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成都工业节能守则落后 12.16%
时间:2023-02-03   

或许整晚开着电视只需要1度电,但这并不能证明你的生活真的那么节能。

例如,很少有人知道电视液晶面板的制造过程会消耗大量能源。 “2019年初投产,仅用电量就超过10亿度/年。” 中电熊猫电力运营部一位李姓科长表示,这相当于今天41万多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值得庆幸的是,城市和企业已经开始把节能减排作为一个大事来对待。 上述李姓科长表示,通过技术改造,如今,成都中电熊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个普通洁净车间,仅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就至少可以节电760万千瓦。 - 每年的电力小时数。

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成都市经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成都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1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2.16%。定点工业单位比2015年下降23.59%。

12.16%可不是小数目,成都是怎么做到的?

CEC Panda在生产过程中关闭非必要照明以节省电力

“技术”节能:3年,减少35.4%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宫颈癌疫苗价格的下降。 降低疫苗研发和生产的能耗和生产成本,对于旨在为国人提供质优价廉的疫苗产品的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来说尤为重要。

成都生命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了一个细节:用于维持生产环境的空调制冷联合机组耗电量约占工厂总能耗的60%。 机器的能耗降低。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制药企业在研发和生产阶段最关键的要素是保持厂房清洁。 这样的厂房被称为“无尘室”——它配备了定制的空气净化系统,有别于家中的舒适空调,在能耗、压力控制、气流组织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和空气过滤。

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_成都能耗管理系统_建筑能耗包括 的能耗

“每个洁净室对温度、湿度、压力的要求都很高,能耗也比较高。”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解释道。 据悉,在全国范围内,清洁生产车间能耗过高是医药行业的通病。 难点在于如何在保持生产和质量所需的环境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该怎么办? 2017年,成都生物技术研究院建设了一个约3574平方米的小厂房,用于HPV疫苗的研发和生产。 车间采用多种节能和能量回收技术成都能耗管理系统,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据悉,该公司历时近3年,经过多次试验验证,成都生物工程研究院工程部、质量部、生产部、第三方验证团队等20余名工程师参与其中。 2019年,由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国家级科研团队6名成员参与了项目论证验收工作。 最终研究的测试结果表明,空调系统的总节能效率达到了35.4%。

技术是节能的“钥匙”。 2019年,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中京同创能源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节能服务机构,该公司等63家建材、轻工等基础薄弱企业开展节能工作诊断服务。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成都市经信局还依托节能服务企业,于6月29日至7月31日组成3个节能服务专家组,走进先进制造业产业功能区和关键用户。 企业可开展“三赠”活动——

派出咨询,专人专线为产业功能区和企业提供节能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咨询;

派出诊断,专业技术人员为工业功能区和企业提供关键耗能环节的节能诊断;

派技术、专业技术人员为工业功能区内的企业分享国际、国内先进的节能先进技术和案例,开展面对面的节能技术经验交流和现场“一对一” ——一”的技术服务。

7月2日,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节能服务专家组赴成都平原尼普罗医药包装有限公司开展“三送”活动,并在成都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产线,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建议。 下一步节能改造的意见和建议。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关键节能技术推广仍是2020年重点工作,“力争2020年组织实施市级节能技改项目20项以上,实现年节约标准煤3万多吨。”

成都能耗管理系统_建筑能耗包括 的能耗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

“管理”节能:“责任”月度能耗分析会

7月1日下午,成都中电熊猫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会议室的气氛有些紧张。 6月27日,某车间用水量比前一天多了3000吨,但26日和27日的产能却完全一样。

“相关部门已经出面解释,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调试还是维修,还是生产过程中存在浪费。” 成都中电熊猫能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说。 紧接着,阵法、彩片、制盒三大水关键环节的能量管理专家出来一一讲解。

从去年11月开始,每个月初,成都中电熊猫都会进行这样的分析会。 作为高能耗的工业企业,降低能耗不仅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也履行了企业低碳生产的责任。

每次分析会至少持续一个半小时,与会者都是成都中电熊猫相对较大的耗能部门的负责人和能源管理专家。 会上,不仅上报了上月的能耗情况,分析了当月的节能效果,还一一指出了异常数据。 和之前的场景一样,请各部门的能源管理专家查明能源消耗的异常情况。 分析总结了原因。 通过这样的能源会议,倒逼各用能部门提高节能意识和控制水平,最终达到能源消耗的最优指标。

