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新余如何更好走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3-08-24   

在江西万达美线业有限公司5G数字化工厂内,工人们在检查生产线。全媒体记者 邹宇波 摄

全媒体记者 胡光华 邹玉波

1000多年前,新余就点燃了开采、冶铁的火种,到明代就成为全国重要的炼铁基地; 400年前,新余产生了科学文化巨著《天工开物》;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新余钢铁厂、江西钢铁厂的建立,奠定了新余钢铁城在新中国工业布局中的地位……新余流动的工业基因,使其成为一座具有个性鲜明。

如今,新余正稳步推进钢铁转型,抓住锂电风口,拥抱数字经济,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互动融合中拓展能源层次,建设新型工业城市。 站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更好走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连日来,记者实地走访相关部门和企业,感受这座年轻城市探索新型工业化的强劲脉搏。

传统产业稳步升级

在中国宝武的生产车间,钢板经过退火和多道次轧制软化,成为厚度仅为0.1毫米的超薄高级无取向硅钢。 该产品进入市场后主要应用于无人机、精密医疗设备等领域。

“我们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销研一体化,瞄准细分市场,发展高附加值优质硅钢,调整产品结构。” 新钢集团总工程师、硅钢片事业部党委书记陈凌峰介绍,“我们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契机,与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达成合作。近年来,硅钢片用量新能源汽车产量逐年增长,从2021年的1万吨增至今年的8万吨。高牌号硅钢占比80%,实现了硅钢产品结构的转变。

作为新余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新钢正在全力做强做优钢铁主业,提出了“建设全球优质硅钢双一流示范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高品质厚板”,并将加大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力度。

新余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系统_钢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_钢铁企业能耗指标

不久前,9Ni钢(九镍钢)试制一次性成功,标志着该新钢种在镍基超低温钢、超低磷钢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

9Ni钢是高端特殊钢品种,需要长期承受-196℃的超低温环境。 广泛应用于低温运输船、液化天然气储罐等超低温压力容器关键部位。 该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目前国内仅有少数钢企具备生产能力。

“产品的研发成功,得益于发挥的优势。过去,研发需求与生产需求联系不紧密,现在,我们用技术来支撑市场拓展,整合加速了研发进程。” ”。 周彦民主任说道。

新余因钢而立城,因钢而立城。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新余钢铁工业已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 以新钢集团和渝水区为中心的钢铁及钢铁加工产业集群是全省重点产业集群。 金属制品、特种带钢、结构钢、电工钢(电机)等钢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去年,全市钢铁行业13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01亿元,成为新余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

钢铁产业支撑了新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贡献了产业本身的美好变化。

新兴产业蓄势待发

走进新余高新区锂电新能源产业园,总投资75亿元、占地300亩的江西赣锋锂电动力电池四期项目建设工地,挖掘机有力挥舞,运输车辆来回穿梭。 “该项目于去年12月开工新余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系统,立即即可投入试生产,年产能30GWh。” 项目现场负责人赵敏成说。 在数十公里外的分宜县江里科技创新园标准厂房项目施工现场,100多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第一线,3栋厂房已提前封顶。

赣锋1万吨高纯锂盐(四期)、春鹏3.5万吨高纯锂盐、织力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加快建设; 工业互联网锂电池识别分析二级节点上线; 总投资50亿元的蜂窝能源项目、投资25亿元的通瑞锂电池项目相继落户……新余锂电池产业去年延续快速发展势头。 今年上半年,全市锂电池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31.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7%。

新余拥有锂电池产业基础。 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江西锂厂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就开始涉足锂材料的生产。 2000年前后,原江西锂厂的一批技术和管理人员赴海外创业,创办了赣锋锂业、东鹏新材料等企业。 十年过去了,新余锂电池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 老企业快速成长,新企业纷纷涌现,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走上“锂”思维之路。

钢铁企业能耗指标_钢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_新余钢铁企业能耗管理系统

抓住国家实施“双碳”战略规划和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新余提出打造全球“锂电高地”,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助力龙头企业赣锋锂业锂成长为锂行业第一个“A”。 +H”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锂盐供应商,特斯拉等知名厂商长期供应商,国内率先实现固态锂电池产业化。

5月12日至14日,2023中国(新余)锂电池新能源材料技术大会暨福布斯中国锂电池产业链评选发布盛典在新余举行。 在本次评选中,赣锋锂业成为全国三家全产业链企业之一。 该市东鹏新材、亚宝锂业、智力科技等企业加速崛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40亿元、13.2亿元。 亿元,锂电池产业集聚加速。

