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绍兴上虞百余家企业有“碳管家”
时间:2023-02-02   

“涵盖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单位税收碳排放量……”近日,由国网绍兴上虞区供电公司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打造的“园区碳管家”开发区管委会》数字化应用在杭州湾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上线。通过该应用,106家企业碳排放动态一目了然,多维能源数据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已经建成。

绍兴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工业综合能耗

如何探索电力大数据赋能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普惠便捷的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发展? 今年2月开始,国网绍兴上虞区供电公司、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以区内106家化工企业为监测分析对象,收集能源消耗数据和天然气税收。 、蒸汽和电力。 、产值、土地面积等数据,并进行碳排放核算和监测。 通过测算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单位税收碳排放量、人均产值碳排放量和光伏减碳量五项指标,科学构建碳排放综合评价指标,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并根据评价结果形成碳排放监测专项报告,为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企业自身规划碳排放量提供数据支持。低碳节能技术改造、能源结构优化等绿色循环发展路径。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绍兴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综合能耗

化工产业是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龙头”产业。 “园区碳管家”通过行业对标、企业对标、同类规模对标,发现行业头部和尾部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盖北供电院工作人员与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按照国家首批精细化工57项工作标准,进行现场调研和实地走访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期发布的改造推广及6项智能化改造标准,围绕“绿色安全、循环高效”的目标,提供“电源+能效”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并提供升级方案。 据测算,如果尾部企业能够借鉴头部企业的绿色发展经验,进行节能改造,预计全年可减少碳排放总量4.25万吨,减少碳排放量。化工业下降4.66%。

据悉,为更好地助力园区推进行业企业绿色节能转型,上虞区供电公司在各用电规模运营能力中,评选出碳排放综合评价指标最佳的企业范围,作为其他企业学习的“榜样”。 此外,根据“公园碳管家”应用监测协助,提出屋顶光伏项目建设建议,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厂区有序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 目前,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一区、东二区、东三区建设用地已用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绍兴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开发“工业厂房屋顶光伏》和《公共建筑光伏》等。

1月6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椒江区全社会用电负荷灵活管控专项方案》印发通知。 对符合条件的建筑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 推进分布式储能项目建设,引导和推动各类企业以变压器装机容量10%以上的比例配置分布式储能,开展节能降耗置换,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原文如下:

(转)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椒江区用电高峰期全社会灵活负荷管控专项方案的通知

交政办发[2022]71号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椒江区用电高峰期全社会灵活负荷管控专项方案的通知

街道办事处、大陈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直属单位:

《椒江区全社会用电高峰期灵活负荷管控专项方案》已经区政府批复江西省能耗管理系统推广,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执行。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 年 11 月 9 日

(此作品公开发表)

椒江区用电高峰期全社会柔性负荷管控专项方案

为深入落实保电稳价相关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行业稳中提质,用好每一度电-小时用电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约能源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决定在全社会开展用电高峰期弹性负荷控制工作.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忠实实施“八八战略”,聚焦空调负荷,强化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双核牵引,增强政府能动性和市场能动性带动,加快推进我区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二、工作目标

1、深入挖掘全社会非工业可控负荷资源。 以空调、景观照明、可调冷暖设备等用电设备为重点,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灵活控制区内公共机构、行业、企业和居民的负荷。

2、非住宅建筑空调负荷控制设备全覆盖。 通过为公共机构、商场、酒店、综合体、工业建筑等安装空调负荷控制设备,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对可调负荷进行灵活控制,减轻负荷控制压力用电高峰期,保障民生,重点场所和重点企业用电需求,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促进节能减碳、绿色发展,保障用电安全。

3.任务

江西 省气象局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_江西省能耗管理系统推广

(一)供给侧

一、推进分布式光伏全面安装

对全区建筑物屋顶进行全面排查,对符合条件的建筑物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

(牵头部门:区发改局,责任部门:区建设办、区办事中心、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供电局、各街道、大陈镇)

