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以能效约束推动低碳转型——重点工业领域节能“守则”
时间:2022-03-14   

以能效约束推动低碳转型——重点工业领域节能“有章可循”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严格能源效率约束促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的若干意见》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和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相关部门印发了《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对标和对标水平(2021年版)》,为能效约束提供了参考标准,为节能减碳制定了“可循”。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内外环境、要素条件、供需结构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变化。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新要求。以能效约束促进节能减碳和绿色转型,坚决遏制盲目发展“两高”项目,不仅有利于企业从源头减碳,也为实现碳峰和碳中和提供有力保障如期实现。

发挥能效标准的引领作用

《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上述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产能达标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显着提升,碳排放强度显着降低,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标杆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标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水平高级。

“经济社会发展靠能源,但能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引导高耗能企业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也是上述能效约束文件出台的背景。”国家节能中心办公厅主任石锡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能效标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重点行业节能减碳的成效。因此能耗管理政策,需要不断优化和动态调整。一方面,要对标国内外生产企业能效先进水平,确定高耗能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发展预期、生产设备整体能效水平等,科学界定各行业能效标杆水平。

“实施能效约束有一个基本前提,即不能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不能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石希杰说。

探索节能减碳技术的潜力

在钢铁、化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余热资源。据有关部门测算,这些资源可转化为约6亿吨标准煤。

“以钢铁为例,全行业工业余热资源约为1.8亿吨标准煤,但目前余热回收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曹先昌总工程师告诉记者,工业余热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其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不排放污染物,是一种清洁能源。

作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节能产业唯一平台,持续开展工业余热综合利用研究。自主研发的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技术已提升至国家标准和钢铁行业标准,有效提升了工业余热利用水平。工业节能减排的改进与技术进步。

曹显昌表示,工业余热梯级综合利用的系统方法和技术体系已在宝钢股份、韶钢、东方特钢等企业应用推广,每年3年节约能源32.41万吨标准煤。经济效益10533万元。未来工业领域余热回收率每提高1%,可节约标准煤60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500万吨、二氧化硫6.75万吨、氮氧化物52125吨.

如今,成套的绿色高效百万吨乙烯技术已成为全球前五位乙烯技术专利提供者之一。其中,“零排放”启停、炼厂干气高效利用等特殊技术保障了乙烯的单位能耗国际领先。中国石化高级专家王北星表示,持续加强节能新工艺和新催化剂的研发,开发新型节能装置和装备,将为中国石化提高能效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技术在提高工业企业节能减碳水平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技术和装备创新,促进了重点行业工艺流程和生产装备的升级改造,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走向绿色低碳。

专家表示,《意见》要求科研院所、协会和企业充分融合,发挥科研创新优势,通过开展技术装备研究加快成果转化,与绿色技术研发相结合,绿色技术装备制造将成为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蓝海”,助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科学有序强化能效约束

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碳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和系统性变革,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的利益。在当前发展阶段,单纯依靠政府的政策引导或市场的自发行为,并不能将节能减碳工作落实到位。

“在这个过程中,要科学处理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期的关系,强化节能约束。”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意见》科学界定重点领域,聚焦一批能源消费比重高、转型条件相对成熟、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重点行业,引导企业开展能源消费——节能减碳技术改造。 “如《意见》中选取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等,均属于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高、总能耗大的行业。节能减碳领域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石希杰说。

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要有序推进,压茬,避免“眉毛和胡须”。石锡杰建议,要整合现有政策工具包,修订完善配套政策,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合力,共同推动我国能效持续提升和碳排放大幅减少。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曼平认为,一方面要在一定范围内对重点行业实施节能减碳转型升级和淘汰。限期,限期将能效改造提升至标杆以上水平,力争达到能效标杆水平;淘汰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对能效低于行业标杆水平、不能按期改造升级的项目实行能源使用限制。另一方面,要确保政策平稳有序实施,充分考虑经济运行平稳、社会民生稳定等因素。 (经济日报记者顾洋)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