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综合能源业务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和新技术突破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能源服务业态。、服务准确性、生态协调性和经济性等多重目标。因此,综合能源业务不仅是基于能源的现代服务业,更是跨界创新引领的新业态。
新能源企业开展综合能源业务,在社会效益方面,可以降低社会能源消耗成本;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ID:文|关晓庆玲达工作于)
优势和限制
综合能源服务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努力改变现有供电、供气、供冷供热等多种供能系统单独规划、单独设计、独立运行的模式。综合能源利用现代物理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模式,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有机协调和优化各种能源的分配、转换、储存、消耗等环节,充分发挥使用可再生能源。一种新的区域能源供应系统。
一、发展综合能源业务的优势
区域优势:新能源企业业务分布广泛,熟悉全国多个地区,在项目信息获取、地方政府资源协调等方面具有区域优势。
投资优势:新能源公司在项目前期、项目立项、科研开发过程控制等方面拥有大量项目案例和投资经验。虽然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相对复杂,但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相比,成本较低。没有本质区别。
此外,部分新能源企业还具备产业投资、并购重组、新业务孵化等经验,对于综合能源项目的发展和多元化具有一定优势。
成本优势:新能源企业多为央企或大型民营企业,在融资成本和风险管控方面优势突出。与小型民营企业相比,融资成本大大降低,为后期项目开发和运营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
产业优势:新能源企业主要投资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包括风电、光伏等,这与综合能源服务通常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事实相吻合。
2、发展综合能源业务的制约因素
传统能源行业多是从产业链上游延伸到下游的垂直模式,而综合能源业务则是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横向模式。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型需要做一些调整。
一是服务方式的调整。即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传统能源行业,服务往往围绕产品营销展开,服务模式以产品为中心。综合能源服务是能源服务的主营业务,围绕客户的综合需求提供服务。服务模式以客户为中心。
为了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客户粘性,综合能源服务公司不仅提供能源服务,还根据客户能源使用背后的最终需求,综合考虑客户对成本、安全、舒适、便捷、速度的要求,提供能源服务。等物业管理、垃圾处理、碳金融、智慧生活等相关服务。
二是互动关系的调整。能源综合服务的重点是围绕关系开展营销,与客户建立、维护和稳定密切、长期的互动关系,与能源流、信息流、商流充分互动,吸引高频次客户的来访。为企业赢得客户的强烈认可甚至偏好。
大部分新能源企业与电网接触频繁,但与终端客户接触较少。因此,如何转变角色,改变长期以来的思维习惯,对于开展综合能源业务的企业来说,需要尽快做出调整。
发展思路及相关建议
目前,综合能源服务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很多企业不具备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服务的能力。
对大多数新能源企业来说,优势在于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在供热、供冷、供气方面并没有太多优势。配电网、微电网等领域相对较少。在此背景下,很难直接进入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因此,建议企业可以采取合作-并购-自营投资建设等步骤,逐步过渡进入。
从发展模式来看,建议前期以合作的方式切入。
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电力是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优势,综合能源服务也以电力为基础,尤其是围绕售电及相关增值服务。因此,短期内快速进入市场最简单的方式是采取合作模式:与电网公司或已经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公司合作,可以快速实现优势互补,更容易快速进入市场。 .
如深圳国际低碳城市多能源互补综合优化示范项目,由京能集团、深圳燃气等三方共同开发。三方在发电、供气、配网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优势互补。该项目由区域增量配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站两个子项目组成,总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启动区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建设工期7年。其中,京能集团负责分布式能源站建设,深能集团负责节能环保产业园等产业项目。项目总装机容量约60MW,为燃气-蒸汽热电冷联供分布式能源站。该项目主要由分布式能源站、沼气制备中心、智能电网项目和冷热网络项目组成。根据项目规划,分布式能源站的余热将集中为低碳城市的用户提供冷暖。同时,建设区域智能微电网,将风光互补、三联供有机结合,协同优化。沼气制备中心、智能电网项目和冷热网络项目。根据项目规划,分布式能源站的余热将集中为低碳城市的用户提供冷暖。同时,建设区域智能微电网,将风光互补、三联供有机结合,协同优化。沼气制备中心、智能电网项目和冷热网络项目。根据项目规划,分布式能源站的余热将集中为低碳城市的用户提供冷暖。同时,建设区域智能微电网,将风光互补、三联供有机结合,协同优化。
在与相关企业合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电”的优势,积极抢占配电网的经营权,争取产业链优势。2018年2月,《增量配电业务配电区域划分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在一个配电区域内,只有一家售电公司有权经营分销渠道。 ”。作为发电企业,应积极争取配电网经营权,争取后续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主动权。
从业务结构来看,建议设立综合能源事业部。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电力为核心的传统新能源企业固有结构无法完全匹配综合能源。因此,在新业态下,需要用更全面的思维来开展能源规划、建设、供应和运维服务。这就要求公司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统筹协调综合能源业务,将原来部门的分工改为只负责本部门工作的状态。
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将对传统的能源服务商业模式产生严重冲击。新设备状态监测、资产运维与托管、储能网络管理与运营、能源智能生产、能源输配用电综合等将成为能源服务的重要趋势。综合能源业务不仅需要综合部门协调管理,还需要授权给部门配置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高效地开展工作。
在技术形态上,重点关注智慧能源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智慧能源平台是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大脑。该平台的建设关系到项目的运营效益和经济效益。智慧能源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智能分析用户需求、负荷预测、设备管理、信息化管理、配电运维、需求响应等优化解决方案。
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投资商和运营商,新能源企业在智慧能源平台的选择上应选择最佳供应商。
