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时间:2023-06-10   

解锁广州产业发展“绿色密码”(主题)

节能降耗、减污减碳、绿色扩张、增效……广州市绿色流通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实施千家企业绿色行动,累计认定市级2096家——级清洁生产企业,绿色制造名录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8%。

6月1日至2日,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 这是目前工信部在绿色发展领域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 大会期间,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先进工业生产企业,观摩了最新的绿色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广州工业发展实现高效低耗打开了“绿色密码”。

广州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近50家,成为绿色制造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广州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实现了长足飞跃。 “十三五”期间,全市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7%,支撑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0%。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9.4%和3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8%。

广州产业绿色发展得益于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当前,广州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 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全面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全面发展。

广州市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显着增强。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去年广州汽车产量突破310万辆(创历史新高,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同比增长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31万辆,同比增长1.2倍,产能突破100万辆。

广州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工业中央空调水系统能耗统计方法

走进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节能减碳已成为生产车间的“标配”:涂装车间采用循环风技术,循环风比例达到80%,大幅降低生产能耗; 电池PACK车间,先进的全自动电池生产线通过实时模拟测试,能量回收率可达92%; 焊接主线100%自动化,比同行平均水平节能20%左右。

“我们的生产车间实行绿色清洁计划,车间采用自然采光、循环风等节能减碳技术,力争打造行业首家零碳工厂。” 广汽爱安相关负责人表示。

广汽爱安是广州绿色工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通过引导企业采用绿色技术,推进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机制,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广州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广州市建成了一批企业,包括立白集团、广汽集团、索菲亚家居等一批绿色工厂。

目前,广州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近50家(另有市级15家)、绿色产业园区1个、绿色设计产品192个(另有市级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另有市级2家)。等级)。 市级3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8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5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5家,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评价中心7家,成为绿色制造体系最完善的一个在中国城市中,入围绿色制造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应用绿色设计技术促进企业绿色产品设计

广州市工信局相关部门表示,目前广州市推动企业按照《绿色设计产品标准目录》相应规范进行评价,应用轻量化、集成化等绿色设计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产品。 材料,打造出蓝月亮家用洗洁精、万力汽车轮胎等一批绿色设计产品。 鼓励园区在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运营管理等方面提高绿色化水平,成功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绿色产业园区。 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主体作用,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绩效,打造广州达意隆、广州数控等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高科技技术已成为广州工业生产节能减排的“助燃剂”。 日化行业一直被视为能源消耗大户,但在以立白集团为代表的广州日化生产企业看来,摆脱这种局面并非不可能。

广州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中央空调水系统能耗统计方法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2022年,立白集团将研发出日化行业史上首款“碳中和洗洁精”——立白优品清缇茉莉洗洁精。 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全生命周期实现了碳中和,引领消费者开启绿色低碳生活。

如今,立白集团已实现产品配方中所有原料的可生物降解性达到90%以上,获得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139项,占全行业的48.91%,位居行业第一。

“我们将进一步建设智能绿色工厂,做好绿色低碳循环对标示范,加快低碳转型,深化节能减排。” 立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业绿色发展逐步加快,率先建成市级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工程。

2023工业绿色发展大会发布了《广州市工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白皮书(2022)》,首次梳理了广州工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成果,深入剖析了广州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取得的成就。高质量发展。 全面阐述全周期动态管理提升绿化水平、设立专门机构促进行业规范发展、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参与、穗港合作促进港企绿色提升、差异化审核覆盖面扩大、检讨+碳 回顾广州助力减污减碳等发展创新历程,浓缩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花都汽车产业基地、从化高新技术产业园、白云区、番禺区、增城区等重点区域,以及汽车与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与化工、机械设备、生物医药、食品、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案例,提出清洁生产工作展望。

广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广州传统产业不断向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化工、食品、电子电器等行业实现智能化能源管理,高水平推进“链长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倒逼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精品、柔性、智能、绿色的新型制造体系。

根据《广州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广州市明确提出创建绿色工厂、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创建绿色园区、打造绿色供应链、培育绿色制造评价和服务体系,率先建设全国市级绿色制造。 系统示范工程。 (记者全杰)

