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转型升级,绽放活力
时间:2022-11-12   

根据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2014年,全省工业发展创历史新高:全年工业总产值预计1.1万亿元,烟酒、化工三大新兴产业、建材,总产值1000亿元。,产业园预计实现总产值6800亿元,产业发展呈现稳中求进、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

数字见实力

职能部门一系列精准服务和改革发力,为企业解决难题,2014年贵州省产业发展“成绩单”上的数字不断攀升。

我省开展“双服务”行动,实施“十万”工程,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年,各级帮扶工作组深入企业帮扶7500余次,解决问题。超过5200件。积极推动形成供供用电企业利益机制,推动政银企密切合作,实施大用户直购电98亿千瓦时,成功推动桂鲁等企业复工复产和遵禄,稳定水港、遵泰等企业生产。加强协调调度,努力增加外送电力,保持煤电支柱产业发展。年西电东送电量4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全省统一发电量13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

在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

通过创新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推动园区资产盘活,完成各产业园区运营公司设立;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我省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牵头制定《2014年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实施方案》,印发《重点领域清单》 《贵州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正面清单)》,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体系、一揽子贷款机制和风险保障补偿机制;计划”,启动50项先进适用的军民融合技术和50项研发项目;

2014年,全省500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3600亿元,同比增长17.4%。2000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位居全国第五。工业占GDP比重为34.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50万口径工业投资预计完成5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5%,其中工业投资预计完成3800亿元,同比增长20% .

结构转型调整

2014年贵州省工业数据报告发布,一系列亮点频频出现在纸上——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规模1460亿元,同比增长62%;

新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以上,位居前十行业之首;

“四化”完成投资370亿元,新建投产子项目19个;

民营经济增加值42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6%,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6200亿元。以产业培育为重要抓手,产业转型升级生机勃勃。

新兴产业向高端发展。

“谈大数据,必谈贵州”,这已成为中国IT行业的共识。贵州大数据产业连续一年领先全国。不仅牵头印发了《贵州省信息基础设施条例》、《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与应用纲要》等重大政策文件,还启动了“大数据发展三年规划”。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首个省级政府主导的“云贵州”平台上线贵阳钢铁厂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7+N”云工程建设硕果累累。

去年,获工信部批准在贵阳、贵安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群。贵州大数据应用服务基地被列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安顺市西秀区和遵义市红花岗区被列入国家战略。在信息消费试点中,九联集团等6家企业被列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试点企业,700兆频段4G组网测试取得突破。.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医药健康产业紧随其后。

2014年底,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毒贩云集隆里县。他们想在新建的中草药电子商务产业园中寻找巨大的商机。

去年,我省印发了《贵州省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医药产业的指导意见》和《贵州医药新型产业发展规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部三省,新签医药项目158个,合同金额530亿元。66个医药新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85亿元。

传统产业向生态化发展。我省成功举办2014年贵州酒中国行推介活动,签约金额262亿元。“桂烟”品牌销量同比增长14%,省外中高端系列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特色产业向规模化发展。贵州省首届军民融合发展促进会在西安召开。奇瑞万达H5商用车生产线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贵阳等6个市(州)被列入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群,甲醇汽车试点成功获批。多项国家重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军工项目获批资金同比增长34%。成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3500升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液压传动装置,

同时,由于政策、金融和服务环境的改善,民营经济“大军”成长的土壤越来越肥沃。

“38家民营经济”、“提高民营经济比重五年行动计划”、“万家小老板”、“315万”项目惠及广大中小企业。推进中小微企业“政银企三责”融资体系建设,出台多项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措施,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适合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的支持。促进信用担保发展,全省23家担保机构获得国家资金1.45亿元,居全国首位。部署中小企业服务中心85个、公共服务平台76个、小企业创业基地30个,基本实现社会服务机构全覆盖。2014年,全省市场主体160万户,同比增长26%,新增就业70万人,同比增长17%。

质量求发展

2014年,贵州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品质的提升,为行业拓展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产业集聚从“开工建设期”进入“快速发展期”。

30个省级重点园区升级路径清晰,一批小而专、小而精、小而优的地方特色园区蓬勃发展,为产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全省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68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2%,新建标准厂房1070万个平方米。其中,小萌、仁怀两个园区总产值超过500亿元,20个园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全省新增入园企业2260家,新增项目2507个,新增签约资金2768亿元,新增就业22.5万人,新增税收537亿元。

低碳产业成为行业新标杆。

我省以化解产能过剩为抓手,守住生态底线。落实逆向强制机制,制定并完成全省超国家计划淘汰落后产能目标。对水泥、平板玻璃、钢铁、铁合金、电解铝等行业的项目进行清理和公示,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环保要求的项目一律停产。加大工业节能力度,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推进工业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和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入首批国家低碳产业园试点。2014年,全省淘汰落后产能728.5万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提前一年超过“十二五”工业节能24%的目标。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