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第三届贵阳工博会丨数字与现实融合 引领贵州工业+“数字”发展
时间:2023-06-10   

贵州工业化与信息化、工业化“数字化”发展深度融合,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路径。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预示着工业数字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贵州围绕“四新”聚焦“四化”,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充分发挥大数据先发优势,深入实施开展“千企融合”活动,持续推动大数据发展。 赋能各行各业转型升级,全省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全国领先。

同时,贵州做好“数实融合”一文,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共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省工业经济“数字化”发展。

2021年2月,由贵州轮胎、中国联通、华为共同打造定制的贵州省首家5G全连接工厂,成为轮胎制造业首家“5G全连接工厂”。 维护成本,也提高了400%以上的工作效率;

吉利汽车贵阳制造基地,MES系统数字化升级后,总装车间百余台机器速度可提升5秒,单品制造成本可降低10%;

小企业工业能耗指标_贵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工业能耗监测系统

自凯兴液压使用5G MA液力传动柔性生产线以来,产线效率提升30%。 同时,在5G技术的加持下,公司也解决了质检环节复杂的问题,将产能从每年30人组装1000台液压传动提升到19人每年组装10000台液压传动传输。 力传递。

贵州轮胎、吉利汽车、凯兴液压拥抱5G+“数字化”发展,可谓是我省制造业与大数据技术融合发展的缩影。 随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推进,通过数字赋能和融合应用,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助推贵州工业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释放出更大发展潜力。

去年,我省刺梨深加工企业贵州三旺果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5G+”智能工厂并投产。 产品规模和质量双双提升,年销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375%; 习酒采用专域5G网络,采用工业物联网、AGV搬运机器人、智能堆垛机等先进技术打造的智能包装物流园区,以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作业,“自动出酒阀”等先进技术“即饮酒陈化系统”和“智能镜面加盖系统”在行业内率先应用,不仅节省了大量人力,而且产能翻倍; 瓮福化工公司基于5G技术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后,工厂实现了生产能耗智能控制,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5%,运营成本降低22%,安全管理水平提升70%。 数实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工业互联网智能化“触角”不断延伸,全省工业企业发展后劲大幅增强。

2022年,贵州将从建设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工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工业现代化水平将持续提升改善。

——在能源行业、电子行业建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识别分析二级节点,加快推进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数字孪生城市安全防护体系”、 “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贵州)”。

贵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_小企业工业能耗指标_工业能耗监测系统

——批复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典型案例及解决方案等80余项贵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打造“5G+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65个,形成10个“工业云”、“能源云”、“电梯互联网”物联网”等典型应用平台,推动优势行业工业互联网建设。

——出台多项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措施。 航天电子、振华云科等12个项目获批在国家数字化转型领域试点示范。 磷肥“数字孪生工厂”、国泰酒业“智慧酿造”等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全省工业化、工业化综合发展水平达到53.4,比上年提高3.6,增幅为近五年来最高。 工业数字化占比90%以上,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今年4月,省工信厅比对国家相关标准,结合省实际,研究编制了《推动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创新发展《工业互联网目录(2023-2025年)》,启动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遴选工作,引导企业了解“改什么”、“怎么改”,为工业互联网创新落地注入强劲动能结合全省工业企业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贵州将围绕实现两化融合55个目标,依托贵州“工业云”,打造区域性综合工业基地。互联网平台,推广新能源电池材料等行业龙头企业。 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800多个工业互联网融合标杆示范项目落地。 重点推动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加快打造数字化生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智慧园区示范试点建设,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孪生平台. 大力支持企业推进以数字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升级,编制实施数字化转型指导目录,分类建设一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工程。

本文原标题:《毕节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成绩单| 2018多彩贵州大事记》

“一个采煤工作面每班只需5人,实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标。” 谈到机械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的效果,大方县瑞丰煤矿矿长彭斌说,升级改造后,不仅产量增加了,成本也降低了。 采用传统的爆破开采方式,每吨煤炭回收成本需要50-70元,而综采工艺只需11-13元,日产量从800吨提高到1600吨。

核定年生产能力45万吨的瑞丰煤矿,于2017年6月启动矿井辅助系统和综采面智能化机械化升级,今年5月通过验收。 这是贵州省首家安装智能化工作面的民营煤矿。 采煤工作面人数从40多人减少到6人。

瑞丰煤矿在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中尝到的“甜头”,是毕节市深入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转型的生动案例。

迁西县青龙煤矿

调度监控中心

毕节煤炭储量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 境内含煤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5%; 迄今已探明4000平方公里,探明2000多米煤炭储量达5890亿吨,占贵州省煤炭储量的48%,其中优质煤炭资源333.65亿吨,煤炭主要是优质无烟煤,优质煤具有热值高、固定碳高、低硫、低灰分、低有害元素等特点。

但由于长期粗放开采、技术落后、产业集中度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安全生产形势一度十分严峻。

能耗管理系统和ba系统_焦化工序能耗_毕节焦化公司能耗管理系统

为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先进产能,今年5月,毕节市制定了《毕节市推进机械化三年行动计划》。煤矿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建设。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年产30万吨及以上矿山达到120个,年生产能力6442万吨,综合开采率95.1%。 %,机械采掘率100%。 约谈人数减少40%以上,实现了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信息化、监控管理全覆盖。

金海湖新区迎丰煤矿

安防监控总控室

毕节在推进煤矿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建设中,提高“两化”矿井抽采平衡把控能力,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强煤炭开采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矿区供电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煤炭智能大数据。 平台建设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加快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进程,完成机械化改造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全市26个煤矿完成综合机械化改造,16个煤矿通过省能源局验收,7个煤矿完成改造待验收。 改造完成数、验收合格数均居全省首位。

完成智能化改造数量居全省首位。 全市51座煤矿完成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22座煤矿通过省能源局验收,31座煤矿完成改造等待验收。 完成生产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的煤矿毕节焦化公司能耗管理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 具有采集、分析、处理功能,数据同步上传至“省能源云”信息平台,完成整治煤矿数量和通过验收煤矿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人少的智慧工作面”建设成效显着。 大方县瑞丰煤矿在全省民营煤矿中率先完成工作面智能化改造,采煤作业实现地面远程智能作业控制; 织金县燕郊煤矿“少人智能工作面”通过省能源局专家组验收; 黔西县青龙煤矿已完成改造并提交验收申请。 该煤矿完成智能化工作面改造后,工作面作业人数大幅减少,实现了安全效益和生产效益的“双提升”。

百里杜鹃风景区金坡乡前进煤业

调度指挥中心

采煤机械化方面,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市年产30万吨及以上煤矿中,综合采井55口(年生产能力3307万吨),14口高端通用矿井(年产525吨)。 1万吨),煤矿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1%,煤炭开采机械化率达到80.6%,分别比2017年末提高26.9和36.5个百分点。 1-11月,全市原煤累计产量3910万吨,其中综采煤矿产量2157万吨,占井下煤矿开采量的62.37%; 机械化矿山生产2421万吨,占70%。

随着煤矿机械化、智能化改造有序推进,将有力推动实现降低煤矿安全风险、大幅提升产能的“双丰收”。 它还将带来产业链的延伸、附加值的增加和产业集群的集聚。 对于正在深入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毕节来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推荐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