4月26日讯(王牌)市场调研公司Omdia的移动基础设施团队参与,期间与40多家企业会面交流。 本报告介绍了这些会议、展台参观和展会期间发布的公告的主要内容。

正如预测的那样,可持续性、解耦和从 5G 到 6G 的持续演进是 RAN 的关键主题。

可持续发展前沿和中心

可持续性包含在所有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告中。 这些声明中的可持续性元素通常指的是真正的改进和努力。 然而,公司有时也会出于营销原因提及该领域的举措,并强调其环境、社会和治理 (ESG) 承诺。 节能和能源效率仍然是最关键的方面。 同样在今年,该行业越来越多地考虑其活动的总碳足迹,而不仅仅是运营消耗的电力。

有很多方法可以减少这种占地面积,包括改进芯片、组件(尤其是功率放大器和滤波器)和产品设计; 减少使用的材料; 和软件能力。 该行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此,但由于关闭部分网络可能对用户体验产生负面影响或风险,因此节电功能并不总是可用。 然而,行业态度似乎正在发生变化,需要在低迷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实现成本节约,这为采用更可持续的做法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用现代和更高效的解决方案逐步更换已安装的库存设备将需要数年时间; 因此,适用于遗留产品的软件功能至关重要。 应用于网络中所有站点的软件功能所节省的潜在成本可能大于仅部署在少数站点的新硬件所节省的成本。

绿色声明只有在可量化和可衡量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据爱立信称,目前 5G 站点的平均能耗比 LTE 站点低 30%(针对相同容量进行归一化)。 该供应商预计,在未来 1-3 年内,下一代 5G 站点的能耗将比第一代 5G 站点低 40%,同时提供两倍的容量。

华为、诺基亚、三星和中兴也非常重视降低能耗。 虽然能源减少量因产品和供应商而异,但这些供应商的公告通常声称与上一代产品相比,他们的新无线解决方案可节省 25-30% 的能源。 相对改善是好的; 实际消费数据(如果有的话)甚至更好。 华为用朗朗上口的“0 bits, 0 watts”来描述可实现的功能,这要归功于能够在高级睡眠模式下将有源天线单元(AAU)的功耗降低至 10 瓦(而非 0)的功能。

根据SK 和NTT的分析,不同供应商的节能能力存在明显差距。 五家主要欧洲运营商(德国电信、西班牙电信、意大利电信和沃达丰)在其 Open RAN 谅解备忘录进展更新中证实了这一点。 他们观察到不同供应商之间的 O-RU 能效差异高达 25-30%。 这不是Open RAN或集成RAN的问题,而是厂商能力的问题。 传统供应商的设备与Open RAN供应商的设备之间存在显着差异。 简而言之,还有改进的余地。

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应考虑其他方面,例如与硬件制造相关的碳足迹以及相同硬件在其使用寿命结束时会发生什么情况。 爱立信有一个回收计划来收集和回收用过的设备; 其他供应商可能有类似的计划。 但是,很难知道这种做法在行业层面有多普遍。 甚至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的代表也没有答案。

综上所述:

• 能源效率是重中之重。

·行业取得了进步,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能源效率是供应商之间差异化的一个明显领域。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节能。

· 成本控制和可持续性可以齐头并进。

Cloud RAN 没有争议,但对加速选项存在激烈争论

vRAN 或 Cloud RAN 是另一个关键主题。 爱立信和诺基亚都使用“Cloud RAN”一词来描述 DU 和 CU 软件是完全云原生的,而不仅仅是虚拟化 (vRAN)。 按照这个定义,三星所谓的vRAN也可以叫做Cloud RAN。 不过,作为vRAN的早期采用者,三星更愿意坚持每次迭代带来的改进,并在展会上宣布了vRAN 3.0。 vRAN 3.0 本质上是一种软件升级,可实现每个 vDU 服务器的更高容量,以及节能功能(包括 CPU 内核睡眠模式)和额外的节能功能协调器,可提供跨不同节能功能的分析和优化。

