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单位GDP能耗5年下降14%
时间:2022-07-19   

记者 新闻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王钦宏本报报道:近日,江西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下发,明确到2025年,全省各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力争达到14.5%能耗定额管理,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耗,减少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重点项目减排。分别达到2.73万吨、1.41万吨、8.41万吨、0.55万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不断完善,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取得新突破发展。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8%

按照规划,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城市绿色节能改造工程等重点节能减排工程。

其中,在重点产业绿色升级工程中,将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推动重点产业绿色发展。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完成2390万吨钢铁产能超低排放改造。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十四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8%。到2025年,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合成氨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占比达到30%以上能效标杆水平。

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提出引导工业企业向开发区集聚,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重点,推动供热、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供水、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对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对辖区管网进行系统整治,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处置,推进区域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到2025年,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实施循环改造,推动建设一批节能环保试点园区,园区节能环保水平显着提升。

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

在城市绿色节能改造工程方面,推动创建低碳城市、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无废城市”,建立城市体检评价体系。推进城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实施公共供水管网渗漏治理工程,推进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和管网计量,提高管网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城市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显着提升,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渗漏率控制在9%以内。

基本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车辆

交通物流节能减排项目,主要推进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气(气)、加氢、港口和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实施绿色出行“续航工程”,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基本淘汰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汽车。实施快递包装绿色管理,推进快递包装回收利用。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公共交通中的比重达到72%,水路和铁路货运量比重达到15%。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提出,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达到85%,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保持不变。 80% 以上。

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机关已建成经济型

在事业单位能效提升项目方面,要大力推广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率先购买和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开展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能机构创建。到2025年,80%以上的县级及以上机构建成节能机构,创建100个节能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30个省级节水带头人,100个绿色办公建立垃圾分类、停止餐厨垃圾等节能现场教学点。

非化石能源占总消费量的18.约3%

区域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提出,继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实施污水“厂网河(湖)一体化” )”和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运行维护模式。到2025年,长江干流江西段、赣江干流水质保持Ⅱ类标准。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要求,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瑞金二期、凤城三期、新丰电厂等获批清洁煤电项目建设,新余二期等,支持应急调峰供电发展。加强散煤和散小锅炉管理,严格控制新安装燃煤锅炉。加快天然气推广利用,增加用气总量。统筹推进煤改电和煤改气,全面提高生产生活终端用能设备电气化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达到18.3%左右。

提出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项目,探索建设集中涂装中心和活性炭集中处理中心。到2025年,完成国家关于减少使用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和粘合剂的要求。

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到2025年,新增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000公里,新建、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含城镇)规模达到8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约为3.6万吨/天。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