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李奇:匠心打造“智能制造单元”
时间:2023-07-20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快速打造一批世界级智能制造“标杆工厂”。 预计到2025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总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园区企业北京七步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奇发明的智能制造产品“智能制造单元”,是帮助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之一。

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单元”的外观看似火车车厢,但内部却集成了各种生产设备。 在某航空公司项目现场,李奇向记者展示,通过“智能制造单元”,产品的原材料可以自动从三维物流仓库运输到桁架机器人或关节机器人的投料点。 ,然后通过桁架或地面将轨道机器人装载到机床上进行加工和检查的整个工作流程。

“‘智能制造单元’就像一根神奇的线,将工厂车间现有分散的设备如‘珍珠’串成一串物流和信息流畅通无阻的‘项链’。随着数据的自动流动,复杂的不确定性该系统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引领智能制造在复杂形势下突破临界点,为企业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李奇把这个比喻用得很形象。

李奇介绍,改造前,生产线采用人工操作,每个人操作的设备数量有限,生产效率低,人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也制约了产品一致性和质量的提升。 稳定性差,导致现有生产线上加工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低。 如今,由于“智能制造单元”的改造,产品的生产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和单件自动化,并且采用离散控制模式,使机床的有效开机率提高了2-3次。

“一人即可维护整条生产线,全线机床实现联网,对机床进行信息采集和监控,满足生产管理和决策所需的各种形式数据,实现生产信息化线。” 李奇说道。

如今,“智能制造单元”已成为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制造(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并已列入工信部目录。科技智能制造100项新技术。

让“同一屋檐下四代”装备并肩作战

李奇认为,企业要实现智能制造,必须兼顾投资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兼容企业现有的软件系统,传承和延续客户积累的管理智慧和原有软件系统的价值。

但现有工厂中,往往存在不同代次的各类设备,堪称“设备家族,一家四代”。 “现场有很多老设备,维护得很好;也有新设备,包括机器人、自动机械手等。其实这些设备有的可以直接实现自动化,有的可以改造后实现自动化。如何有效连接和升级跨代、跨型号设备,而不是简单地一刀切,需要“集思广益”的转型。” 李奇说道。

“‘智能制造单元’的基本价值在于工厂现有投资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和继承。” 李奇介绍,“智能制造单元”将分析“一家四代”的设备现状,分析不同设备先进的信息采集机制,通过灵活的信息采集方式,使得一些设备不需要进行通信可以联网,但只需要采集信号; 而有些设备可以使用多接口集成器来区分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并集成各种设备。 进来。

由于“智能制造单元”拥有丰富的模块化接口衢州能耗管理系统厂,现场可以采取“空间换时间”的措施,实现多设备共线作业。 例如,在生产现场,可能不方便携带特别大的设备,因此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智能制造产线模式,通过智能物流将单元产线无缝连接。 对于具有长单向链的产品,或者多个产品,可以使用一系列多个“智能制造单元”。

“‘智能制造单元’是一种模块化的数字化工厂实践模式,无论规模大小、基础程度如何的企业,都能用得上、用得起,让工厂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所以确实是一个有效的起点是实施智能制造的着力点。” 李奇表示,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单元”可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集成设备和自动化硬件以及管理、物流、生产调度等软件。 ,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是智能工厂的终极目标。 李奇表示,“智能制造单元”虽然是数字化工厂中最小的单元,但它有效地实现了功能结构的模块化、场景异构的灵活性、数据输出的标准化、软硬件的集成化。为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走出了一条“无门槛、无风险、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厂转型升级之路,帮助众多企业从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中受益。

能耗管理系统平台_衢州能耗管理系统厂_能耗管理平台说明书

让制造设备无线化

目前,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带宽、大连接将为工业互联网的无线化、网络化发展提供巨大的技术驱动。 李奇也在带领其步积极推进5G技术融合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资源匹配对接技术。

“智能制造不再是简单的产业工人的制造,而是科技制造商的制造。我们正在推广5G技术,让生产制造设备无线化,从七步基础产品智能制造单元加载5G设备和无线传输技术,让工厂模块化”使生产和柔性制造成为可能,并且可以提高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无线网络可以使工厂和生产线的建设、改造、维护和检查更加方便,通过无线减少大量的维护和维护工作,从而降低成本。” 李奇介绍,随着5G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单元”概念将配合5G技术和数字化车间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全景直播,可以密切监控生产异常情况,便于及时处理问题。 同时,5G网络可以互联工厂内大量生产设备,监控生产全过程,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为生产流程优化、能耗管理、故障或缺陷监控提供网络支持,进而实现数字化车间智能判断、流程优化和远程维护。

“未来已来!” 李奇充满信心地表示,奇步公司将进一步抓住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期,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为驱动,以用户需求和价值为导向,巩固数字化领先地位。 在车间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重点拓展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工程机械等高端制造行业业务,扩大奇步公司在智能制造系统领域的影响力解决方案,不断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轮廓

李奇,男,北京七步自动化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先后获得国家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 研发的技术成果已应用于多个项目。 2023年,李奇入选第三届“北京大工匠”。

(劳动报记者孙燕/文玉佳/摄)

12月20日,记者走进瑞清科技项目车间,看到一排高端设备。 “10月6日,该项目一号钣金生产线已引进瑞士费尔曼高精度加工中心和德国蔡司精密测量设备。” 该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张长荣介绍。

瑞庆科技项目由京商投资建设,规划总投资10亿元。 1号至7号规划建设7个生产车间及其他设施,总建筑面积20.1万平方米。 主要研发和生产涡旋节能空调压缩机。 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空调压缩机50万台,年销售收入10亿元,纳税1亿元。

凭借研发实力,引领技术,攀登行业顶端。 瑞清科技项目产品拥有节能变频、热能管理、电池能效管理、发电机充电管理、高能效涡旋压缩等五项核心技术,节能达30%。 经国家压缩机制冷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压缩机能效比达到3.77,远高于国内同行业水平,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瑞庆科技项目的落户,是莱芜高新区大力推进连锁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 “招商引资是产业链发展中的‘完形’问题。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链式招商挂图运作,不仅大大提高了招商引资的实效,还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效果。” ‘牵一发而动全身’,威力巨大,有力地促进了优势产业集群发展。” 招商三局局长卢德宝介绍。

“莱芜高新区拥有国内轨道车辆变频空调的领先者,我们的初衷是引进另一家上游空调生产企业莱芜能耗管理系统厂家,进一步推动莱芜高新区制造业的升级。” 卢德宝说道。 通过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的“牵线搭桥”,陆德宝联系上了北京工业大学马国元教授和瑞庆科技公司负责人。 他们拥有国内顶尖的空调压缩机研发团队。

“瑞庆科技最终决定与莱芜高新区‘联姻’,是因为我们优良的营商环境。” 卢德宝说道。 招商三局成立了由分管主任带队、多部门共同负责的项目服务小组,并派专人长期驻守施工现场,尽快推动项目实施。 “图纸审核过程通常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招商三局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帮助我们的项目在一天内完成了这一过程。” 张长荣满意的说道。

目前,瑞庆科技项目已建成两栋3层生产车间,共计36000平方米。 购置精加工生产线和钣金生产线两条,建检测室一间,引进各类生产设备100余台。 空调压缩机生产规模10万台。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