据新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彭勇介绍,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余的“锂”花正在盛开,已有71家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盐、负极材料产业链。和正极材料。 锂电池产品有40多种,远销欧美、日本、韩国等地。

数字产业异军突起

当一根纱线遇上数字化,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位于新余经济开发区的江西万达美容线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机器满负荷运转,正抢着生产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 。 几名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巡逻。

“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掌握生产全过程,省心又省力。” 该公司董事长万鸿飞表示,“我们投资超过300万元建设了‘5G数字工厂’,相当于请了一个‘智能管家’。” 公司为200余台设备安装监控摄像头,搭建5G智慧工厂大数据平台。 每台机器的运行时间、产能、速度、能耗等数据实时传输至平台系统。 管理者可以随时发现潜在问题,实现高效、绿色生产。

万鸿飞表示,纺纱是劳动密集型、设备密集型产业,企业管理水平非常重要。 数字化工厂的建设可以解决企业的问题和管理痛点。 此前,该公司拥有320名工人,每月生产纱线200吨。 数字化转型后,公司只有150名工人,但每月纱线产量却达到400吨,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去年3月,百度与新余市新一集合作示范区签约,共同建设百度智能云(新余)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这是百度在江西首个数据标注基地。 基地建立了科学的人员管理机制、质量审核流程和安全保障机制,致力于打造数据标注行业标杆,助力新余数字产业发展。

记者来到百度智能云(新余)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手指敲击键盘的声音响起,700余名数据标注员正在电脑前“调教”人工智能产品,让其变得更加智能。 。 通过对话式AI平台查看相应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标注、调整和优化,让AI学会像人类一样感知、思考和决策。

在数字经济新兴赛道上,新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新港集团、汉德科技等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不断激发数字经济新动力。 同时,当地与京东、百度合作,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力争“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

近年来,鹤壁市始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优先的发展方针,统筹推进绿色城市、低碳城市、循环城市、海绵城市、保育城市建设,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项目75个,总投资4.5亿元,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4个, 省级示范单位11家,省级节水单位14家,连续9年被评为全省事业单位节能先进单位。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力。

牵头成立“能效领跑者”示范单位,实施34个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6月5日,以“绿色发展,节能为先行”为主题的2019年度节能宣传月暨事业单位节能宣传月启动仪式在鹤壁市举行。来自省外城市的200余名代表来到鹤壁市,走进全国“首批节能事业单位示范单位”和“2017-2018年度事业单位能效领军人物”鹤壁市委、市政府联合办公区,了解鹤壁市事业单位节能改造情况, 海绵城市建设和新能源公务用车设备,感受公共机构智能智能节能监控管理系统带来的精准高效。

鹤壁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始建于1996年,共有用能单位41个,用能人员近1.1万人,对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式办公场所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节能改造不仅有利于节约公共资源、提高能源效率,而且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方在民介绍,2015年以来,鹤壁市抓住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海绵城市等试点示范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投资4000多万元对外墙保温、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照明系统、 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域的门窗系统、供水管网、绿化浇水系统,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更换节水器具,实行分类计量,每年冬夏每平方米可节约制冷供暖成本35元,每年可节约用水量40%以上;通过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可发电25.9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90.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37.3吨。通过海绵改造,建设透水地、植草沟、雨水花园、入渗池和水库模块等,使雨水“慢排慢放”“源头分散”,使80%的降水在现场吸收利用。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只是鹤壁市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鹤壁市事业单位节能改造范围不断扩大,各级事业单位开展节能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市已投入近3.2亿元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累计实施建筑节能改造项目34个,改造面积约45.27万平方米。改造包括外墙、屋顶、门窗等维修结构的保温处理,水电线路、设备和电器的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供暖方式和方法。此外,鹤壁市还有效利用海绵城市建设资金7897.98万元,实施雨水引流、雨水收集、透水铺地、供水管网改造等38个节水改造项目。

创新能耗监管体系,全市763家事业单位实现能耗监测全覆盖

为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鹤壁市2017年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1个市级公共机构智慧节能监测管理系统平台、7个县区(系统)平台、各节能减排改造单元N个子系统,形成“1+7+N”管理架构, 实现全市763家事业单位水、电、暖用电量24小时在线监测,市委、市政府办公区主要用能设备监测。

鹤壁市级监测平台作为能源管理的中央系统,如何实现对全市事业单位能耗的在线监测?记者来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情况。

