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广东佛山2020年4月22日 /美通社/ --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工业节能督查工作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我国工业节能取得的可喜“成绩”: 2019年底,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15.6%,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但工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主要领域,未来仍将是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战场”。
为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发布四批绿色制造示范清单。 其中,美的集团的身影频频出现:工信部首批电气电子行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首批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十余种产品已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名录。 此外,美的还是广东省第一家自愿申请通过清洁生产认证的家电企业……无论是产品还是制造维度都表现出色。 这家市值超3000亿的科技集团为何能成为行业“绿色领跑者”? 究其原因,与美的对绿色发展的一贯专注和前瞻探索密不可分: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和制造,持续为社会提供领先的绿色产品和解决方案能耗管理系统产品优化设计,推动行业生态向绿色发展。
2019年11月,美的集团入选工信部首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以绿色产品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
绿色产品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倡导在产品生产、使用、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避免对环境的破坏。 真正的绿色产品应该从研发、材料、包装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作为每年向全球消费者提供超过4亿件产品的财富500强企业,美的也遵循同样的原则。
科研创新是让产品更加环保的技术前提。 美的拥有一大批深入人心的硬核技术,如不破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的R290环保天然制冷剂应用技术、高节水等膜专利技术,使反渗透净水器具有更高的回收率并节省用水。 i-smart洗衣机精密喷射技术,可有效减少含磷化学洗涤剂的排放,可使大型公共建筑的制冷能效提高30%左右。 节能、环保材料开发、低噪音等方面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3月,美的分体AE系列R290全直流变频空调获得蓝天使认证机构官方证书,成为全球空调行业首家获得德国蓝天使环保认证的企业。
美的M-BMS智能楼宇管理系统获得中国节能协会认证,并荣获“节能减排科学技术进步奖”。
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绿色含量”也至关重要。 美的不仅注重产品本体的材质,还将绿色理念延伸到产品的外包装上。 以家电中对包装材料需求量较大的空调为例,美的通过建立完整的产品包装设计体系,应用数字仿真和实验验证,打造了一支16人的产品包装设计专业人才团队。 一方面,持续改进包装一体化优化设计,升级发泡材料技术,减少包装材料用量; 另一方面,探索可回收、环保材料,每年减少废弃物1.15万吨。
美的在推出一大批高科技含量的绿色新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行业标准的修订。 作为国内最早参与产品能效标识的企业之一,美的主导或参与制定了十余项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 2019年12月,美的主力参与空调新国家能效标准修订正式发布,将新能效标准提升14%,有效推动变频节能空调的普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气电子产品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仅2018年,国内主要电器产量达5.6亿台,报废产品量达1.2亿台。 推动工业产品绿色转型对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
以绿色制造助力节能降耗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制造给环境带来的能源消耗越来越严重。 对此深有感触,美的将绿色理念融入到制造端,在绿色制造方面做出了努力。
传统制造业节能降耗难度大,难点在于能源管理和规划。 全厂仅安装一台主表的粗放式能源管理,无法监控具体生产线和设备的能耗情况。 一旦能耗异常超出预期,往往会错过最佳处理时机; 再加上人工抄表录入方式落后,让能源数据采集滞后,无法将能源消耗与生产计划信息挂钩,从而提前实现能源消耗规划。 这些问题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席卷工业制造业后得到解决。
依托行业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美的M.IoT,美的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连接制造过程中涉及能源消耗的所有关键节点和生产计划系统,实现信息交换,不仅实现了能效的透明全程管理,可视化、可控化,对高耗能设备功率和变压器负荷进行预警,并通过智能分析生产状况,大负荷生产设备安排错峰使用,提前合理规划能源使用,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浪费,成功实现制造业绿色升级。 以安徽芜湖美的热水器工厂为例,自2018年12月起,进行数字化智能效率管理升级,在工业园区、工厂、车间、生产线等多个层面设置了数百台电表采集。和设备。 分,实现工厂能耗数据透明、能源异常报警、能耗计划制定。 经过半年的改造,芜湖工厂实现了单个生产单元能耗降低16.2%,总能耗降低5.4%,相当于每天节省电量2.1万千瓦时,年节约能源432万元。
同样的做法在美的内部大量复制,并推广至美的空调、洗衣机、冰箱等16家工厂。 在美的的成功应用也意味着该解决方案具有在同行业甚至跨行业推广的可能性,对于绿色制造的转型具有深远的意义。