除了Cloud RAN,诺基亚还展示了它的概念,指的是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上零差异地运行RAN软件,无论是在专用基站、云基础设施(自有服务器还是第三方)上基础设施)。 第三方服务器或公共云),或在具有一致性能和功能等效性的混合基础设施上。 通过为私有 RAN 和 vRAN 使用相同的软件而成为可能。

由于计算和延迟要求,vDU 的服务器需要用于 L1 处理的加速器。 现在提供三个主要的架构选项:

使用单独的专用加速器进行备份加速(look-aside);

与片上系统 (SoC) 上的处理器集成的备份加速;

• 使用单独的专用加速器( ) 进行内联加速。

服务提供商和 vRAN 的早期部署使用具有专用备份加速功能的第三代英特尔芯片。 预计未来部署将逐步采用集成加速功能的英特尔新第四代芯片。 与此同时,三星、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于 2022 年宣布的内联加速解决方案现在正作为替代品进入市场。 诺基亚还与诺基亚合作开发了自己的具有 L1 内联加速功能的智能网卡。

关于这些选项存在激烈的争论,我们不会在这里详述。 简而言之,那些支持内联加速实践的人认为它在性能、能源效率、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即,根据需要独立于处理 L2 和 L3 的 CPU 添加 L1 容量,当然反之亦然)。 智能网络接口卡(NIC)同样采用标准的PCIe接口,可以方便地与不同的计算平台集成。 其中,富士通、诺基亚和沃达丰支持这种方式。

与此同时,英特尔表示其 SoC 结合了第四代至强 CPU 和 vRAN Boost 加速器,避免了对单独 PCIe 卡的需求,并提供与任何可用的专用加速器(包括内联加速器)相同的每瓦性能。 与第三代相比,新一代在相同功率范围内容量翻倍。 它还通过消除对外部加速器的需求,将 vRAN 计算功耗额外降低 20%。 该解决方案将支持爱立信的Cloud RAN以及华为的2.0。 此外,带有 vRAN Boost 的第四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将用于新的戴尔服务器,以及 HPE 和华为的服务器。

Omdia 移动基础设施首席分析师 Rémy 表示,简而言之,既有专门的、优化的硅片,也有软件定义、多用途、软件可升级解决方案的支持者。 一些 RAN 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选择了一种方法,但其他供应商正在采取更中立的方法,至少目前是这样。 作为 vRAN 领域的先驱,三星一直在与其合作,但该公司也在 vRAN 领域与其合作。

在MEC期间,Omdia咨询了相关专家,服务提供商是否可以根据场景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加速选项。 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可能太复杂或没有必要,并认为服务提供商会选择这些选项之一。 但是,其他人认为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混合解决方案。

服务提供商还需要考虑不同的芯片组类型,例如 的 ASIC DPU 或 的 GPU。 据 称,Cloud RAN 的关键问题是资源利用率低; 因此,以内联加速的方式使用多用途 GPU 使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从而提高能效。 已与富士通合作,将 RAN 供应商的 vCU 和 vDU 与 的 DPU 和 GPU 相结合以实现内联卸载,NTT 已经验证了该解决方案。

NTT 还验证了将 NEC 在 HPE DL110 平台上的新 vDU 与高通 X100 5G RAN 加速器和红帽虚拟化层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高通的 X100 5G RAN 加速器也得到了 Zain Saudi 的背书。

与 NEC 类似,它还扩大了与 HPE 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与 Red Hat 相同的 HPE DL110 Telco 服务器上验证了其 vDU 容器化网络功能。 同样的 Red Hat 平台现在也支持 的 SDK 和 vRAN 加速器。

说每个企业都相互合作有点夸张,但毫无疑问,该行业存在多种伙伴关系和协作。

Open RAN 正在发生,但需要耐心

在 2 月份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欧洲五家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对 Open RAN 进行了公正的评估。 据这些公司称,Open RAN 在进行更大规模的部署之前仍需要改进,但该技术正在缩小与集成解决方案的功能对等和性能差距。 该文件强调需要关注三个主要领域:技术和生态成熟度、能源效率和安全性。 电信运营商预计 2023 年将在欧洲进行更多试验和小规模部署,大规模部署可能会在 2025 年开始。

