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物流园区减碳的三重逻辑
时间:2023-02-26   

【精致能量内容,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京东率先打造了全国首个“零碳”物流园区——“亚洲第一”西安智慧产业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从产业链上看园区能耗管理,物流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桥梁和枢纽,而物流园区是物流业态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 大发射器。 在“双碳”目标下,物流园区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必然。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了解到,目前我国有2000多个物流园区。 2019年物流园区能源消耗714.3亿千瓦时,碳排放4295.6万吨,碳排放增速5.45%。 2021年,预计能源消耗786.8亿千瓦时,碳排放4731.6万吨,碳排放增速5%。 物流园区减碳任务依然艰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绿色物流分会副秘书长赵杰宇表示:“物流园区的主要能源活动是装卸、仓储建设,物流园区迫切需要实施减碳行动,加快建设零碳物流园区。”

用能量清洁是起点

园区能耗管理_易强 园区管理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

记者了解到,不少物流园区企业从运输方式、功能业务和自身优势等方面着眼于可再生能源应用、货车电动化等节能减碳。

“我们通过物流车电驱动和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采用‘租、售、服’一体化的车辆模式,为顺丰、京东、德邦等物流龙头赋能,降低消耗和运输方面的排放。” 陆路铁路华北政府与公众事务部张辉介绍。

物流“巨头”也在主动“转”向低碳模式。 2021年,菜鸟实现了从订单生成到包裹配送的全绿色物流运输解决方案。 同年,京东物流投资10亿元用于绿色低碳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建设。 同时,京东加快新能源综合应用,为53个物流园区配备光伏、充电桩、智能储能系统,优先对园区在建项目和低碳绿色规划项目进行零碳、低碳绿色规划。建议的。

京东新能源业务负责人沈健告诉记者,“亚洲第一”西安智慧产业园2021年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计956万千瓦时,可满足用电需求约 4,410 户普通家庭一年。 与火力发电相比,节煤2920吨,与外购市电相比,减少碳排放约5833吨。

整体规划设计不可或缺

零碳物流园的建设思路主要是基于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为碳排放与碳封存相抵消和平衡。

园区能耗管理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易强 园区管理

京东生产研发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碳中和之路需要战略和技术。 以京东“亚洲第一”西安智慧产业园为例,从战略层面全面推进绿色仓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协同。 全链路设计推动光伏发电和储能设施等技术层面碳中和路径的落地,最大程度利用可再生能源,持续提升园区运营能效和电气化水平,以及通过碳交易、价值链等方式优化抵消,加快节能减碳。

赵洁宇指出,建设零碳物流园区要从两个层面推进。 一是在规划建设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充分考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可再生能源、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高效利用。选址、设计和施工。 二是在运营管理层面,将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降低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通过提高设施设备能效水平,完善数字化运营和高效管理模式,提高物流园区能源利用率,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实现减碳目标。

多方协同 放大减碳效果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是推动物流园区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 赵洁宇指出,例如,京东物流已经为城市物流枢纽和企业生产园区打造了5G和能源双网融合能力。 一方面,基于5G网络,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能力; 网络促进能效提升。

京东物流智慧供应链平台智慧园区创新部负责人哲文明介绍:“物流园区可以实现车辆智能调度、各作业环节精细化管控、智能决策。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例如通过5G专网端边云协同技术,将仓储机器人的大量算法上移到边缘侧,降低成本和机器人的能源消耗,并使机器人响应更快、更灵敏。”

“零碳物流园区的建设不能单打独斗,不仅需要系统思维来推动,还需要物流企业、能源解决方案企业、技术提供商、节能环保企业、科学研究机构、行业协会。”赵洁宇告诉记者,建设零碳物流园区需要完善相关标准、评价和认证体系,并有能源管理、碳排放核算、环保等一系列标准的支持。碳排放管理。 名录等(本报记者范彦青)

2021年2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体系的相关指导意见,指出要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绿色规划、绿色施工、绿色生产等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性,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近日,以“绿色低碳,节能为先”为主题的2022年节能宣传周如期启动,进一步扩大节能宣传力度。 据了解,为全面实施绿色转型,促进减排增效,中国移动网络营销服务数字园区服务中心(洛阳)推出“精准施策、重点管控、智能转型、优化结构”五大举措,并加强宣传”。 通过科技和数字智能手段,2020年人均能源消费比2019年下降15%,2021年在此基础上下降5.48%,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为“双碳”行动添砖加瓦!

措施一:准确计量和监控能源消耗

网络营销服务中心洛阳园占地741亩,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15.4万平方米,包括6000座办公楼、运营支持中心、员工餐厅、员工宿舍、产权房、综合配套楼、动力中心七栋楼。 在园区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能耗监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实现能源消费合理高效配置,及时优化改进重点用能领域和环节的关键举措。

图1:智能监控精准分析

为此,园区专门打造了“智慧园区+智慧终端”平台,可对园区内各建筑、楼层及重点用能单元进行精准化、场景化的计量分析和分钟级监控,实现能耗“一目了然”。 无余”,为针对性节能优化和异常检修奠定基础。

措施二:全面实施重点单位节能改造

在各种能源中,电力资源是对公众日常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的能源之一。 无论是普通人的日常阅读、娱乐,还是企业的办公、运营,无不消耗电能。 每个个人、每个企业都有一点点浪费园区能耗管理,积累起来就是巨大的电能消耗,阻碍了节能事业的发展。

图2:重点用电单位集中改造

在“对能源消耗情况了如指掌”的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园区还开展了空调集中控制、夜间空调自主改造、对监测发现的重点用电单位进行照明节能改造、设备定时开关等。 等全方位节能改造工作,从照明、制冷等细节入手,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浪费,同时减少空调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真正实现绿色运营。

图3:智能化转型,节电节能

举措三:优化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中国移动网络营销服务数字园区服务中心(洛阳)综合分析了园区内不同业务板块的办公地点分布、办公时间等信息,全面推进业务办公一体化,改变了以往“点分布管理”模式,采用集中管理措施,既提高了服务响应效率,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图4:优化空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

具体来说,园区将分散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条线的夜间办公工作站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区域,避免了各个办公室同时“亮灯”,节约用电; 为了避免空地空间过大造成空调浪费,还进行了隔断改造,让空调高效运行,耗电量低。

措施四:绿色建筑挖掘自然恩赐

除了在“节能”上下功夫,“开源”也很重要。 事实上,自然环境中有大量的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氢能、风能、生物能等,不仅能源潜力巨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图5:绿色建筑节水节气

据悉,园区在建设过程中还设计了太阳能系统和中水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维持部分消耗,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提供了范例。

举措五:植根于节能文化的共建共享

理念的落实和传播,是实现全社会凝聚节能减排事业的根本。 据了解,园区在落实各项智慧节能措施的同时,大力推进节能宣传,加强日常巡查。 从制度和思想上入手,在公司内部种下“节能文化”的种子,并通过持续的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做起,成为节能的践行者节约、低碳、环保!

图6:共建共享促进绿色和谐

低碳、环保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 响应节能减碳号召,是每一个央企必须肩负的责任。 中国移动网络营销服务数字园区服务中心(洛阳)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们的节能措施已经初见成效,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建立健全绿色低通过“慢水长流”的努力,为中国电压环境、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供助力!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