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王少少)日前,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节能提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工业节能增效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年计划”期间。
《行动计划》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制度理念,坚持节能优先原则,推动能效技术改革和能效管理创新全面推进,整体提高能效监管能力和能效服务水平,全面推进重点耗能工艺装备,产品效率和全链条综合能效都提出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赛迪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文强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行动计划》有利于为工业能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节能体系。
刘文强表示,目前我国工业节能体系具有创新与应用并重、监管与服务并重、传统与新兴并重的特点。
一是在换热二级焦炉、连续炼铜、原油直接裂解制烯烃等多项先进节能技术取得突破。先进节能技术和装备在重点行业的渗透率显着提高。
二是发布实施水泥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值、钢铁企业能效评价指南等390多项工业节能标准,工业节能标准体系逐步完善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领域和产品,开展国家工业专项节能督查,实施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合理高效使用两轮驱动。
三是通过实施重点耗能行业能效“领跑者”行动,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碳转型。 “十三五”期间,钢铁行业提前实现去产能1.5亿吨目标,电解铝、水泥行业落后产能基本实现撤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
《行动计划》有利于响应“十四五”工业节能增效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 2012-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将从20.9万亿元增加到37.3万亿元,年均增长6.3%,远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左右。
刘文强认为,在双碳目标下,能源约束将进一步收紧,这需要产业节能增效向纵深发展,切实打击“硬骨头”,夯实能源基础。工业节能,深挖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 ,关键设备节能潜力,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水平,释放能源消纳空间。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到2050年,提高能效是实现大规模二氧化碳减排的最重要途径,其贡献率约为37%。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途径。路径。
我国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65%左右。提高工业能源消耗效率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有效途径。
在刘文强看来,这需要产业部门协同推进节能减碳增效。在系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综合能效水平的同时,用好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不同能源品种,积极构建多功能能源体系。高效互补的工业能源结构为实现工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坚实的能源效率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外环境不确定性较高,风险挑战增多。迫切需要大力培育新的发展引擎,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刘文强表示,要抓住节能减碳带来的新机遇,多措并举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进一步扩大节能减排装备等作为超高效装备产品、新能源装备、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的规模化将促进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助力我国工业经济行稳致远。
《行动计划》有利于加快推进高效低碳绿色能源利用
“《行动计划》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将进一步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设备,分行业施策、分门别类推进。助力系统提升工业能效水平,同时加强全链条、全维度、全流程的能源消耗管理,协同提升大中型企业能效水平和统筹优化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数字化赋能等,促进节能增效,全面提升工业能效基础。刘文强建议:
一是深入挖掘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贵阳钢铁厂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有序推进技术升级。鼓励发展钢化联产、炼化一体化、煤化工电热一体化、多联产,促进不同产业的融合创新,实现节能增效协同。
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通信机房等重点领域能效绿色升级,继续建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提升网络设备等信息处理设备能效。
以电机、变压器、锅炉等通用耗能设备为重点,持续开展能效提升专项行动,加大高效耗能设备应用力度,加强能源配套关键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及运行控制优化。
二是加强工业企业和园区能效管理,强化大企业能效引领作用,全面实施绿色制造,加快节能增效过程创新和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改进。提高中小企业能效服务能力,引导中小企业应用节能增效技术和设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利用。
三是积极构建电、热、冷、气等多能效互补的产业能源结构,推动数字能效升级,推进能源管控体系建设状态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精准执行。加快生产方式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