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13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抗战工作意见的若干措施》污染防治”,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国环境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山东省将采取哪些重点措施,着力保卫蓝天、碧水、净土?
侯翠荣:目前,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空气质量尚未摆脱“气象影响型”。水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历史遗留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 “十四五”期间,要以更高标准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领域污染治理。
在保卫蓝天方面,完善重点目标,要求持续降低PM2.5浓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有效遏制臭氧浓度增长趋势;部署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攻坚战,实现PM2.5与臭氧协同控制;围绕民生关切,推进燃气问题整治,加大扬尘治理力度,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在保卫清水方面,实施“两清一提”行动。到2025年,市县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清理完毕,城镇污水处理厂改造改造60%;统筹开展小清河流域陆海协同治理试点。 40条国控入海河流全部稳定退化,其他65条入海河流基本退化,主要入海河流总氮浓度实现负增长;对蓄水库面源污染治理进行重大调整,编制面源治理方案,实施平衡采伐试验和芦苇综合利用试点; 在保卫净土方面,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为重点,实施源头截污、清淤、净水等工程,完成现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1398个;全县推进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防治;高质量推进青岛市、玉台县、兰陵县农用地安全利用试点区和土壤污染防治试点,探索示范;继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到2025年,完成一批化工园区、化工生产企业、危废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矿区、尾矿库等重点污染源调查评价工作。地下水的基本环境条件;在全区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为确保《若干措施》落到实处,我们启动了“蓝天、碧水、净土”三项行动计划的修订完善工作,进一步细化了关键指标,重点城市、重点节点、重点措施。将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果。
中弘网记者:
众所周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请问,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龙岗: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减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战略方向,推进污染减排协同增效减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这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指引。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工作,准确把握污染减排与减碳的内在关系,并有效处理。针对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在规划引导、政策完善、过程监管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是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根本措施。在认真制定“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全省实施三个坚决行动计划(2021-2022年)》旧动能。 2021年完成粗钢和焦炭去产能任务,整合转移780万吨炼油产能,推动石化、冶金、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2“四新”经济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1.7%,提高1.@与2020年相比>5个百分点。在全国率先明确“两高”项目范围,深入开展违规项目排查整改处置,建立5308个“两高”电子账簿省高”企业,创新提出新建项目“五减置换”工作思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开发离子。
二是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直接作用。近年来,我省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核电、外资入山东、天然气“四大板块”,通过煤炭去产能、关停淘汰落后燃煤加快推进能源结构“降压减负”。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和比重快速提高。今年以来,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能源保障网络2022年行动计划、新能源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努力在山东半岛建设1000万千瓦级海上风电等四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实施煤电节能减碳改造、柔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预计全年关停燃煤机组200万千瓦以上,改造6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 7000万千瓦。
三是优化完善能耗双管控。及时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能源消费双管控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高质量配置和能源资源利用”,确定“严控两高”,优化其他“能耗双控”工作思路。对“两高”行业实行能耗闭环管理,统计其能耗和煤耗分别确保“两高”行业只降低能源消耗和煤炭消耗,非“两高”行业下发部分能源消耗指标给各城市进行保障,允许通过“两高”行业获得指标支持。省级能耗指标采集与存储交易平台。普遍关注,按照“强度为先,总量为辅”的工作理念,推动落实“新可再生能源和原材料能源消费不纳入控制范围”等优惠政策。
四是协调推进绿色发展。坚持以绿色为发展底色能耗管理整改,印发实施“十四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规划、关于加快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绿色发展综合评价方案,构建绿色发展“1+2”政策体系。积极推进示范区建设,推动东营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突出城市、南四湖流域列入第二批全国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德州高新区拟列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继续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引导泰安、枣庄、兰陵、邹城四市(县)加快建设国家级大宗散装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固体废物。
下一步,省发改委将根据《山东省实施的若干措施》分工,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做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
每日新闻记者:
据了解,《若干措施》提出“在全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对此将采取哪些措施?
姜伟良:山东是农业大省,出产大量农作物秸秆。据初步统计,已达7000万吨左右。如果使用得当,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生态环境。多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促进农业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大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晋升。 、燃料、基材、原料为主要方向,“农业为主、多元化利用”格局,圆满完成“十三五”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既定目标。
本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对秸秆综合利用作出新部署,提出更高目标要求,明确“全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到2025年” ,农作物秸秆将得到充分利用。”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为当前和未来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引。围绕这些部署需求,我们将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全县宣传。选择一些秸秆资源量大、综合利用潜力大的县,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全县系统推进工程。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应用,完善配套设施设备。同时,总结完善典型技术模式,择优作为当年全省主要农业技术,进行规模化推广,带动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表面的稻草水平。
二是加强收储服务。以项目县建设为抓手,培育壮大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机构和产业化利用主体,建立政府引导和市场运行机制。支持依托龙头企业和社会服务机构建设秸秆收储场,为秸秆收储运提供综合服务。鼓励发展农作物联合收获、打包压块、储运全过程机械化。利用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支持打捆、压块等秸秆收储机械装备升级,提高秸秆收储装备水平。
三是加强培训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构的作用,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好模式、好经验、好模式,营造良好的综合利用舆论氛围。稻草。
围绕以上重点,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谋划,细化任务,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和提高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效益,确保完成“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我们也呼吁社区继续关注和支持!
来源 |山东发布
初审|李银杰
评论 |王瑞琪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