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eo 记者 刘文辉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网上交易正式上线。申能集团、华润电力、中国华电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浙江能源集团等10家企业成为国家碳交易公司. 市场第一批成交。
eo数据显示,这些公司在探索碳市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中的很多人在2005年欧盟碳市场正式启动时就开始布局碳相关业务。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碳资产管理部门甚至公司,并参与了CDM项目。,CCER项目开发和交易。后来,在国内试点碳市场中,这些企业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可以说,这些企业在全国碳市场开放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能源公司如何管理他们的碳资产?区域经理孙明光曾在相关技术研讨会上分享:“碳资产管理方式根据试点经验主要分为三种:集团统一管理、基层控制排放企业自主管理、对外委托管理。” 他说,一般大型大型管理发电企业会采取集团化统一管理模式,在集团层面设立单独的专业部门,或者只在集团层面设立领导和决策机构,碳资产管理工作由专业公司进行。
EO整合公开信息,梳理国内能源企业建立的专业碳资产管理平台,供参考。
发电央企
大唐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以建立为依托,统筹国内外市场,坚持集团内外同步发展,全面推进绿色咨询服务、低碳资产运营、绿色金融、低碳“四大板块”建设投资。
碳市场实践
2005年起从事国际减排CDM项目的商务谈判和技术开发工作。2013年以来,中水材料积极参与国家碳市场和碳交易试点区建设,并成为多个试点地区交易中心会员企业,代理中国大唐系统内企业携带退出国内碳交易。中国成立于2016年,多年来提供碳中和服务,建成了中国包装行业第一个CCER( )碳中和项目。截至目前,已成功注册CDM项目163个,开发CCER项目近50个,
华能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作为华能集团碳排放核算和碳交易咨询服务的指定供应商,成立于2010年7月9日,拥有各国首批碳交易试点碳交易会员资格企业能耗管理,并在全国率先进行碳排放权核查。河北、四川、海南等地区。第三方代理资质。
碳市场实践
两年内,华能集团系统注册了24个CDM项目,CDM项目开发成功率100%。在自愿减排项目开发领域,截至目前,开发备案和减排备案数量占全国总量的近10%。此外,2011年10月,与建信信托、维多石油等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国内首只碳交易基金,并在中国证监会正式注册上市并正式注册——雄狮资管——创盈1号. 碳减排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中国广核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公司前身为中国广核集团于2010年成立的集团CDM办公室,隶属于;2012年5月18日,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为全资子公司,下设集团CDM办公室,采用“一套机构,两个品牌”的方式。2015年11月,根据中广核集团统一战略规划,公司从新能源板块转入金融服务板块,成为全资子公司,成为国内唯一的碳资产管理交易平台通用核电集团。
碳市场实践
为2018年第23届冬奥会制定了2.1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本次体育赛事的碳中和计划。据介绍,CER是由中广核新能源投资建设的大安来福风电场四期项目产生的。每年都会发行可用于交易和流通的CER。
国家电投集团
专业碳平台
(称为是 ””)
发展定位
其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CDM发展中心,作为一家碳资产管理公司,不仅是集团公司碳减排和碳资产统一管理的技术支撑单位,还是一家专门从事碳资产管理的专业技术咨询机构。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为集团内外的排放控制企业和新能源客户提供碳减排和碳资产管理服务。
碳市场实践
他在联合国CDMEB成功注册了53个CDM项目,累计实现核证减排量约600万吨,为项目单位实现销售收入近4亿元。近年来,在国内碳市场形势下,本集团90个火电、铝业、煤炭、水泥、化工等项目已完成多项碳核算工作;已为30个CCER项目提供综合咨询服务,其中项目10多个。成功向国家发改委备案;为集团客户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服务。
国家能源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依托在国内外碳市场积累的经验,结合国际能源企业的碳排放管理实践,协助国家能源集团建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开发,统一交易”,制定了3个项目厂级管理制度文件,在集团火电企业实施,为基层企业开展碳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市场实践
率先启动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开发,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笔CCER项目备案、第一笔CCER减排发行、第一笔CCER网上交易。
华电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成立于2021年6月,为直属单位、全资子公司。与“一套人、三个品牌”共建共享。主要提供碳资产运营服务、碳交易账户管理服务、碳交易运营服务、减排信用产品交易服务、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与运维、碳资产金融服务等延伸服务。
碳市场实践
2015-2016年,协助华电集团组织整理了2010-2015年108家火电企业、31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9,644.40,000千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全面盘点。京、闽、深三所交易所及全国注册账户已陆续开通。
此外,2015年成立的华电电力研究院碳排放技术支持团队搭建了电力行业首个碳排放在线检测实验平台,研究制定了适用于火电厂的CO2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在我国,并作为技术牵头单位承担《火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华润电力
专业碳平台
碳润科技
发展定位
润碳科技是华润电力首家获得碳核查资质的单位。
碳市场实践
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公司中标广东省2019年度碳排放核查采购项目,承担并完成了广东省8家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查任务。11月下旬,8家企业一次性通过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抽查审核。
此外,2019年,华润电力利用集团内部资源配置碳资产,促成华润雪花啤酒与碳交易合作,在市场上购买低价CCER,合理配置碳资产,节省约60万元。在性能成本方面。
油气央企
中国石化
专业碳平台
联合石化
发展定位
2013年3月,中国石化正式成立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这是中央企业首次设立绿色低碳、能源与环境管理部门。2021年,17家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自备电厂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根据《中国石化碳交易管理办法》的部署,联合石化是集团公司碳交易业务的主体,统一代理制企业在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进行交易。
碳市场实践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挂牌。联合石化作为中国石化集团碳交易业务的统一运营主体,在集团能源环境部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胜利油田和上海石化。、茂名石化、中天合创,四家排污企业碳交易首日工作。
中海油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2010年,中海油率先在中国开展碳盘查。根据各子公司碳交易政策和国内碳市场发展趋势,探索建立集团总部及下属单位“集中—分散”的碳资产管理模式,达到统一组合的管理效果分合合一、责权有序:集团公司负责统筹碳资产管理工作,推进碳配额置换、质押、托管等资产管理试点和全面推进,设立基金审批和碳资产交易会计制度。交易风险防范体系,制定考核办法,监督检查企业碳资产管理绩效;各下属单位负责企业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碳减排、合规等工作。
碳市场实践
2021年4月,中海油与中海信托共同设立了中国首个以CCER资产为基础的碳中和服务信托——“中国海蓝CCER碳中和服务信托”。
地方国有企业
申能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成立于2018年11月,隶属申能集团能源金融事业部统一管理。是申能集团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加强集团体系内碳资源协调,发展市场化碳资产和碳金融业务而成立的专业集团。集集成与集成为一体的碳技术服务平台。
碳市场实践
2021年5月,申能碳素科技与交通银行联合完成长三角地区首笔碳配额质押融资,并通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完成相关登记手续。
浙能集团
专业碳平台
发展定位
成立于2017年10月,是浙能集团按照“四个统一”原则建立的专业碳资产运营运营平台,隶属于集团金融板块。
碳市场实践
自2017年底成立以来,浙能碳资产开展集团内电厂温室气体排放清查工作,全力发展集团外碳市场相关业务。2019年初以来,浙能碳资产先后参与了《广州旧衣回收碳普惠法》、广州碳院配额现货交易编制、国家电网等6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安徽省人。2019年,浙能碳资产与浙能炭素将以联合体合作的形式共同编制舟山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项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