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5G智能巡检机器人通过智能识别功能,对故障及时发出异常告警; 5G智能陪护机器人接待并陪同施工人员完成机房施工; 在线办公……在上海临港,最新的5G应用正在这里陆续落地。
在上海移动临港国际数据中心的监控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大屏监控整个园区的运维状况,如能耗、PUE(数据中心能效)、故障告警、无人机和机器人巡检视频等, ETC。
4月27日,上海移动网络维护中心临港维护部经理王为民向第一财经等介绍,这是上海移动打造的“IOC()综合运营管理平台”,目前已在在临港数据中心使用半年多。 他表示,上海移动依托5G专网,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构建基于5G+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 在临港5G智慧园区“样板间”,工作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4.8倍,故障运维处理效率提升6倍。
王卫民表示,5G专网专门承载2B业务上海港口工业能耗管理系统,端到端灵活多变,秉承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多接入的性能优势,同时具备网络安全优势,行业客户可以获得运营商通信级的安全服务。
在5G专网的支持下,“IOC综合运营管理平台”成为园区的智慧大脑,连接不同系统的管理数据,实现园区万物互联,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如园区运维和服务管理等。
上海移动规划发展部云与业务系统部副经理江河表示,根据资源共享程度,5G专网分为特惠、专享和专享三种模式,主要通过差异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客户定制 为满足全球化的需求,“友享”利用我们覆盖全城的行业网络资源,我们的网元设备部署在中心节点;专享共享中的共享是构建网元设备专门在本地区,分享给本地区的行业客户,在使用和时延方面具有性能优势,能够满足客户低时延等需求,今年全上海将建设12套。
目前,上海移动在临港建设的5G共享专网是一种专享模式。 临港地区的行业客户可以共享和使用MEC资源,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享受5G行业网络的低时延。 当地表现。
除此项目外,上海移动还与航强所、振华重工、上汽集团等合作打造多个5G示范应用。 “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开始面向几个重点行业和重点客户进行5G全网试点;2020年,已经有近两百家企业客户开始在5G网络下进行应用测试。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打造代表上海的行业领先示范工程。” 上海移动政企客户部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中心经理姜志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年)》提出,将临港建设成为立足长三角的国际通信枢纽和国际信息港,面向亚太,走向世界。 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到2022年,临港新区5G室外宏站规划站点规模达到2230个; 到2025年,5G室外宏站数量将达到3924个。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3月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873平方公里范围内开通的移动通信基站数量已达1781个,其中5G基站993个基站。
第一财经从上海移动获悉,截至2021年4月,上海移动已在临港新区累计开通近800个5G基站。
吴红梅 科技日报记者 王纯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既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 5月31日,上海浦东新区率先推出政企合力打造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积极探索利用数据赋能,示范引领“双碳”目标落地.
此次发布的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上海市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全面整合电力、水、气、政府、社会等多个系统平台的数据,利用企业能源碳排放、清洁能源碳减排、交通电能替代碳以减排量等能源碳排放数据为分析对象,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用能客户提供能源碳监测、能源碳评估、能源碳预测等功能。
浦东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正式发布 摄/刘思宏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创新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 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表示,当前,浦东新区正全力以赴“建设社会”,为坚持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据悉,在能源碳监测功能上,平台基于《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构建碳监测算法,为政府提供能源碳排放热图,让政府直观了解了解区域能源碳排放情况。 同时,平台基于历史能源碳排放数据,生成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园区)的能源碳排放量同比、环比增长信息,协助政府科学应对。做好区域规划、产业升级和高碳排放企业监管工作。 该平台为企业提供“碳查询”服务。 企业可以通过输入自身的能耗、行业类别等信息,自动生成能源和碳排放信息,形成平台粘性。
在能源碳评估功能上,平台以区域、行业、企业能源碳排放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Mann-trend分析测试方法等大数据分析技术,根据能源增长速度,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碳排放量,评估是否达到碳峰值,并进行评级打分,为各地区、各行业“双碳”对标提供数据参考。
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还通过开发“能源碳预测”功能,实现“碳”未来。 基于区域历史GDP、电力、清洁能源占比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平台用户提供能源和碳排放趋势预测,配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海市2020年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帮助平台用户开展碳市场政策研究、配额测算等工作,生成《2020年浦东新区能源碳排放分析报告》。
以服务园区客户为例,云平台为张江人工智能岛定制开发了园区智慧能源监控系统,满足张江人工智能岛对园区能源在线监控的需求,并接入园区二三级能源消耗数据,实现园区智慧能源管控“一屏知天下”。 云平台对能耗和碳排放量进行评估分析,发现园区绿色交通减排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新能源发电减排量可通过光伏等综合能源项目进一步提升.
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项目经理陈云表示,“我们将依托智慧能源‘双碳’云平台,在‘观碳’和‘算碳’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能源“双碳”标准体系,整合发挥新区政策优势,积极拓展双碳评估、零碳园区、绿色金融等应用服务场景,为政府提供抓手,为企业提供支持,打造“双碳”生态圈,引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低碳产业生态集聚区,支持绿色低碳和浦东新区高质量发展。”
浦东新区能源管理系统主办方供图
同日,浦东新区发改委、科委、生态环境局、城市交通中心等五方与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签署了“双碳”战略合作协议。 英大集团长三角金融中心等三方签署“双碳”战略合作协议。 浦东新区政府、国网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国网英大集团、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组成“双碳”战略合作联盟。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