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绿色用电比重,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已基本形成。总体而言,该计划突出了源头减少、严格过程控制和加强末端治理。直接指向污染减排与减碳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钢铁行业推进碳达峰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对于钢铁行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行业要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的关系。
今年3月,中钢协透露了钢铁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初步目标。 2025年之前,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到2030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较峰值下降30%,预计实现碳减排4.2亿吨。钢铁行业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总量位居工业行业前三位,钢铁行业减碳势在必行。
“严禁将去产能作为‘底线’和‘红线’,巩固去产能成果仍是行业未来的重点工作之一。”有关人士表示,随着钢铁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原材料结构的变化,单纯的产能控制已经难以遏制国内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必须“双管齐下”。在总量难以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超低排放工作仍是重要抓手。
目前,全国230余家钢铁企业约5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1年10月末,已有6个省26家钢铁企业进行了公示,其中有19家企业公布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交通,7家企业部分公布。但是,公营钢铁企业数量不到全国钢铁企业总数的5%。
上述人士指出,目前部分钢企对超低排放改造认识不足,不少企业还在观望,严重滞后于时机进度。此外,部分企业对改造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在使用不成熟的脱硫脱硝技术、无组织排放、清洁交通、环境管理、在线监测监管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甚至存在伪造生产记录、制作两账、伪造排放监测数据等行为。
“未来,超低排放必须应用于全过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该人士表示,将通过税收、差异化环保管控、差异化水价、电价等方式,进一步努力实现超低排放。完善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在基本“能源消费双控”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绿色布局、节能降耗、优化能源消费和工艺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应用突破低碳碳技术。
上述人士表示,钢铁产业要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短流程电炉炼钢产量比,解决长流程炼钢能耗高、排放高的问题。优化炉料结构,优化产业链,大幅度减少独立烧结、独立热轧、独立焦化企业数量。优化能源结构,实施燃煤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淘汰燃气发电机组,提高绿色用电比例。在运输结构上,提高厂外物料和产品的清洁运输比例。中长距离转铁转水,中短距离使用管廊或新能源汽车。厂内全面实施皮带、轨道、滚筒运输系统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厂内车辆运输量兰州钢铁厂能耗管理系统,取消厂内二次重新发货。
此外,目前钢铁行业集中度仍较低,下一步应加大并购力度,整合优化资源。同时,加大铁矿石等资源保障力度。
龙头企业碳减排布局加快。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目前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宝武明确表示,力争在2023年实现碳排放峰值,具备2030年减碳30%的技术能力,在2042年的峰值基础上减少50%的碳排放,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2020年,中国宝武的粗钢产量将达到1.15亿吨,分布在17个钢铁基地。中国宝武长期钢铁制造工艺占比近94%,碳减排对中国宝武来说非常重要。中国宝武面临的挑战比同行更严峻。”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表示,中国宝武有责任带头实现碳中和。
“去年,我们直接叫停了战钢原有的高炉计划,计划加快发展低碳冶金技术,实施焦炉煤气氢基竖炉建设。”陈德荣表示,发展氢基竖炉直接还原冶炼铁工艺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的炼钢工艺。
河钢集团计划2022年实现碳排放峰值,2025年碳排放量比2025年峰值降低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比峰值降低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鞍钢集团计划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30年实现低碳冶金前沿技术产业化突破,力争到2035年碳排放总量比峰值降低30%;最早实现碳中和的大型钢铁公司之一。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