2、推进分布式储能项目建设

引导推动各类企业按变压器装机容量10%以上配置分布式储能,开展节能减排置换,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牵头部门:区经济技术局,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区供电局、各街道、大陈镇)

(二)需求侧

1、开展楼宇空调负荷感知建设

对既有建筑,按照“一楼一策”差异化制定监控调控管理方案和现场智能监控(控制)设备安装方案,统一相关管控设备数据连接到新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2022年,完成150户变容量及以上公共建筑和工商企业空调控制设备安装; 到2023年,完成70%的公共建筑和工商企业空调负荷控制; 2024年,完成100%的公共建筑和工商企业空调负荷控制。

对于增量建筑,原则上必须安装空调负荷控制设备,并接入新建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进行统一控制。

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空调负荷管理,要求业主做好空调负荷监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严格督促辖区单位落实空调温度控制(夏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 设定不高于20摄氏度),在有序用电期间,配合区有序用电领导小组落实空调负荷压降任务,同时做好解释和宣传相关工作。

(责任部门:区建办、各行业主管部门,协调部门:区供电局)

2、推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节能降耗

一是规范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能行为。 各部门合力管控空调、景观照明、制冷、供暖设备用电量,实行用电量抽查扣费机制,纳入全区部门考核。

二是推进建筑节能改造。 开展公共机构、商场、宾馆等建筑能效评价,重点评价空调系统能耗,扎实推进节能降耗。 引导用户更新旧设备,推广高能效节能空调、冰蓄冷空调等设备; 引导用户积极开展空调节能改造,优化空调运行管理方式,加强维护保养,安装隔热膜,提高空调能效水平。

(牵头部门:区节能办、区办事中心、区住建局,责任部门: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供电局)

三、推进商业企业节电降耗

江西 省气象局_江西省能耗管理系统推广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

推动商业企业全面安装空调负荷控制设备。 按照“从大到小,从新到旧”的战略,全面铺开控制设备三年全覆盖计划,实现空调负荷的灵活控制。 参与编制大型酒店空调自主管理方案,指导酒店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走廊、非预定房间、会议场所的基础温度。

(牵头部门: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区供电局、各街道、大陈镇)

4.推进工业企业节电降耗

用电高峰期提倡“夏令时制”,工业企业倡导“晚下班2小时”,避开用电高峰期其他行业,降低全区最高用电负荷。 3个用电高峰时段(10:30-13:30、17:00-18:00、21:30-23:30),全力保障工业企业生产负荷,严格控制非生产用电工业企业的办公和生活性负荷。

(牵头部门:区经济技术局,责任部门:区发改局、区供电局、各街道、大陈镇)

五、促进居民节电降耗

在三个用电高峰期开展集中电影放映、节能讲座等社会团体活动,与大型超市、影剧院等商业用户合作,发放高峰时段消费券,汇聚住户分散的用电负荷作为集中负荷,实现居民负荷转移。

开展“电力志愿服务走进千家万户”行动。 区供电局上门对居民用户进行家庭节能诊断,调整居民充电桩、热水器等设备自动启停时间,缓解“三峰”用电负荷控制压力期间。

组织节能宣传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开展“节能模范家庭”、“节能小能手”等荣誉评选,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高效用电、绿色用电。

(牵头部门:区节能办,责任部门: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局、区教育局、区供电局、街道、大陈镇)

四、保障机制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由区政府办公室、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局、区经济技术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区商务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办事中心、区供电局、街道等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空调负荷管理工作,积极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重要问题空调负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强化监管,强化机制保障

建立工作监督机制。 专项工作班牵头开展空调使用现场督查,对违规场所下发整改通知书; 建立工作通报和考核机制,对行业主管部门的空调管控工作进行考核、通报和考核。 , 进行监督和评价。

(三)营造氛围,加强宣传引导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空调管理相关宣传工作,引导企事业单位科学用能,凝聚“精细用能”社会共识,营造浓厚能源氛围全社会保护。

抄送:区委各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政协办公厅、人民武装部、法院、检察院。

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11-09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