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强度目标统筹考核,适度灵活,不将新的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消费纳入节能减排目标。总能耗控制。同时,要有序推进碳中和。实施碳峰行动计划。推动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污染减排和减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节能与能源转型协同推进
“避免‘一刀切’的停电!” 2022年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刘金兰表达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去年9月中旬以来,部分省份“一刀切”式的停电让不少企业感到束手无策,但背后却是能源消费双管控和供电吃紧的双重影响。
今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能源消费“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给企业带来了乐观的信息。
“这意味着国家进一步明确了节能和能源转型的工作路径:强调建立能源转型和统筹规划,强调化石能源的替代要立足于新能源的安全可靠。 。” 上海节能减排中心副总工程师齐康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齐康表示,一方面,煤电将在三个转型(节能减碳转型、柔性化转型、供热化转型)的基础上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煤炭的作用。电力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电源。另一方面,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应配备稳压电源。在当前能源供应的关键时期,不再简单地强调新能源是主体,新能源本身必须安全可靠。
“此外,政策还传达出,未来,节能减排将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石油化工、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的管理。一是提高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提高效率;控制项目(高耗能、高排放)。齐康表示,未来节能工作和能源转型工作将全面协调,以“双碳”为目标,真正引领节能减排工作。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经济工作中,要减排,要发展。” 上海能源与碳中和战略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吴立波告诉记者,未来国家将不再追求个别年份。能源消费强度绝对值的下降为经济和产业周期波动提供了调整空间;同时,强调能源消费强度只衡量化石能源,对非化石能源消费没有限制,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留有空间,积极鼓励能源结构调整。
有利于全国碳市场建设
从行业角度看,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除了对新能源的发展大有裨益外,还将对建设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全国碳市场。
“这一变化将是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最强制度保障。” 吴立波告诉记者,在“双碳”目标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治理体系正在逐步优化。现阶段,能源消费的“双控”和碳排放的“双控”实际上是并行的状态。但是,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降低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趋势是碳排放“双控”。该目标未来将逐步取代能耗“双控”目标。
吴立波表示,通过碳排放强度和总量目标的设定,国家区域和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其他未纳入碳市场的排放主体也有自己的定位。总量目标。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全国碳市场来说,整个政策的协调性会大大增加。比如火电配额一旦达到顶峰,将是一个逐年递减的过程,碳配额的稀缺性将更加突出,为整个市场的积极提升奠定基础。
提议扩大全国碳市场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碳市场建设也成为与会代表关注的话题。
全国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长李敏斌建议,碳市场应扩大行业覆盖面,丰富交易产品,将重点排放源行业纳入随着钢铁、化工、水泥等尽快有序进入全国碳市场,并适时允许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入场;推动衍生产品创新,探索碳远期、碳期权、碳债券、碳保险等,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尹同跃表示,建议加快将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他表示,与传统燃油乘用车相比,现有新能源乘用车在使用阶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500万吨。目前,汽车行业由于制造过程中的低碳排放,并未纳入碳排放管理的重点行业。但若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在使用阶段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性,则应采用碳交易方式,积极鼓励工业车厂转型。生产能源汽车。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建议,通过建立和完善透明的统计、估值、交易市场,让碳交易真正发挥作用。发展高附加值、低排放的新型产业,替代相对落后的产业。
为为全国碳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吕红兵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航企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建议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体系结构,加快碳排放交易法制建设,适时制定碳排放交易。排放交易法。他表示,建议完善碳排放配额总量和分配制度,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建议确认具有碳排放权的证券资产的法律属性,这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建议建立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作为碳排放交易的保障。建议打通国内外碳交易市场机制,构建“全球碳市场互联互通机制”,这是碳排放交易的趋势。
下一篇:能耗监测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性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