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AI+”建筑节能渐行渐近,个性化建筑节能管理备受推崇
时间:2022-07-30   

3月23日,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民用建筑建筑能耗为5.2亿吨标准煤,商业能源消耗总量为建设作业10亿吨。标准煤分别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和22%。也就是说,两者的能源消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技术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今天,建筑节能的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以往只做墙体、配套电气设备的做法,开始关注管理节能和系统节能的发展。

据报道,人工智能与建筑的跨界融合,不仅可以充分挖掘建筑节能潜力,还可以让用户体验更舒适,节能管理更便捷,进一步挖掘经济价值。建筑能耗数据的社会效益。

个性化建筑能效管理备受推崇

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目前,90%的建筑无法实现高效、用户体验好的节能运行,建筑领域节能空间巨大。”中意物联网研究院院长雷玉云告诉记者,中意物联网研究院根据1000多个项目的数据,这些建筑节能空间约30%。

他介绍,过去大量的节能项目集中在节能设备本身,比如使用LED照明、变频空调、电梯、水泵等。现阶段,虽然我国部分建筑也推广应用了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但电力、照明、空调等用电设备的智能化运行和调节都可以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但由于建筑能效智能监控管理不足,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系统仅用于设备状态监测和自动控制,很少有系统能够真正实现既定的节能目标。

雷宇云表示,由于写字楼耗能设备众多,需求不同,仅作为监控和自动控制的能耗监管压力很大,不能最有效地节能。为了实时监控室内光线和温度信息,智能控制灯具和空调的运行状态,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节能空间。”他介绍,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身份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建立人工智能模型,实现精细化的节能管控。

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时间维度,是指根据人在楼内的停留时间,自动控制照明和空调;空间维度是指根据楼内人员分布、室外采光、温度等不同区域耗能设备的调整;身份维度,根据楼宇内不同位置用户的不同能耗习惯,设计个性化的节能管理方案。

以办公楼为例。首先,办公楼入口处需要安装人工智能门禁系统。门禁系统通过对人的身份识别,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身份三个维度更好地设置和匹配人物所需的能量,也可以避免人工选择电梯楼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研究员、绿色建筑发展办公室主任梁浩介绍,绿色建筑倡导建筑的智能化运行。这对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门禁进入房间后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基于AI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在照明、通风、空调、饮水机、水泵、会议室接待设备等安装传感器,如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PM2.@ >5个传感器,采集数据供决策参考。

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这种精细化、智能化的建筑节能实施方案相比传统建筑节能有很多优势,比如人与物的连接;可以形成联动决策机制。”雷宇云说。

人工智能让建筑能源更智能

AI 与人互动,让建筑物比普通能源监控平台更“智能”。记者在此前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新建的智能建筑更加注重绿色节能,并对建筑面积进行用电量统计。通过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智能运维平台,可以在后台管理照明和空调。及时切换,发现异常能耗。

雷宇云提出,不同于目前常见的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基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建筑节能管控大数据系统,实现四功能:构建个性化服务、节能决策数据基础、AI学习数据共享、应用体验算法优化。

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

通过采集大量终端数据,可以了解设备从安装到运维的状态,实现BIM的建立和运行。构建模型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还可以收集和处理更多的大数据,从而系统地检测和管理资产生命周期、线路健康、设备状态预警和异常能耗数据。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潘一群也表示,随着BIM的普及应用,建筑将逐步从单一的能耗监测过渡到对室内环境的综合监测,也可以使用Wi-Fi和移动终端通信数据。绿色建筑的运维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云计算处理实时、海量、复杂的建筑能源数据,可以为建筑提供有效的节能解决方案,提高建筑能源效率。

“无论建筑是节能还是降本,核心是为用户提供最舒适的体验。”雷宇云说,精细化管理带来舒适度的提升。

梁浩也同意了。他介绍,过去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强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019年《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修订后,绿色建筑进入“3.0时代”,新版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安全。耐久性、健康舒适、环境宜居、资源节约、生活便利等以人为本,给人以获得感、体验感、幸福感。

河南超低能耗建筑政策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AI+”建筑节能在新基建中

人工智能的实现离不开物联网技术。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物联网专用芯片是“新基建”引入的新投资机会之一。物联网的连接设备种类繁多,针对智能硬件、智能家电、智能电表等不同应用场景的物联网专用芯片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020 年全球活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100 亿台,到 2025 年全球活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 220 亿台,是 2020 年的两倍多。到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1万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2020年将是物联网应用爆发的一年,真正的万物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创始人兼秘书长李佳告诉记者。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及展望数据》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已成为推动物联网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物联网市场的发展。智能电力、智能家居等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场景。

“基于人工智能的建筑节能是新基建的典型应用之一。”雷宇云认为,在七大新基建领域,基于AI的建筑节能涉及到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4大领域,让AI在建筑节能领域充满想象力。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