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2022年1月19日,天津市发改委印发了《天津市节能“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一、面对现状
“十三五”期间变频器能耗管理,天津节能降耗成效显着。 202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9.1%,能源消耗总量比2015年降低215万吨标准煤,超过能源消耗总量国家发布的“十三五”消费规划。消耗双重控制目标。
但是,目前我市节能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产业结构过于陈旧,新兴产业整体规模过小;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集约化水平不高;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尚不完善,节能监测体系不健全,节能产业规模不符合实际需要。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市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降低14.5%。
三、重点项目
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项目——
园区内的综合能源服务。探索利用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和多能互补方式,以智能电网和交互服务为支撑手段,建设冷热电联供等项目,满足终端用户用电、热、冷需求、蒸汽和其他能源。
清洁高效地利用能源。调整园区企业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化石燃料消费比重,推广分布式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废弃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
公园的循环改造。对符合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循环改造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主导产业链和重点补充链项目,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绿色公园基础设施。实施园区供水、供电、供热、道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绿色改造,促进各类基础设施共享,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能效提升系统引领项目——
能源系统优化。推广和推广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利用技术,与工艺节能相结合,提高系统能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实施新型高效工艺技术路线。推广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淬、富氧冶炼等先进技术,鼓励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向电弧炉短流程炼钢转变.
提高火电机组的能效水平。推动燃煤机组实施汽轮机通风、降低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电机变频、制粉系统优化、热力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提高燃煤机组调峰能力。探索燃气热电联产企业适当的供热分离技术,充分发挥燃气机组的调节能力。
剩余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利用余热和压力。钢铁行业采用钢包蓄热式焙烧、焦炉提升管废气余热回收、镀锌线加热炉余热回收等技术进行烟气余热回收;焦化干熄焦和烧结余热技术用于发电;累计节能32万吨标准煤。
余热温暖人心。整合高耗能企业余热废能资源和区域能源需求,开展余热暖人示范工程,通过建设高效收集、管网输送等方式,探索建立余热资源供暖典型模式,以及终端利用加热系统。
LNG冷能综合利用。在天津LNG接收站利用中石化、北京燃气的短期和长期副产冷能资源,依托滨海新区上下游产业规划布局,推进LNG冷能综合利用项目。
通用设备节能改造项目——
锅炉节能改造。采用燃烧优化、燃料替代、余热回收、主辅机优化、水系统防垢增效等技术,对现有锅炉、窑炉进行升级改造,共节约标准煤7万吨。
电机和变压器的节能改造。采用变频器调速、内反馈调速、永磁涡流柔性传动、动态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综合节能技术,对现有机电设备进行节能改造;累计节能3万吨标准煤。
灯具改造。采用高效智能照明技术、LED光源照明技术,推广绿色照明灯具,共节约标准煤1万吨。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项目——
探索建立绿色制造“传导与支撑”机制,发挥绿色制造龙头企业“先锋”、“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作用, “以强扶弱”,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加快培育具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专业培训等系统集成服务能力的绿色服务综合机构,提升专业化水平。推进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高水平示范单位推介和经验传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良好氛围。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项目——
打造超低能耗建筑的全新建造模式。依托天津产业集群在超低能耗建筑系统集成技术和建筑辅助材料领域的优势,鼓励探索产业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路径,打造超低能耗全产业链发展的典范。 ——低能耗建筑,探索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开创生产新路径,形成超低能耗建筑建设新模式。对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含)以上的新建项目,应建设一栋或多栋超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积不得少于占总建筑面积的10%以上。
绿色数据中心示范项目——
开展中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能耗计量监测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实现能耗智能化升级。鼓励数据中心采用自然冷源、液冷等先进节能技术,降低通风降温设备能耗。引导数据中心采用“光伏+储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发展模式,降低供电等辅助系统能耗。培育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创建、运营、维护和改造,引导数据中心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道路,实现数据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心。
减煤清洁替代项目——
关闭燃煤锅炉。到2022年底,15公里范围内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锅炉实现改造关停。
有序关停燃煤自备机组。关停大沽化工等燃煤设备。
气体分配项目。加快临港粮油加工区和开发区西区燃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
节能管理智能化升级项目——
园区节能管理信息平台。为科学管理园区能耗,服务园区企业,建设园区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节能主管部门与园区重点用能企业的实时对接。该地区。
智能能源项目。建设具有“社会用能综合检测、用能智能高效、负荷可调可控、源网荷储协同联动、客户服务智慧便捷、灵活便捷、智能便捷”六大特色的智慧能源服务平台。敏捷架构迭代”,推动社会能源效率提升、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新能源充分消纳、电网供需联动、源网荷储协同、设备高效利用。
智慧能源小镇。以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建设为基础,构建多业态绿色能源公共建设和能源数据服务平台,打造“生态宜居”惠丰溪智慧能源小镇。以智慧工厂、智慧楼宇、直流楼宇、分布式能源站(相变蓄热)为基础建设智慧小镇基础单元,建设和完善北辰产城融合示范区(大张庄)智慧能源小镇。
滨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围绕宜居智慧能源服务、智慧港口绿色能源供应、园区高可靠能源安全、多行业能源高效利用四大方面,提升能源互联网基础能力,打造典型能源开发的格式。
节能环保产业培育项目——
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风力发电机组智能控制并网、运维、检测及核心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做好电池管理系统、车辆管理系统、电机管理系统的研发与配套,构建动力电池产业链。引进能量检测、钻采设备、能量转换设备、能量传输与储存设备制造商,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
节能服务机构的行业自律。发挥节能服务业的组织作用,建立健全节能服务业自律机制,开展节能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加强对节能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节能服务机构规范运作水平,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节能服务业健康发展。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