他们还指出了限制 Open RAN 采用​​的外部因素,例如“与遗留相关的现有合同义务是本十年后半期(2025 年之后)在欧洲大规模引入 Open RAN。换句话说,要有耐心,因为 Open RAN 花费的时间比最初想象的要长。

另外,它已与沃达丰达成协议,在罗马尼亚的一个试点项目中共享农村地区的 Open RAN 网络。 两家运营商将使用相同的 RU 和云基础设施,但使用他们自己的 RAN 软件。

沃达丰已经在英国部署了三星的 Open vRAN(基带和 RU),并且最近完成了使用三星的 vRAN 和 NEC 的 MIMO (mMIMO) RU 的试验。 与三星的合作现已扩展到德国(2G/4G vRAN 和 O-RAN 兼容 RU 试点)和西班牙(使用 mMIMO RU 和 4G/5G vRAN 的城市环境试验台)。 沃达丰还在其展台上展示了​​其下一代mmio 32TR AAU,搭载高通5G RAN平台,并称赞其一流的能效。 高通的mMIMO天线也采用了高通5G RAN平台,高通也宣布与Zain在该领域展开合作。 Zain 同时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还被选中为其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尼泊尔、孟加拉国、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的私有网络部署提供符合 O-RAN 标准的盒装网络解决方案。

沃达丰还与 NTT 合作简化 Open RAN 测试和集成,解决其他服务提供商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沃达丰还展示了针对专网用例的 O-RAN 标准 5G 网络集成解决方案。 这个非常紧凑的原型建立在 Pi 平台上,使用 Lime 的电路板和 5G 软件定义无线电 (SDR)。

与此同时,德国电信宣布已选择富士通的 RU 和诺基亚的基带软件作为其在德国的初始商业 Open RAN 部署以及欧洲另一个市场的供应商。

从这些公告来看,可以说欧洲服务提供商在Open RAN生态系统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如此,由于 DISH、和 NTT,日本和北美在技术采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没有做出具体承诺,但 AT&T 在 MWC 期间也表达了对 Open RAN 的支持,称它“将会发生,因为它很重要”,并且运营商不会等待 Open RAN 成熟到足以在其当前运行,而是“有将是我们可以引入这些技术的另一个窗口和另一个投资周期。” 这些简单的评论总结了业界采用 Open RAN 技术的两个关键驱动因素:

· Open RAN 解决方案的就绪性和竞争力;

· 服务提供商的投资周期。

会场上,众多挑战者企业展示了符合O-RAN标准的无线设备,从小基站到宏站RU,再到mMIMO有源天线。 包括百彩邦、BMI、卡萨、京信通信、、、、VVDN等。

除了开放接口,Open RAN 的关键价值主张之一是通过 RAN 智能控制器 (RIC) 引入第三方创新,以帮助优化资源(频谱和能量)利用并改善用户体验(延迟、吞吐量和可靠性)。

多家公司已在 上宣布更新其 RIC 和相关应用程序。 发布了非实时 RIC 和近实时 RIC,并宣布与后者软件作为 xApp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承诺提高频谱效率和性能。 是第一家向市场推出 xApp 的公司。 它也是RIC合作伙伴计划的一部分,是最受瞩目的合作伙伴之一,该计划拥有20多家合作伙伴,包括Aira、、、、、HCL、Net AI、PI Works、Labs、Viavi等。

专用 5G:事半功倍

老牌设备供应商继续通过下一代 5G 产品扩展其特定应用解决方案组合,其主题是事半功倍(即更多频谱、更大带宽和更高容量;更低功耗、更轻重量和更小尺寸) ). 大多数新无线产品都是双频(包括一些 mMIMO AAU)或三频,以减少每个站点所需的设备数量和功耗。

在 mMIMO 基站方面,趋势是封装更多的收发器和/或天线元件,同时改善功耗和尺寸,并支持更大的带宽。 华为号称现在最高支持10000带宽,为业界最高水平。 这意味着单个模块可以覆盖整个 3400 范围,通常适用于具有分散频谱或共享网络的服务提供商。 中兴通讯展示了一款适用于4.9GHz的128TR mMIMO,配备384个天线单元,能够支持32个下行和24个上行,以及​​2.3GHz+3.5GHZ或2.63.5GHz+3.5GHz双频32TR模块。 同时,华为展示了一款256TR 6GHz的AAU原型机。