“年底,各部门还要对能耗进行考核,如果达不到目标,将在总经理办公会上进行反思。” 成都中电熊猫能源管理负责人表示,每次开会前,管理人员越是紧张,“这也是一种力量,要提高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意识。 “

不仅是成都中电熊猫,成都很多企业都越来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管理。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2019年,成都将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 《关于单位节能管理的通知》将中石油四川石化、成都中电熊猫等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事业单位)纳入全市重点用能单位“百万百万”行动,实施能源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管理。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接入终端(一期)建设有关要求,推荐30家重点用能企业纳入全省首批试点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项目。 负责人 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将获证企业纳入年度节能监测计划,确保能源管理体系长期有效运行。

此外,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节能督查要求,成都出台了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年度节能督查计划。 电机、变压器、水泵、风机、空压机等)等专项检查实现了重点用能企业全覆盖。

企业主动管理、政府主动引导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成都共有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通过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树立成都能源管理标杆。 2019年,成都对水泥、电子等全市92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督查,未出现超标情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叶艳邹悦

浙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祥地和最早实践地。 如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对于浙江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行业领先的省级综合能源服务集团,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各领域综合能效提升服务,持续推进“供电”立体示范+ 能效服务”。

助力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建设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供电+能效”工作部署,为用能单位提供用能设备能效分析,提出能有效提高利用率的实施方案能源资源,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机组节能潜力。 2021年,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年度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并积极配合浙江省发改委起草《浙江省实施能效创新引领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配合杭州市发改委开展辖区20家高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

多年来,依托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绿色制造咨询评价,浙江省已有16家企业获得“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这将有力促进浙江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同时,也将起到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全行业全过程的共同要求,打造绿色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作用。 ,有助于显着提高绿色产业发展水平。 积极影响。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浙江智能能耗管理系统

持续推动各领域综合能源效率提升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动钢铁等行业节能减碳。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化工、建材等。 对于如何提升各领域的综合能源效率,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在项目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在工业节能领域,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有限公司以企业空压机、电机、制冷、供热等通用设备为突破口,结合行业特点,从设备角度提升能源效率节能、系统节能、管理节能,形成子行业典型解决方案,同步搭建企业能源管理平台,着力打造系统化、标准化的能效服务模式。 2021年以来,实现了多项“省内第一”、“全国第一”的典型示范。

在建筑节能领域,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对公共建筑实施设备改造、系统优化、管理提升、智能控制,实现建筑低碳运行和智能控制。 同时,利用虚拟电厂技术,助力电网需求侧响应和削峰填谷,有效支撑全省公共建筑领域绿色减碳工作的推进。 迄今为止,已完成100多个大中型建筑综合能源服务项目。

能耗监控管理平台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浙江智能能耗管理系统

致力于传播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据统计,2021年浙江省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498万千瓦,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速”。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的绿色低碳实践,除了深化综合能效提升、清洁能源开发和绿色电力交易,还融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杭州主城区路灯改造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绿色照明业务,在全国率先打造综合运营高效利用市政基础设施“集中供电、分户计量”的“5G+路灯”新模式浙江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并以此经验为模板,持续推进全省绿色照明体系建设; 通过与浙江铁塔公司建立合作,成功开通国内首个5G基站能源托管,将有力推动5G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通过与省机场管理局、教育厅等政府部门的密切合作,配合绿色厨房建设、绿色高校建设等政策文件出台,联合各城市综合能源企业参与浙江省首批绿色学校(高等教育)学校)创建评价工作,全方位、多领域服务于政府和社会,将企业自身发展与用户需求充分结合,实现共赢各方...

此外,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还致力于绿色设计人才的培养,努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校园和社会。 2021年,公司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拱墅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浙江省首届3060绿点设计大赛。 以“绿色新能源设计创新”这一大课题为出发点,旨在助力浙江省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也是一项长期任务。 随着低碳发展成为共识和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以电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消费体系将逐步形成。 国网浙江综合能源公司将始终坚持以“电”为核心主业,以市场化为发展方向,不断优化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国网浙江电力电力系统新省建设一级示范区的新实践,将为浙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吴舒亚)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