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11月底前,济宁市智慧节能管理平台全面建成
时间:2023-01-26   

近日,济宁市印发《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结合“百万”重点用能单位。 推广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以下简称监测系统)。 11月底,济宁市智慧节能管理平台全面建成。 “十三五”末,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基本实现在线监测。

记者了解到,济宁市级监控系统采用“市级平台+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架构,市级和省级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 其中,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部署在重点用能单位内部,由重点用能单位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负责建设。 济宁市灵平台是监控系统的区域性公共服务平台。 它部署在各级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 至少应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要求,并能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接口,实现信息共享。

《方案》规定,济宁市级平台优先使用政务云等计算资源,济宁市经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质监局将负责施工。 工作要求。 主要功能是接收区域内重点用能单位上传的数据,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进行数据对接,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与重点用能单位“双控”提供支撑服务。 同时,各重点用能单位要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济宁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市级平台。 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质监局对各重点用能单位数据进行接入、审核、汇总并上传至省平台。

《方案》要求,到“十三五”末,市级平台稳定运行,纳入“亿万”行动的重点用能单位基本完成接入终端系统并上传监测数据,实现与省市平台的对接。 对接,市政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与相关部门、行业的数据共享。 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做好能源宏观分析和战略规划,分析能源消费和强度“双控”形势,实施节能监测,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制定节能标准。 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为智慧能源建设、能源梯次利用、查找薄弱环节和问题点、找准挖掘点和整改点、制定改进点和突破点提供文件支持和服务支持。

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时间表

开始建设阶段(2​​018年2月-12月)

会同济宁市财政局制定了《济宁市智慧节能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创建智慧节能示范城市。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技术标准的要求,依托全市节能信息系统改造,建设市级平台。 已建成能源管理中心的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系统改造和数据上传; 新建能源管理中心的重点用能单位同步建设接入端系统和上传数据。 11月底前,济宁市级平台将全面建成,实现与省级平台的对接。

重点实施阶段(2019年1-12月)

济宁市级平台基本实现稳定运行,共有50家“亿万”行动重点用能单位和能源管理中心建成接入终端系统,实现与城市平台的互联互通。 屁股。

巩固阶段(2020年1月-12月)

济宁市级平台全面实现稳定运行,60家重点用能单位纳入“亿万”行动,年综合能耗超过10家的用能单位约10家建成5000吨10000吨以下标准煤并接入尾端系统,与济宁城市平台对接。 市级平台实现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数据共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直属部门和机构: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贵港市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1 年 12 月 12 日

贵港市“十二五”建筑节能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节能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二五”建设科技发展规划《通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和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港市坚决完成建筑节能实施方案的通知》 《“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确定了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成立了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工作体系,积极推进全市建筑节能节能工作,初步建立了建筑节能工作框架,为我市实施“十二五”建筑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一五”建筑节能实现质与量的飞跃

全市节能建筑数量大幅增加。 全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达50%,施工执行率达95%。 可再生能源利用试点工作的推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做法

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 我市始终坚持“政策为先导、设计为龙头、示范为平台、标准为支撑、组织为保障”的工作思路。 主要方法如下:

1.以政策为导向,推动建筑节能全面实施

按照建设部、自治区住建厅要求,结合实际,我市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 先后制定了《贵港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贵港市建筑节能专项规划(2010年-2012年)》、《贵港市2010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贵港市建筑节能减排专项工作方案》、《贵港市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规划和制度,提出建筑节能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要求,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全面实施。节能减排。

2、以试点示范为导向,建立节能技术示范平台

通过项目试点示范(贵港市高级中学、圣湖中学、凯悦酒店等采用太阳能+空气源技术供应热水),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节能示范工程为抓手,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向社会广泛传播建筑节能技术和知识,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自治区住建厅建筑节能标准宣传培训。

3、以行政监管为抓手,确保建筑节能落地

成立了贵港市建筑节能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根据机构和人员的变化及时调整,领导、部署和协调全市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工作从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验收全封闭管理,统筹控制,层层落实。 职能部门按照职责范围认真履行建筑节能工作职责。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_广西建筑能耗系统管理_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

严把节能建筑“施工图审查”关,审图机构严格执行建设部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管理办法(令第134号)、《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令第14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管理的通知》(江社[2008]208号)等,施工图设计审查不合格的建筑节能不予核发《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施工不得开始。

