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通信产业网讯】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随着广州移动业务量的不断扩大,每年的能耗非常惊人,尤其是电能的消耗。行政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处物业规划维护组负责公司非网络物业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逐渐发现企业尚未做到能源精细化管理,浪费严重。
广州移动物业规划维护团队在探索国内外先进的能源管理机制后,引入EMC能源管理模式,结合广州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EMC 是一种新颖的能量管理机制。通过与专业能源管理服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由能源管理服务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和管理。好处,打破了广州移动过去单纯依靠自己投资安装节能设备来节能降耗的做法。
EMC起源于欧美国家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国内尚处于被认可阶段,在通信行业尚属首例。因此,广州移动物业规划维护团队对EMC项目的运营非常谨慎。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提出了“技术+管理+宣传+评估”的四维运作模式。在公司的领导下,对电器、自动控制、变频、热管等各项节能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为EMC节能工程改造提出了主导方向,并组织了建造; 在管理层,制定下发了《发布节能倡议书,统计分析物业能耗数据,监测物业能耗水平,落实管理措施;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发布节能倡议书,统计分析物业能耗数据,监测物业能耗水平,落实管理措施;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物业点能耗数据统计分析,监控物业能耗水平并落实管理措施;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物业点能耗数据统计分析,监控物业能耗水平并落实管理措施;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广州能耗管理系统,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在宣传方面,团队在公司内部成功组织策划了“EMC节能签名会”、“节能减排”等活动,安排了“EMC绿色行动计划能源管理项目汇报会”、制作环境标志海报等活动,发布节能环保绿色笑话,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EMC项目的重点之一是节能数据的验证。团队主动与中科院、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达成友好合作关系,引入EMC项目第三方评估机制,确保节能数据真实可靠可靠的。数据显示,EMC项目试点的照明系统节能率为47%-55%,照度比之前提高1.12-2.45倍;空调系统平均节能率为25%-60%,办公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
EMC项目于2008年7月完成了试点一期的全部工作,先后在广州移动润悦、天星、金桂园、喜得胜建立了绿色环保示范点。4个试点点全年共节约电费近100万元,总节电率达到33.6%。
EMC填补了广州移动精细化能源管理的空白。2008年8月,该项目被中国移动评选为广东省唯一的节能减排优秀管理项目案例。(杨志杰)
节能减排是促进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碳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以来的两年多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全面节能减排战略。按照党中央要求,深入实施节能减碳。提高效率的行动,以取得积极成果。
一、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十四五”节能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节能工作。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对“十四五”期间全国节能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节能目标落实全国、各领域、各地区任务,压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主体责任。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制定了本地区“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规划。二是细化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工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印发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加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金融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融资,精准支持节能环保、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重点项目。
二、优化完善能源消费调控政策,保障高质量发展能源需求
一是完善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的形成方法。为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的灵活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增长目标和能源消费强度下降基本目标确定年度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可根据实际经济增长速度进行相应调整。 . 二是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和未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原材料能源利用工作的工作通知,明确了具体操作办法。三是有序实施国家重大工程能源单独消费。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实施能源单独消费的项目清单,有效保障了国家规划重大项目的合理用能需求。四是优化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考核办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减碳,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的盲目发展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严格能效约束,进一步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燃煤发电上网电价等绿色价格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两高”项目融资政策。二是加强监督指导。国务院召开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电视电话会议。发改委持续加强节能形势研判 定期派出地方“十四五”规划 对存量“两高一低”项目投产情况和存量项目情况港口能耗管理系统,及时对能耗强度低于预期的地区进行工作指导。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发改委多次组织地方对“两高一低”项目进行梳理调研,对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测,配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并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报省人民政府。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与考核。
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减碳改造
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和能源领域节能减碳。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严格能源效率约束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能源效率标杆水平和重点行业标杆水平,制定了能源效率实施导则节能减碳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推进深入实施。出台石化、化工、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评选出43家能效“领头羊”企业,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国家发改委和各地扎实开展煤电“三改联动”,积极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大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力度。支持。2021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煤耗降至302.5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比下降2.4克标准煤/千瓦时。二是扎实推进建筑领域能效提升。继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1个左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70亿平方米,建设绿色建筑约85亿平方米,建设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100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加快建立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绿色道路、绿色水运、港口岸电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船舶等清洁低碳车辆,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调整。截至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149万辆,居世界首位。四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节约。国管局持续开展事业单位节能创建行动,有序组织实施事业单位节能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提高事业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建立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节能示范单位13万个,事业单位节能示范单位5114个,376个事业单位被评为节能示范单位。能效领导者。2021年,
5、节能减碳基础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完善节能法规。国家发改委研究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规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进一步发挥节能审查和能源效率考核作用在源头上,优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机制;加强节能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继续出台年度监测计划,引导地方完善节能监测体系,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 二是更新升级节能标准和能效标识。市场监管总局、发改委将进一步推进节能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主要用能产品和工序能耗限额管理,推动4项强制性能耗标准出台2021年配额标准、4项强制性能效标准、25项推荐性能耗标准。节能标准。截至目前,我国共发布节能国家标准378项,涵盖火电、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以及房间空调、电动机等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 ,基本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发布15批次能效标识产品目录,涵盖家电、灯饰等41大类产品,涉及产品型号约290万种。三是夯实能源消费数据基础。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抓紧夯实原材料能源消费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数据统计核算基础,规范企业、行业数据报送要求协会和地方有关部门。国家发改委推动各地督促重点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
六、深入开展节能减碳宣传教育和国际合作
一是积极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每年联合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化节能减碳宣传教育,创建节能减碳氛围浓厚,推动节能减碳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2022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举办的各类节能宣传活动共吸引线上线下观众1.3亿人次。二是深化节能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认真实施惠民战略。坚持节约优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调控,以控制化石能源消费为重点,深入实施节能减碳增效行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加快推进节能减排提供有力支撑。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碳峰值碳中和。
上一篇:“制度”发力,“标准”筑基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