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台州为全市公共机构打造“能效一张网”
时间:2023-07-11   

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急诊楼安装了新的空调机组,更换了原有能耗较高的空调机组。 这是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升级。 项目实施后,能源消耗将减少20%左右。 全年比改造前节省电费约30万元。

“为适应新形势下能源转型需要,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帮助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构建满足新形势下的建筑能耗新模式。 ‘双碳’的目标。” 何军说道。 在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台州市在全省率先构建公共机构“能效一张网”,逐步将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纳入能效监测点和能效监测点。统一接入“能源e+”智慧管控平台,记录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公共机构每日能源消耗排名和增速。 全市2000多家公共机构的电、水、冷、热、气等能源消耗数据从“可知”升级为“看得见、可控、可用”,实现数据综合分析。 “十三五”以来,全市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用水量均大幅下降,分别下降11.51%、18.98%、17.94%。

台州市将全市(区)及各部门的“自发行为”转化为全市公共机构的自觉实践,打造全国公共机构节能节水领先者、全国节约型示范事业单位有14个。 实施市级政府大院首个公共建筑能源托管项目,引入社会资金解决节能改造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开展雨水回收利用、AI智能控制冷暖空调等先进技术改造热源和吹气以节省水。 拟利用停车棚区域、会议中心屋顶、综合楼屋顶约4500平方米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实现“自发自用,余量并网”到互联网”。 年节电37.8万千瓦时机构公共能耗管理系统,综合节能率达到9%。 截至目前,已有32家事业单位实施市级合同能源管理。 中国医药城东部CBD地源热泵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为公安局业务技术楼、高科技办公楼等近19万平方米建筑提供冷热源。 根据能效评价,年节能达1623吨标准煤。

技术改造节能与行为节能“两条腿”走路,台州市形成了深入推进、上下协同、全局联动的工作局面。 市政府大院根据办公区域能耗画像,实施了LED照明等8项能效提升项目。 更换LED灯可比传统照明节能50%以上; 对空调机组进行改造,采用新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使空调能耗降低30%,每年节省电力23万千瓦时以上。 兴化市人民医院推进节水改造,年节水2万多吨。 海陵区在集中办公区建设了公共机构光伏应用示范区,全区公共建筑屋顶总面积安装光伏发电的比例超过40%。 何军表示,未来将通过数字赋能优化能源管理,进一步应用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实现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市事业单位管理.陈兵徐晓峰

5月18日,世界智能大会闭幕会上,“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正式发布。 指标体系按照“统一共享、面向应用”的原则,充分将“指标引导、规划控制”的有效方法运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兼顾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天津建筑能耗监控管理系统,将作为生态城智慧城市发展指南。

该指标体系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和ISO国际专家组成的联合团队编制,具体设置了“基础设施、数据服务、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经济、智慧城市”六大类。智慧民生”。 指标方面,按照一级示范、效果导向、突出特色、数据综合等要求,确定了30项二级指标。

指标体系示例

指标体系分为6大类,其中“基础设施”类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共享率等3个指标,强调基础设施的相互连接和统一共享,与前沿技术融合,实现万物互联,为智慧城市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坚实的基础。

“数据服务”类包括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接入比例等四项指标,着力推动数据统一汇聚、开放共享、高效利用,为升级改造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动力。智慧城市发展。

“智慧环境”类别包括大气、地表水、环境噪声实时监测覆盖率、饮用水水质实时监测比例等5项指标。 支持。

“智慧政务”包括年度公众在线参与城市管理事务、聚焦政务服务和公众参与等7项指标,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政务服务水平。

“智慧经济”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比重、重点引导智慧产业规模化、集聚式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等四项指标。

“智慧民生”包括智慧学校、智慧社区占比,涵盖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7个指标。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广大居民的核心诉求。

指标体系特点

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超前规划、强化支撑、效果导向、系统落实”的特点。

以突出先进性和示范性。 生态城充分借鉴和对比国内外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目标和标准,确保大部分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率等七项指标达到100%; 城市信息模型(CIM)覆盖率等16项指标达到100%; 到2035年,公共建筑能耗在线监测管理覆盖率等18项指标达到100%。

强化指标体系对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支撑服务作用。 生态城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设定了空气、地表水、环境噪声实时监测覆盖率、社区比例等指标。对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在线监测,使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与生态环境相吻合。 城市原有的指标体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指标体系以效果为导向,注重以人为本、公众参与。 生态城始终把居民的需求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研居民的需求,确保设定的指标和后续行动能够不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借鉴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公众参与的理念和经验,设置了“公众年度网上参与城市管理事项的比例”和“公众参与绿色行为的比例”两项指标来鼓励公众参与。情报系统”。

为保证制度落实,生态城完善了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 生态城在制定指标体系时,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主客观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智慧城市评价模型。 我们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实施性,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解和实施。 路径和方法已经形成了更加详细的路线图。 每年评估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实施效果,发布评估报告和智慧指标,形成逐年考核、持续优化的常态化机制。

筹备背景

天津市高度重视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在市委工作要点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生态城成为天津智慧城市建设的典范。市政府。

生态城坚持创新实践,探索可持续城镇化新路径,智慧城市建设得到广泛认可。 2013年,生态城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2018年,被列为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2019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巴黎会议决议中提到,建议生态城共同牵头制定国际标准《ISO 37106—可持续发展指南》智慧城市运营”。

生态城编制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推进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目前,生态城初步形成了由智慧城市运营中心、“物、数、人”三大综合服务平台和N类智慧应用组成的“1+3+N”框架体系。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