诺基亚为美国市场增加了支持 C 波段和 3.5GHz 波段的双频 64TR mMIMO AAU。 该公司还推出了 32TR 和 64TR 系列的新产品,即配备新一代芯片,提供比现有一代更高的能效和更轻的重量。 爱立信也发布了新的mMIMO AAU,容量翻倍并支持超宽带(IBW),三星发布了新的64TR产品,输出功率增加但更小更轻。

所有供应商都展示了更轻、更节能的多频段 RU,其中 4TR 和 8TR 是最常见的配置。 例如,华为展示了一款紧凑型三频4TR RRU,有不同版本支持低频(,,)和中频(,,)。 该供应商还宣传支持波束成形的 8T8R 基站的优势。 中兴通讯的 12TR Ultra Radio 可以通过集成设备支持两个中频段(1.8GHz、2.1GHz)和三个扇区。 例如,这可以与三个低频段(和)以及三个扇区 6TR RU 相结合,仅用两个设备即可支持总共五个 FDD 频段。 该供应商还展示了一款结合了一些最常见频段(1.8GHz、2.1GHz)的三频 RRU。

速度记录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抢头条,但诺基亚、高通和 T- 凭借首个 sub-6GHz 5G 5CA 与两个 FDD 载波和三个 TDD 载波(跨越 , , 2.5 GHz 和 3.7GHz 频段),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4.2Gbps 传输速率。

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 Omdia 注意到了三星的 28/39GHz Macro,供应商声称这是业界首个双频 解决方案,以及中兴通讯的 8TR AAU,它支持 OBW。

目前5G室外宏站部署进展顺利,部分先进市场已实现80%或90%人口覆盖,下一阶段5G楼宇部署将受到更多关注。 爱立信通过两个主要解决方案更新了其 Radio Dot 产品组合:

·适用于中大型建筑和场馆,支持多载波(IRU 8850);

· 对于较小的建筑物,射频、基带和网络管理被封装在一个盒子里,最多连接四个点(室内融合单元)。

与此同时,华为推出了5.0。

6G从未如此接近

网上关于6G的讨论比2022年多,但可能还是比2024年少。有人呼吁“不要再G”,但大多数与会者都在愉快地讨论6G。 5G 的功能与 6G 的独特之处之间的界限尚不清楚,但大多数人认为网络性能应该继续提高,同时减少移动网络对环境的影响。 网络也应该变得更具成本效益、自主和智能。

似乎有一些关键的促成因素可以促成这一点:更高频段的使用、天线和 MIMO 技术的持续改进、可重构智能表面 (RIS) 以及人工智能 (AI) 或机器学习 (ML) 应用到各种优化和自动化问题。 在架构方面5g能耗管理系统,开放和云原生原则带来的进一步解耦和标准化似乎是可能的。

诺基亚和 NTT 将机器学习应用于无线电空中接口。 一份相关的新闻稿写道:“通过将发射器中基于人工智能的波形与深度学习接收器配对,诺基亚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能够设计和实现具有学习能力的空中接口,这些接口在许多不同的场景中都很有效。 而其母公司也已与爱立信达成协议,开始测试中频段(6-15GHz)的 6G 空中接口,该供应商还展示了使用亚太赫兹频段超过峰值吞吐量的结果。 而SK 也发布了一份文件,建议Open RAN应该是6G中的默认设置。

中兴去年推出了第一代 RIS,并完成了使用毫米波 AAU 的动态 RIS 的现场测试。 它声称覆盖范围比基本毫米波覆盖范围提高了 30%,并且吞吐量更高。 准确地说,中兴通讯并未将RIS定位为6G专用技术,一些早期部署可能发生在2030年之前。

【注:Omdia是Tech的研究部门(Ovum、Heavy和)与收购的IHS技术研究部门合并而成的世界领先的技术研究机构。 】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