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重庆着力“六个一”推动节能减碳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2-06-13   

去年以来,重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实际抓好“六个一”,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新成效减碳,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全市GDP增长8.3%,单位GDP能耗降低3.5%,超过年度目标任务。

一、组织系列培训,及时准确领会国家政策文件精神

能耗管理政策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中和工作,跟踪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中和碳峰化的决策部署,组织各级干部在我市深入研究国家政策文件。一是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多次召开市委常委、市委财经委、市政府常务会议等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中和和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大丰碳中和工作得到系统部署。二是搭建平台,注重沟通。召开多次专题会议,组织区县市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政策文件,认真交流研讨,及时梳理政策重点,贯彻落实。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三是加强培训,了解政策。组织召开全市节能减碳政策培训和重点区县能源消费双管控和节能审查工作座谈会,及时解读和传达国家最新政策要求,指导区县节能主管部门协调能源消费双管齐下控制和工业项目。推进相关工作。

二、探索建立管理机制,优化节能审核,支持优质项目加快实施

按照国家提高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灵活性的要求,及时研究提出优化节能审查政策措施的建议,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固定资产节能审查工作的通知》投资项目促进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高能效、低单位增加值能耗项目实施。首先是支持获得先进的能效项目。支持能效水平达到行业能效标杆值的项目优先实施;引导未达到行业能效标杆值的项目加强节能措施,提高能效水平。二是支持低能耗、高产出的项目优先利用能源。对达到行业能效标杆值的项目,或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85%的项目,能源评价审批不受市政府限制。所在区县的能源消费空间总量。三是保障重点项目能源需求。对达到行业能效标杆值,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有利于强化全市产业链、补链、补链的项目给予支持。延伸链条,有效拉动投资。四是支持数据中心绿色高效用能。支持符合相关规划布局、纳入国家综合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PUE值(电力利用效率)≤1.25的数据中心项目。

三、坚守安全底线,全力支持能源供给和结构优化

根据全市“贫煤少水、气无油”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保障全市能源稳定供应,逐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一是加强电厂能耗保障,统一监管。明确将全市9家燃煤电厂“十四五”期间新增发电量对应的增量能源消耗量从所在区县能源消耗总量中扣除。位于评估期间。二是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符合条件的燃机项目和热电联产项目纳入市政统筹,支持项目全部或部分用能,加快建设华能两江燃机二期工程等7个燃气发电项目。三是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果明显的地区,在能源消费双控和考核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2021年,重庆市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3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229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71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40%;全市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约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4%。

四、创建滚动项目列表,以协调和平衡短期和长期项目的能源需求

能耗管理政策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大唐集团以热效率为核心能耗管理指导意见

“十四五”期间,按照前期可控、中期可调节、末期统筹的原则,统筹平衡项目能耗在灵活管理全市能源消费增量总量的基础上。一是按年度滚动建立成熟项目清单能耗管理政策,满足能源需求。前期工作比较成熟,计划202年开工建设的项目1、2022年,充分把握项目储备,加快节能审查程序。二是建立部门联席协商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对清单内因区县能源空间不足而难以实施的重大项目,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议,做好节能审查与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环保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保护政策、产业链等,协调支持重大项目实施。 三是根据实际能源消耗情况动态调整能源消耗政策。根据全市和各区县能源消费双控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区县能源消费政策。对上年完成“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的区县,适度放宽能耗空间,推动各区县按照能耗强度目标进度合理推进项目建设要求。

五、扎实推进“两高一低”项目能效提升

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作为能源消费双控重中之重,推动“两高一低”转型升级项目有序推进。一是认真开展现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整治。建立节能审查“先建后批”事项清单,通过政策解读、积极跟进研讨、一对一贴身服务、月度调度整改等方式,推进分类处置。依法合规完成139个项目节能审查问题整改,抽查30%的项目开展专项整改检查。二是全力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效提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全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增效行动,改造提升标杆行业能效标杆。三是加强政策协调,推进源头管控。对新建高耗能、高排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的项目,实施能耗当量替代、取消直供电价格专项优惠等政策,促进源头减排.

六、探索建立监管平台加强节能审查全过程管理

注重节能审查全过程管理和及时动态监管,探索建立节能审查监管平台。一是扩展现有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全市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完善和拓展节能审核处理流程和功能,实现节能审核等级动态管理、及时自动提醒、全程在线处理、实时统计分析等。二是强化权限分级管理。在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设立分级管理机构,协助市(县)级节能主管部门加强和规范节能审查管理,引导和督促项目法人进行节能审查按照规定办理手续。三是完善网上申报制度。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对重点企业能耗的监督管理,定期采集全市重点企业能耗情况,为节能监测、分析和管理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