目前,众多软件和服务公司提供相关服务,如阿里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双良节能智慧运维平台、恒华科技开发的智慧能源互联网平台等。在众多供应商中,我们主要推荐阿里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
阿里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以“厚平台、微应用”的方式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中台,可快速构建集省电节能、电力需求侧、电事、能源能效管理、储能、微电网等能源电力交易等生态应用。该平台以阿里巴巴中台的实践和理论为基础,通过阿里巴巴中台技术组件提供快速创新迭代、运营及相关数据挖掘分析能力,以应对综合能源行业的竞争挑战。也有高度不确定的需求。,
在资源获取方面,建议大力拓展朋友圈。
综合能源业务涉及的利益集团众多,不仅包括地方政府、园区管理者,还包括园区业主、原相关服务商等,相对复杂的利益集团往往成为阻碍该计划顺利实施的障碍。项目。综合能源服务企业为了获得各种必要的资源,提高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必须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卓越的网络连接能力,打造互惠互利的商业生态系统。企业发展伙伴关系,通常包括非竞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竞争者之间的战略联盟、合资开发新业务、买方-供应商伙伴关系以发展稳定的供应商,
从项目经验来看,关注国家公布的综合能源服务(多能互补)示范项目的运行情况。
近年来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国家能源局陆续公布了多个示范项目,包括多能互补示范项目、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等,其中大部分项目为综合能源业务项目。但是,项目的进度和盈利的方式不同。因此,建议关注国家已经公布或规划的相关项目。
2017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公布首批多能互补融合优化示范项目的通知》,最终确定了首批多能互补融合优化示范项目23个示范项目。目前,上述项目进展参差不齐,有的已投产,有的因审批、指标、价格等问题遇到困难。由于缺乏相关政策,如国家尚未出台天然气微型燃气轮机、储能及多能互补综合项目的电价政策,企业无法从微型燃气轮机发电、储能设备和能源互补技术的投资中获得经济效益。例如,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分布式能源项目,由于当地天然气销售价格高,燃气发电上网电价未能合理化,项目本身难以赚取利润,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目前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例如,国家电投、国网综合能源集团运营的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除了少数拥有话语权的项目外,目前运营的大部分项目短期内难以盈利。轻利”,率先抢占市场先机,在积累项目运营经验后优化提升。
在业务范围上,积极关注新基建等相关产业。
在综合能源业务范围的布局中,如前所述,产业园区是首选。但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应积极布局新基建等相关新兴产业。以5G基站、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蓬勃发展,相关领域都是用电大户。抓住机会。
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对大数据中心的需求将快速增长。大数据中心具有不间断运行、用电负荷和制冷负荷稳定、耗电量和制冷量大的特点。对稳定的冷、热、电综合能源供应服务需求巨大。
综合来看,综合能源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业态,发展普遍比较初级。因此,他们也面临着政策不完善、人才匮乏等问题。
然而,综合能源服务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的新能源企业,可以抓住机遇布局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培育更多商业模式。
关于开展2020年第九期综合能源服务专项培训(苏州站)的通知
各企事业单位:
随着全球能源企业从生产向服务转型的趋势,综合能源服务市场新业态、新模式、新实践层出不穷。2020-2025年,我国综合能源服务业将进入高速增长期。能源综合服务的市场空间,一方面来自原有能源供给和能源消费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新兴产业带来的增长动力。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但综合能源服务作为新兴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综合能源服务项目的最终实施充满艰辛和挑战。
我国能源综合服务市场万亿级,很多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和发现。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设计创新和研发创新空间很大。为进一步推动能源企业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实践,为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国网金融科技集团)与北极星电网将举办“2020年综合能源服务专场”培训第9期(苏州站)”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围绕综合能源服务应用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全面探讨综合能源服务、智慧园区和多能互补、微电网、电能替代、能源互联网等主题,诚邀行业专家、学者和实战人士。有经验的人进行培训讲课,根据企业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大家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与会人员还将走进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参观学习先进能源技术。
一、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1月26-27日
地点:苏州同里
2、培训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国网金融科技集团)北极星电网
三、培训主要内容
(一)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及商业模式
一、新形势下国家电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路径
2、综合能源服务业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
三、新基建背景下能源综合服务项目实施探索
4、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顶层设计与规划实施
五、苏州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案例
六、电力体制改革与综合能源体系建设
(2)智慧园区与多能互补
1、多能互补项目投资、实施和运营的主要规划
2、分布式多能互补项目设计开发及案例分析
3、园区冷热电联供综合能源服务项目案例分享
4、综合能源电力替代多元化服务解读
5、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场景分析
6、综合能源托管服务项目案例
(三)能源综合服务创新应用
一、构建能源互联网,建设智慧能源城市示范工程
2、微电网典型案例分析及项目实践
3、智能大数据应用分析在综合能源服务中的价值探索
4、新基建背景下充电桩项目建设与运营
5、新基建下5G基站综合能源服务
六、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典型应用
(四)参观考察
同里区域能源互联网示范区
4. 注册和费用
(1)收费标准:2200元/人,食宿交通费自理。
(2)为保证良好的培训秩序和交流交流的效果,本次培训将限制人数,请及时办理报名手续。
5.报名联系方式(获取报名表)
吴经理: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