加强建筑节能监督管理。 “十一五”期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市建筑节能专项检查。 通过检查,各县(市、区)都引起了重视,全面推进了全市建筑节能工作。

二、城市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全市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发展很不平衡,个别县(市、区)建筑节能工作滞后,特别是县(市、区)建筑节能工作进展缓慢。使用可再生能源; 二是部分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擅自更改节能设计,降低节能设计标准。 部分工程所用材料、设备不符合节能标准要求,严重影响了全市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和节能建筑的实施。 .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认识不够,一些单位领导对建筑节能不够重视; 二是监管薄弱。 三是现有建筑节能法律法规滞后,缺乏可操作性; 四是建筑节能相关政策不到位,难以形成带动作用。 五、建筑节能技术、材料和产品还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三、“十二五”时期建筑节能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全面实施节能建筑,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以依靠科技、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加强宣传为重点,努力开创我市建筑节能工作新局面,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在巩固“十一五”规划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督导改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措施实现“十二五”建筑节能目标:累计节约目标8万吨标准煤(其中:桂平市1.6万吨、屏南县1.3万吨、1万吨港北区、港南区10000吨、沁塘区8000吨、市住建委23000吨)。

2、工作目标

(一)到2015年底,新建建筑全部按节能标准设计验收,新建建筑施工阶段强制性节能标准比例达到98%,新建建筑力争五年内实现累计节能4.8万吨标准煤。

(二)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创建一批节能校园、节能宾馆、节能住宅小区。 到2015年底,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示范工程1个以上。

(3)重点开展既有写字楼、商场、酒店等各类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以节能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为平台,鼓励节能改造。现有建筑物。

(四)在以照明为主要负荷单位的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中,大力推广应用照明节能技术。

(五)引导农民自建房屋采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建材,组织太阳能、浅层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村庄建设中的示范推广和城镇。

(三)主要任务

广西建筑能耗系统管理_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_什么是超低能耗建筑

1.督促新建建筑节能标准严格执行

督促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严格审查规划、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和节能专项验收等工作。建设项目备案。

加强新​​建公共建筑用电计量装置、室内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 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专门对公共建筑分项计量装置和室内温度监控系统的设计提出审查意见。 在设计新建公共建筑的空调系统时,所有空调房间都应具备温度控制功能。 在能独立调节室内温度的房间和区域,应设计安装具有温度显示功能的室温控制器。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引导乡镇建设节约用地,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和新型建材。 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广西建筑能耗系统管理,推广应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

2、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

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大规模应用,推广太阳能、浅层地能技术在城乡建筑林领域的应用,开展一批示范工程用于太阳能和浅层地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3、推动低成本绿色建筑技术的规模应用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建设。 引导建设方从被动执行节能设计标准转变为自觉建设低能耗建筑,力争2015年底前组织实施1个以上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4.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

积极推进既有建筑特别是写字楼、商场、酒店等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率先开展国家机关和大型公共场所办公建筑节能改造试点示范有条件的建筑,并举推进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和改造。 改造重点:一是加强围护结构(包括墙体、门窗、屋顶等)的保温隔热性能,适当考虑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 改造形式:一是增加屋顶隔热和窗遮阳设施,采用优化系统运行,安装系统调节,安装电能分项计量装置; 二是加强节能运行管理,定期维护、检修、监测、维护和更换,确保功能系统运行符合相应标准。

5、推进绿色照明工程

督促新建公共建筑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2004)照明功率密度(LPD)目标值,鼓励既有建筑推广使用节能灯,政府机关率先更换节能灯,逐步安装自动照明控制开关; 在宾馆、商场、医院、学校等以照明为主要负荷的单位推广应用照明节能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机制

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加强对建筑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建设主管部门要成立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宣传培训

将建筑节能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在主要新闻媒体、网络等媒体上进行系列报道,宣传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国家出台的政策措施,宣传建筑节能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广“节能”理念。 “光彩”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 在全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系统范围内开展大规模建筑节能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熟练应用建筑节能标准和应用建筑节能技术的能力,为推动建筑节能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建立健全建筑节能激励约束机制

有效的建筑节能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引导和促进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市建筑节能预算专项资金,推进绿色建筑、新能源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