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优先支持节能环保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保护技术和产品。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和资金投入,开展船舶尾气后处理、大功率LNG柴油双燃料动力装备、过鱼设施等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研发。
(九)深入开展绿色航运发展专项行动。
13.加强化学品洗舱作业专项管理。
根据危化品洗罐基地布局,开展长江经济带化学品洗罐作业需求评估,积极推进化学品洗罐基地建设。 全面开展化学品洗舱水治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化学品洗舱基地和洗舱作业管理。 引导设立危化品洗罐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危化品洗罐基地建设、经营和管理。
14.大力推进靠港船舶使用岸电。
完善船舶检验规范和建造规范,积极推进新船岸电受电设施建设,鼓励现有集装箱船、客滚船等客船改造岸电受电设施。 新建码头必须建设岸电设施,引导现有码头增设或改建岸电设施。 推进水上服务区、锚地等船舶密集区岸电设施建设上锁。 完善岸电供售机制,完善船舶使用岸电激励机制,积极推动靠泊船舶优先使用岸电。
15.积极推进LNG动力船舶及配套码头建设。
鼓励LNG动力船舶建造和改造,优先使用LNG能源,完善LNG动力船舶运营管理的建造规范和配套政策。 制定完善LNG加气站建设、运营和管理标准规范,按照布局规划加快LNG加气站建设,形成LNG能源应用良性互动发展格局。水。
16.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
积极推进长江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部署,加快推进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危化品码头搬迁。 建立内河禁止运输的危险化学品遴选标准,严格执行《内河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名录》。 严格进入危化品运输市场,对企业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严格执行单壳油轮、单壳化学品船内河禁航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危险品运输船舶的安全监管。 完善危化品水路运输企业信息数据库,建立长江危化品运输动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危化品运输相关信息共享。 结合危化品运输规模和码头布局,加强溢油入水、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7.组织开展船舶污染防治专项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船舶污染风险隐患。 狠抓船舶航行安全作业源头,加强风险防控。 坚持系统治理,建立健全船舶污染“防、控、赔”综合治理机制。 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另行发布。
三、保障措施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绿色航运发展,制定本地区绿色航运发展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筹推进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海事安全管理机构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积极探索建立跨区域、上下游协调联动机制,共同管理,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十一)加强政策支持。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用好中央和地方已有的财政支持政策,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加大对集约高效运输组织方式的市场准入支持,培育绿色发展和生态友好型港航企业,建立绿色发展激励机制。 探索形成公众参与的绿色航运发展和监管体系。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航运发展领域。 加快推进内河船舶污染责任保险,鼓励航运企业探索长江绿色航运相互保险。
(十二)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层层传递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制定绿色航运发展考核办法,依靠专业技术手段和人才,定期考核绿色航运发展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开展定期通报,将评价考核结果作为专项资金补贴和示范项目筛选的重要依据。
(十三)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舆论引导,组织开展绿色航运发展相关宣传,广泛宣传绿色航运发展成果和做法,交流推广绿色发展经验,积极营造促进绿色航运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强对员工绿色发展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育,强化船员、码头工人等一线人员的环保意识,大力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各项工作在全社会有效开展。行业。
交通部
2017 年 8 月 4 日
抄送: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交通部院、规划院、水科院、天科院、中国船级社、部内各司室。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解读
2017年8月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航运发展的指导意见》(交税发[2017]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为便于长江经济带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港航管理机构和相关企业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有效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工作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现将《意见》解释如下: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同保护环境,避免大规模开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金水道基本建成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我部先后制定实施了《长江航运科学发展》、《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长江航运科学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the of in , which has the and the level of green , but still There are such as the mode, the low level of green , and the of that have not been fully , and fully adapt to the new of the of the River Belt. In order to the of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on the of and the of the plan for the River Belt, and the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this " " is .
The " " is a top-level for the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It the of Xi 's of on the of the River Belt, and new such as the "Air and Law" and "Water and Law". , which out the and the tasks for the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for a of time to come. The of the " " will the level of green in 11 and in the River Bel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s the main frame and main in the three- of the River Belt, and will play an role in the of in the River Belt in China, the of green .
2. Main
The " " three parts: , main tasks and . The the and basic , and put the goals and goals in four : , , and , and . The green of the River Belt with - and , and , and a good trend of , , and of have taken shape. The main tasks put 6 and 17 task , the plan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eco- green , clean and low- green and , and an - and green , green , and carry out in-depth for the of green . four : , , and , and and . To the of green , the key is to the , the , and pay close to .
(1) Pay to and and .
The level of in the River Belt is from that of and , main and , and there are a large of old ships and . In full of this , goal and task were out in with the of and . For , it is that 100% of new large-scale coal and ore be with and dust . Newly built must be with shore power , and all from ships along the River will be or of to . and . For old with a large stock of and , an and plan shall be to local , and the shall be given to to and .
(2) and .
the of green , green ports, green ships and green as the point, the River Belt Green Zone and a of green as the , the , , , and other tasks, and and , step by step, and , and that all tasks are .
(3) Carry out to key .
In view of the in the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such as weak work , , and to key , to tank , the use of shore power for ships at ports, and LNG Five the of power ships and , the of , and for ship and .
the of tank , the and of tank bases, the of tank bases and tank , and to funds.
the use of shore power by ships in port, ship and , the of ship shore power , the of shore power such as and water areas, for lock , and shore power and sales and ship use shore power and other work .
the of LNG- ships and , the , , and of LNG- ships and , the and of LNG- ships, and the of LNG .
the of , the of docks in water areas and , for to ban , for , and the of ships goods , the of a for the of in the River, and the of for oil on water and .
for ship and , of ship risk , and of ship ", , " and other work . In the near , our will issue a work plan for the of ship and in the River Belt, and put work .
3.
(1) and , and .
at all work plans for the of green in the , with , , of labor, and form joint to solid in tasks. for the of green in the River Belt, and the of key tasks and work , and use the as an basis for fund and .
(2) and , and .
at all make full use of and local funds to , and with to and . the of an for green and guide into the field of green . and carry out to the of green , the and of green and for , form a good to the of green and the , and that tasks are in the .
上一篇:建设数字政府以提高政绩
下一篇:钢铁厂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