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优秀案例集——基于工业互联网构建能源优化管理体系
时间:2022-08-12   

前言

为贯彻落实“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工业节能减碳,构建工业绿色低碳转型与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相互促进、深度融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受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委托,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社会公开征集工业互联网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的优秀案例。本文为本次征集的优秀案例之一。

12#案件相关单位:

案例介绍

01 案例背景

国务院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50%的相关碳排放,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园区、工业建筑等领域,由于缺乏有效的能源工业控制手段,导致热网能源浪费、调度效率低等关键问题,运营管理效率低。增加建筑运营成本。

建筑智慧运行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云平台_建筑能耗管理云平台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建筑能源优化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服务于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简称:产业基地)。管网平衡改造、水力平衡调节、现场安全运行、应急救援、管网建设、项目管理等全面、便捷、智能的能源优化管理。同时,在工业基地热网的能量输送和分配过程中,结合最优调度算法分析,利用工业控制对热网进行统一调度,从而降低综合产业基地企业的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02 案例详情

本项目通过满足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建筑节能降耗的核心要求,研发了一套满足热网运行调度和IIoT的物联网监控、监测和传感终端设备。 (的)基于新创本地化的采集和控制产品。、可信安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热力物联网数据服务中心、热力网络大数据分析调度优化算法中心、智能热力综合管理系统等。并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

整个平台系统由现场设备层、通信传输网络层和数据中心三部分组成。

现场设备层:由数据采集器、现场电表、水表、热量表、流量计和各种传感器组成。数据采集​​器通过RS485通讯接口实现能源分类、分项、分区域监测。数据采集​​器在实现各种基础设备与监控工作站之间通信传输的基础上,接收中央信息层的指令,向现场设备层设备下达指令,对从基础设备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 .

通信传输网络层:构建整个建筑能源信息通信网络,以专用能源网络的形式完成数据信号传输。

数据中心:以通信传输网络为基础,将现场仪表、系统有序接入数据中心,实现节能控制系统与数据中心的实时能源数据和信息交换.

最后,通过建立基于能源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智能热网节能降耗综合管理平台,提供能源工业互联网、能源管控和节能降耗服务,实现能源供给侧优化,源、网、荷协同运行,实现能源效率最大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用户提供高效、灵活、便捷、经济的能源供应和增值服务。

建筑智慧运行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云平台_建筑能耗管理云平台

03 应用价值

(一)该项目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建筑能耗管理云平台,对能源流进行模拟,对城市能源网络进行监测、分析和诊断,制定节能优化策略,实现能源运行调度的精细化指导,有利于改善能源损耗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可以整合热、电、冷、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能源,实现各种能源之间的互动响应和互补,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推广性和推广性。复制;

(二)该项目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分析,自动判断和调整热力站骨干网和热源输配电,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三)项目基于可信物联网实现终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保证物联网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建筑能耗管理云平台_建筑智慧运行管理平台_能耗监测云平台

(四)项目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创新热网运控模式,改进管网维护人员控制方式,减少巡查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五)该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热网优化和平衡调整算法,利用物联网调度终端与平台的协同,实现热网的优化调度。

04 实际效果

项目在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投产后,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基地的能源管理水平和产业信息化水平,为产业基地的安全运营、节能降耗提供服务,应急救援、管网建设、工程管理等全面高效的管理服务。构建能量平衡优化,实现一次管网的水力平衡和热力平衡。将传统的将负荷从热源分配给用户的运行调整方式转变为根据热用户需求的精准调整方式。通过实现热用户、热网、热源的联动控制,实现“

项目建成后,工业基地建筑年能耗和节能率将比系统改造前降低20%左右,节能资金超过200万元。平台建设完成后,基于优化调度算法和工控设备,年节能率与改造前系统相比,能耗降低20%左右,节能减排效果显着很了不起。

在社会效益方面,该项目将有效提高城市热网供热效率,实现热能节能降耗,助力国家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同时,该项目的建设方案具备整合多种能源的能力。它以“网状”的形式进行开发和整合,不仅可以横向扩展,还可以纵向延伸垂直行业应用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有意向,请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讯邮箱:欢迎积极申报或推荐优秀案例。

接触:

王建南

姜源

孙莉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