记者通过市级监控平台大屏看到,该系统实现了全市公共机构能耗监控覆盖,不仅可以实时展示各单位的能耗情况,还可以进行能耗分析、能耗标杆和预警管理。

“有了这个监控系统,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城市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排查。”市节能办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对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域内各楼、各单位的用电量和用水量进行管理,特别是占总能耗60%左右的中央空调系统的远程智能控制, 结合集中分时启停管理,能源管理效率大大提高。2019年和201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办公区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7.7%,人均能耗下降54.5%,人均用水量下降44.4%。

那么,全市各级公共机构能耗分布情况是如何收集的呢?记者在市教体局办公楼看到,每层楼都安装了智能水电监控设备,并通过无线传输设备上传数据,实现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

据了解,市教体局在2017年对管风琴楼进行了绿色节能改造,如窗户采用透光率好、反射紫外线的节能玻璃,既保证了充足的室内光线,又起到了隔热作用。在节水方面,建筑不仅配备了节水器具,还配备了废水收集和净化系统。“我们收集建筑物使用的废水、中央空调的冷凝水、直饮水系统排放的废水,以及通过管道在屋顶和地面上的雨水,并通过溪流沉淀到储水模块(集水池)中,储水模块经过过滤消毒后进入清水池。灌溉绿地时,通过喷灌系统抽出干净的水供二次使用,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市教体局节能干事周红艳告诉记者。

开展能耗定额管理试点,34家事业单位达标绿色建筑

2016年,根据鹤壁市第一部地方法规《鹤壁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建设条例》要求,市政机关制定了事业单位用能、水油用油等重大支出定额指标,选定全市41家单位开展定额管理试点, 到目前为止,试点范围已扩大到77个单位。

“注重节电、节水、

公交车节油、办公用品节约和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制定了《事业单位能源消耗统计制度》和《综合办公区节能相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并根据建筑设备设施种类和能耗特点,制定了节能操作规程和节能操作规程和节能操作规程。中央空调、电梯等重大用能设备管理规定,加强对从业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培训。同时,切实加强用能设备的维护和日常管理。方在民介绍,通过公共机构节能改造,鹤壁市34家公共机构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占全国领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鹤壁市机关事务局也积极开展能耗标杆管理,按照国家管理局发布的《事业单位节能示范单位和事业单位能效带头人评价制度》,制定7级能效标准,对应能效带头人及国家、省、市、 县级示范单位,以及合格和不合格单位。各级事业单位通过开展自我评价、对标上一级能效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和方向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积极性和主动性。

鹤壁能耗管理系统_河南能耗在线监测平台_能耗管控系统

“为有效开展能效标杆管理,我们搭建了能耗监测平台,对能源资源节约目标的完成情况、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宣传教育,有计划地进行节能改造鹤壁能耗管理系统,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域的能耗情况呈现出一定的效果。每年下降不低于4%的趋势,能效水平也从原来的3级提升到2级。齐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张慧贤表示,2015年全国节能示范单位成功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能效标杆管理,在机构内部开展节能宣传预警,有效提升了干部职工节能环保意识。

示范带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在市政的高度关注下

党委市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推动,事业单位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体现,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深入人心,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展现出巨大生命力。

在公共节能方面,2015年以来,鹤壁市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全市(不含戎县)规划建设355个站点,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8875辆,日均使用量超过9600辆。按2人平均每天的汽车出行计算,每天可以减少4800多趟汽车出行。按每辆车平均每天2升的油耗计算,机动车每天可减少油耗9600升以上。

此外,鹤壁市成功入选2018年全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纯电动公交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鹤壁市共有清洁能源公交车941辆,占比88.19%,有效改善了市民出行条件;目前,鹤壁市5个大型风电光伏电站项目已投产,总装机容量34.75万千瓦;农村屋顶光伏发电6.8兆瓦,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也进一步改善了鹤壁市的能源结构。

在节能宣传方面,鹤壁市积极开展节能宣传

校园活动,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纸等形式开展节能宣传,倡导干部职工和师生节电节水,共建生态文明城市。同时,通过“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出台节水方案,要求全市各学校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地球日”、“水日”等活动,深入开展城市节水节能宣传。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鹤壁市“十三五”“五”“五联动”(节能、节水、节水、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五气共

管”(工业废气、燃煤烟气、汽车尾气、城市扬尘、油烟废气)和“五水共治”(治污、防洪、排水、供水、节水)和推进“六城联合创新”工作,福美鹤城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为建设美丽中国、把中原更加辉煌作出更大贡献。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