依靠对绿色产品和绿色制造的不断培育,美的已成为行业的“绿色领跑者”。 美的开发的这套可持续体系和模式对于践行绿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企业不仅要有社会责任和担当,更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 当越来越多像美的这样的企业积极拥抱绿色潮流,中国实现高质量绿色增长的目标就指日可待。
■ 顾贤良
无人机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 顾贤亮/供图
近年来,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客流量屡创新高。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公布的数据显示江苏机场工业能耗管理系统,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间,全球航空业旅客吞吐量从24.83亿人次增长到45.4亿人次,我国民航旅客吞吐量从4.86亿至13.52亿。 ,分别增长82.8%和178%。
在这种需求激增的情况下,机场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 以我国为例,民用运输机场数量从2009年的166个增加到2019年的238个,增长37.7%。 未来机场航站楼建设仍将持续快速推进。 根据中国民航局2021年12月发布的《民航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29个运输机场。 续建机场34个,新建机场39个,前期建设机场67个。
在航空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中国民航局提出了民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到,机场建设要坚持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强化智能化服务场景应用; “四类机场”建设; 民用机场的能源系统应具有快速响应管控系统控制的能力,能够快速调整负荷,并利用基于天气预报数据、航班信息等数据的负荷预测技术,进行预测提前能量负荷。
机场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现有机场航站楼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普遍高于其他类型建筑,建筑节能潜力较大。 根据中国民航局2017年发布的《民用机场航站楼绿色性能研究测试报告》,航站楼单位面积能耗(包括航站楼电耗和能源消耗)站)为129~/(㎡·a),平均值为/(㎡·a),相同气候、相似客流量的航站楼单位面积最大能耗约为机场的1至1.5倍平均值,节能潜力较大。 航站楼单位面积能耗远高于同期全国公共建筑单位面积用电量(61.96kWh/(㎡·a)),约为后者的2.9倍降低航站楼能耗在当今“双碳”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机场航站楼能耗包括通风空调、照明、信息弱电、广告、安检、自动扶梯等设备、商业、登机桥供电、行李系统、生活热水等能源消耗。 根据机场能耗研究报告,整个空调系统能耗约为73.4-121.7kWh/(㎡·a),占航站楼总能耗的41.2%-62.9%,是航站楼总能耗中最主要的部分。 因此,研究并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对于降低航站楼总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为研究航站楼一年内的能耗特征,将航站楼日常能耗分为通风空调系统能耗和航站楼内除空调系统外的其他能耗。 航站楼通风空调系统能耗主要影响因素有客流、气象参数、风机频率、渗漏等,除航站楼空调系统外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仅有客流。 总之,客流量是影响机场航站楼能耗的重要因素,并且是动态变化的。
机场节能减排的方法
机场航站楼建筑节能减碳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减少需求能耗、提高供给能源效率、供需之间的“供需匹配”。 前两者主要是常规节能技术,但在航站楼内,影响能耗的重要因素客流量是动态变化的,会造成能源(尤其是空调)供需的不匹配。系统),实现能源供需。 匹配可以体现前两者的价值。
减少需求侧能源消耗。 对于需求侧,降低航站楼内各耗能项目的能耗,使其处于适宜的能耗水平。 采用的方法有:被动节能方法和主动节能方法。 前者主要是高性能围护结构、高效新风热回收、气密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被动遮阳等; 后者主要是电梯变频及群控、高效灯具、照明系统分区定时智能传感器控制、大空间气流优化等。
提高供应能源效率。 空调系统的能耗占航站楼总能耗的一半以上,因此提高空调系统所供应设备的能源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方法和技术包括:高效机房、高效热泵、热回收系统、蓄冷技术、光伏技术等。
冷热供需精准匹配
能源供应与建筑环境需求匹配说起来容易,但必须充分实现,尤其是空调系统全年动态供需匹配确实不容易,因为需求是动态变化的,而且还存在供给存在一定滞后性。 所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能耗及运行策略的CAE仿真分析、空调系统全过程调节、楼宇设备智能管理等。其中控制策略和算法是技术的核心。 将传统的静态思维转变为动态设计,设计的系统需要满足各种工况。 使用仿真工具是实现它的方法之一。
首先,需要明确客流动态变化,开展客流动态时空分布研究。 建立14个典型区域客流时空分布模型,描述动态客流。 与以往数据相比,空调系统每年的制冷量和热量量有所减少。 11.3%。
其次,研究航站楼空调系统的迟滞特性。 大多数功能区客流动态变化时间远短于空调系统的滞后时间。 采用现有的反馈控制方法,很难实现客流动态变化下空调冷热供给与需求的精确匹配。
最后,基于客流预测,探究客流动态变化引起的系统调节滞后和室温响应滞后特性,建立基于客流动态变化的空调系统预测控制模型。一种解决航站楼空调供需精准匹配的方法。
机场航站楼节能减碳的新途径之一,是在明确动态需求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技术和创新数字技术,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更好地节能减碳。
(作者为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本文最初发表于《中国建材报》10月17日第11页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