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九)推动商贸流通领域节能。 引导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物流等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绿色节能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淘汰落后耗能设备,推动节能改造照明、制冷和供暖系统。 鼓励绿色商品消费,推动节能节水环保技术、产品和设备推广目录在内贸流通中应用,创建一批绿色商场、绿色市场、绿色餐厅。 引导流通企业扩大绿色商品采购和销售,实施绿色包装、绿色物流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完善绿色商品认证制度和标准体系。 推进“互联网+回收”建设,规范二手商品市场发展,建立健全流通网络,加快二手商品流通和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转型升级,将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一体化清运和处理网络系统、商业流通网络和逆向物流系统共享,推动城市配送全面发展,终端配送使用新能源汽车。 引导快递企业使用可回收包装袋、周转箱,实现快递包装标准化、减量化。 加快绿色仓储建设,支持仓储设施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 (牵头单位:省商务厅,参与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等)
(十)推进农业农村节能。 加快落实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双补贴”政策,加快淘汰老旧农业机械,推广农业节能机械、装备和渔船,发展节能农业大棚。 推进节能绿色农房建设,结合农村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农房节能绿色改造,推动城市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燃气管网向农村延伸。农村分布式沼气集中供气江西变电站能耗管理系统,利用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热能等,解决农村房屋取暖、做饭、生活热水等能源需求,提高农村能源清洁水平利用率。 大力推广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耕作系统节能技术、农业主要投入节约技术等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促进种养循环。养殖业、农牧结合、农林结合。 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支持粮食主产区畜牧业发展,推进“还腹还田”。 积极发展草原畜牧业,支持饲草种植,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展粮改饲、种养结合循环农业试点。 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大棚蔬菜、草腐食用菌、“农渔两用田”、猪沼水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产业模式,促进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微喷灌、绿色植保与防治等节水、节肥、节药技术。 到2020年,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8%。 建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智能化的现代农村电网。 (牵头单位:省农业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能源局,参与单位:省科学技术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林业厅, ETC。)
(十一)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公共机构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 以合同能源管理形式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改造,积极推动政府购买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探索能源托管模式。 2020年,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能耗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1%。推动公共机构能耗基准制定和能源资源消耗信息公开。 继续开展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创建100家省级示范单位,努力实现“县域示范”目标。 建立公共机构能效评价标准体系,对行政机关、学校、医院等能效进行分类。 组织建立各级节水单位,加大节水力度,完善水计量仪表装备,推广高等院校、公立医院用水计量收费,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完善推荐水费节水标杆单位评选机制。 2020年,所有省市政府机关和50%以上的省市机关成为节水单位。 省级机关、城市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应将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提高到当年更新车辆总数的50%以上,新建和现有停车位地块应当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 公共机构淘汰燃煤锅炉,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和供热制冷服务。 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废旧商品分类回收,到2020年回收率达到80%以上。加大危险废物回收力度,到2020年实现回收率100%。(牵头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参与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环保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等)
(十二)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十万”重点用能单位,对“百”“千”“千”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考核考核消费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重点用能单位要围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效率目标,实行能源消费年度预算管理。 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效果评价,建立能源消耗台账。 按照标准要求配备能源计量仪器,进一步完善能源计量体系。 依法开展能源审计,组织实施能源绩效评价,开展对标和节能志愿活动,采取企业自愿节能承诺和政府适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重点用能单位。 严格执行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人员等制度。 (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与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局、省能源局等)
(十三)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管理。 加强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审查和监管,构建安全、节能、环保一体化的监管体系。 组织开展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推动锅炉生产、运行、使用全过程节能环保监管规范化管理。 “十三五”期间,燃煤工业锅炉实际运行效率将提高5个百分点。 到2020年,新建燃煤锅炉效率不低于80%,燃气锅炉效率不低于92%。 普及锅炉能效环保检测,加强对锅炉运行管理人员节能环保专项培训。 开展锅炉节能环保普查整治,建设涵盖安全、节能、环保信息的数据平台,开展节能环保在线监测试点,实现信息共享。 开展电梯能效检测与评价。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永磁同步电机、变频调速、能量回馈等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开展老旧电梯安全节能改造试点。 推广换热器,提高换热系统能效水平。 加快电机、配电变压器等耗能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淘汰低效电机、变压器、风机、水泵、压缩机等耗能设备,全面提高重点能源领域能效。消耗设备。 (牵头单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省环保厅,参与单位: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局等)
一、招标条件
晋市水系互联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智慧水利监管平台建设项目(项目名称)招标人为晋市水利建设管理中心,资金来源:本次招标项目来源于财政资金(资金来源)。 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智慧水利监管平台采购(商品名称)现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及招标范围
2.1
项目概述:本项目包括智慧水利监控平台系统,包括监控设备、数据及软件、监控设备等。
2.2招标范围及招标划分:智慧水利监管平台、监测站网络和监控中心,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管理平台开发、水文监测站网络建设、水质监测站网络建设、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和监控中心建设等技术服务,一切软硬件材料、检验、仓储、发运、安装、调试、培训、随机配件、售后服务等类似服务。 本项目分为1标段。
2.3交付时间:自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系统开发、设备安装调试并投入正常运行。
2.4 交货地点及方式:招标人指定地点; 验收通过。
2.5 其他:/。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必须是应标并参加投标竞争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常德智慧能耗管理系统招标,且投标人具有本招标项目相应的供货能力。 本项目接受R-厂家(智慧水利监控平台系统设备制造商)R-代理商投标; 如果允许代理商投标,制造商只能委托一名代理商参与同一品牌、同一型号设备的投标。
3.2 资格要求: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且营业执照有效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法人企业。
3.3财务要求: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3.4业绩要求:投标人近3年(投标截止前)具有水利信息化、生态环境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或资源环境数据处理相关业绩1项。
3.5信誉要求:投标人必须是在水利部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平台和湖南省水利建设市场综合监管系统建立信用档案的市场主体。
3.6 其他要求:/。
3.7 本次招标不接受(接受或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联合体投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
4、招标文件的获取、修改、澄清及问答发布
4.1 有意参加的投标人请于2021年11月10日至2021年11月15日17:00(北京时间)到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址:)下载并获取招标文件。
4.2 投标人须先按照企业注册操作说明在常德公共资源交易平台(URL:))进行注册并获取CA证书,然后在(URL:)下载招标文件(如有疑问,请咨询接触:)。
4.3 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的修改、澄清及答复将于投标截止时间10日前在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示
(网址:)在线发布,竞买人可自行在交易平台下载。
5、投标保证
5.1本项目需提交投标保证书:(详见招标文件规定)。
6、现场勘察及投标准备会议
6.1本项目招标人未统一组织现场勘察和召开投标准备会议。
7、投标文件的提交
7.1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21年12月1日9时30分(北京时间)。 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通过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址:/)在线提交投标文件并完成网上签到。
7.2 电子招标文件解密时间在解密指令发出后(30)分钟内完成。
7.3开标地点:招标人在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网址: )进行开标,所有投标人应按时参加网上开标。 招标人不同时在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直播厅2会面(设置网上开标席位/设置线下开标场地)。
八、资格审查及评标办法
8.1 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具体要求见招标文件。
8.2 本项目评标方法采用综合评标法。
九、公告媒体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湖南省招标投标监督网、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公告的媒体名称)上发布。
十、行政监督
招标行政监督部门是常德市水利水电建设招标领导小组办公室,电话:-。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