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专家畅谈 | 节能标准标签支持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31   

林凌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院长

节能标准是国家节能体系的基础。 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它们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支撑。

一、节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目前,我国共发布节能国家标准364项,其中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108项、强制性能效标准66项、推荐性标准190项。 形成了以能源消耗和能效标准为核心、涵盖能源计量和节能监测的体系。 、能源审计、系统优化、运行管理、技术考核、合理用能、管理体系、绩效评价、节能服务等全链条配套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实现了强制性节能标准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全覆盖。

节能标准产生显着的节能减碳效益。 强制性能源消费限额标准和强制性能效标准是节能管理的基本要求,必须依法实施,可以直接产生节能减碳效益。 “十四五”期间,推出数百项提高节能减碳标准行动,发布9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可实现年节能约2813万吨标准煤炭。

节能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修订后的《水泥产品单位能耗限额》标准​​大幅提高了能耗指标要求,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改造现有水泥生产线。 新标准实施后,预计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2900万吨。 该标准将对水泥行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发挥重要作用。

节能标准引领技术创新。 最新版《房间空调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水平》中能效标准指标超过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标准引领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荣获全球制冷技术创新奖。 由于该标准有效引导行业实现节能与低碳制冷先进技术研发的协同效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中国先进的房间空调能效标准视为全球最佳实践案例。

2.能效标识制度促进节能标准有效实施。

能效标识制度是实施能效标准的有效手段。 该制度于2005年3月1日正式实施,共发布了十五批产品目录,涵盖4​​1类产品设备,涉及2.6万家企业、314万个产品型号、1700多个检测实验室。 2016年,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采用能效标识二维码的国家。 这一创新做法已被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备案全流程自动化,将时间从10个工作日左右缩短到即时提交。 二维码承载绿色表现、节电减碳信息、市场监管结果、产品说明书等信息,更好引导绿色消费升级。 该系统每年影响约5.5亿台家用电器、1亿台办公电子设备、50亿个LED照明功能产品、3.8亿千瓦电机的销售。 据粗略计算,能效标准标签累计节电3.3万亿千瓦时,年均节电1800亿千瓦时,接近两个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每年节电180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3亿吨。

三、加强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和应用实施

下一步,要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切实加强节能标准的应用和实施,不断夯实节能工作基础,为积极稳妥推进碳减排提供有力支撑。碳中和达峰,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一是加快节能标准扩容升级,推动能源消耗与碳强度标准有机结合,为节能减碳工作提供先进标准指导; 二是加强节能标准实施监管,加快构建强制性能耗和能效标准闭环管理体系。 建立系统的节能技术水平和节能减碳效果评价体系和信息反馈机制; 三是优化升级能效标识制度,丰富完善节能产品推广机制,建立更加智能化的监管手段。 四是构建开放的节能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双边、多边国际节能标准合作,推动国际国内标准协调保定能耗管理系统加盟,发布外文版节能标准,贡献中国节能智慧。向世界保存标准。

编辑陈莉、校对陈迪彦

36氪获悉,面向智慧能源的工业智能公司上海迭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迭腾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晨山资本独家投资,光普资本担任本次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此前,2020年迪腾科技已获得咸丰长青天使轮投资。 据悉大同工业企业能耗管理系统,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迪腾科技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开发了自主研发的能效智能控制数据平台,专注于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数据技术与能源和暖通空调系统的机制和知识相结合。 结合并挖掘数据潜力,打造工业能源系统领域AI能效解决方案,赋能各企业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节能增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该公司成立之初,将自己的技术应用到一家领先的汽车制造工厂的能源中心,通过我们的智能控制数据平台对整个原有的能源系统进行了升级。对方存储了两三年的数据,但我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提高能源效率。” 迪腾科技创始人兼CEO阚明明告诉36氪:“迪腾对企业的数据进行了高效的梳理和清洗,并通过我们自己的模型,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解决真实的能耗问题,成功降低了能耗能耗降低15%,每年可以帮助单个工厂节省数百万电费。由于优异的效果,我们的系统已经获得了持续的回购,并已推广到客户国内的所有工厂。”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早期阶段,特别是在企业内部的能源管理场景,存在明显的痛点:1)数据利用率不足、数据质量不高,导致数据利用率低。运维效率; 2)设备的参数控制和启动组合策略依赖人工经验设置,长期恒定的控制参数无法精确匹配需求变化,无法实现实时优化; 3)80%以上的项目长期处于半自动化状态,导致运行效率低、设备使用寿命缩短; 4)由于长期维护不及时,硬件传感器频繁故障导致鼻眼失灵、决策错误、能源浪费。

阚明明进一步介绍:铁通智能控制系统在客户现场运行稳定可靠,得到客户高度认可,能源管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了人工智能的推荐系统。 对接,即将这些参数直接发送到原系统,实现反向闭环控制。

铁腾科技为客户提供基于能源数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涵盖数据治理、构建智能控制系统、模型优化AI自动控制、设备预测性维护、AI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服务等功能模块,其中核心是模型管理。 目前,德腾已通过其服务的十几家工厂和数据中心建立了数千种模型。 这些模型不断运行,与实际数据交互,不断迭代。

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工业信息网数据测算,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市场空间为38-630亿元,而IDC场景市场空间为2 -40亿元,其中IDC场景增速明显,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铁腾科技的获客主要来自于自有大客户直销团队。 客户集中在汽车、半导体、IDC等行业; 并通过渠道合作伙伴、集成商拓展其他高耗能工业领域的市场。 目前,其标准化商业模式包括平台的初始设置费和年度订阅费。

谈到能源数据服务领域的竞争壁垒和市场前景,阚明明表示:工业数据智能赛道的主要壁垒是工业机理知识与人工智能算法的交叉结合,综合性人才很少。 与人才充分沟通并形成真正可以大规模实施的产业化产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 针对市场前景,德腾判断,首先,在双碳产业背景下,能效管理和能效提升将成为企业的刚性需求,而数据驱动的智能控制系统是解决方案。实现系统性、可持续的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 为鼎腾的“一流火箭”提供了市场机会; 其次,随着能源系统结构的变化,负荷侧的管理、运维、调度和优化将在新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鼎腾提供了未来。 “两级火箭”的发展机遇。 腾腾的愿景是充分挖掘能源数据的价值,推动新能源系统数字化转型,帮助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晨山资本合伙人王志扬表示,在碳与能耗双控时代,能效管理将成为大多数工商企业的刚性需求,而数字化能效管控是最简单的方式。实施节能减排,见效快。 迪腾拥有一支业内罕见的复合背景团队。 其智慧能源平台已得到顶级客户的全面验证,成效显着。 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保证了与客户的共同成功。 未来,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重大变化,负荷侧能源管理增量增长空间巨大。 相信捷通很快就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在新能源互联网时代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如果您对To B领域的报道感兴趣,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

如果您对To B领域的报道感兴趣,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数字时氪”公众号(微信ID:)

如果您对To B领域更多大佬的思考感兴趣,欢迎报名参加36氪12月13日在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数字创新高峰论坛”。

欢迎报名参加12月13日36氪在上海举办的“2021中国数字创新高峰论坛”。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