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耗总量超标企业多达14家。核定能耗为0.6万吨标准煤,年实际能耗超核定能耗6.8倍至8.3倍,核定能耗为36.5万吨标准煤,年实际能耗超过核定能耗7. 80,000 吨到 11. 40,000 吨。” 近日,广东省云浮市因违规用电等问题被生态环境部公示。
一套在文件中说明,另一套实际执行——除了企业,地方层面也出现类似情况。“从调查来看,部分地区能耗水分较高,实际能耗与统计报告口径不同,部分地区相差近一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继文告诉记者。
“模式”不止于此。
正在进行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一些企业并没有减少煤炭消耗量,而是在统计数据上开始“减少”文章;部分地区承诺在“两高”项目开工前完成能源消耗替代。计划,但迟迟没有实施,节能就成了纸上谈兵;有一些“两高”项目小批大建,建成产能为核定产能的150%……
谁在纵容“书面合规”和“纸面合规”的错觉?
01
“以减量替代的名义,增加煤炭消费的现实”
报告显示,云浮市产业结构重。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560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296万吨标准煤。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能耗的86.3%。2021年全市能源消费强度控制目标为降低3.2%,但上半年提高2.3%,已纳入上半年广东省一级预警。
即便如此,我市仍纵容盲目发展“两高”项目。去年,全市有30家能耗在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两高”企业,其中17家超负荷生产,能耗总量超标。%。今年上半年,全市“两高”企业能耗同比仍增加23万吨,接近全年能源消费总量增加25万吨的控制目标. 中央第四生态环保督察组指出:“云浮市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选择是路径依赖的。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识不够,
无独有偶,检查组在驻山东时,也发现实际情况与批文不符。例如,合成氨和尿素项目于2020年6月建成投产,核定年产能为40万吨合成氨和60万吨尿素,但实际完成产能为60万吨合成氨和90万吨。吨尿素,高达核定产能的 150%。.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区还在文件中刻意制造了合规的假象。在吉林省辽源市,吉林省能源局和省发改委在检查人员到达之前重新批准了120万吨/年焦化项目的煤炭替代计划等程序。检查人员发现,辽源市政府上报的煤炭替代计划明显不实。计划通过调整煤炭生产企业煤炭消耗量统计,实现煤炭消耗替代43.56万吨。煤炭消费没有减少,纯粹是“数字替代”。
“吕梁、阳泉等市及太原清徐精细化工流通产业园新建项目减煤计划造假,以减减替代名义,实际增加煤炭消费量”“省已批复实施2017年以来钢铁产能18个。置换项目中,只有1个减量置换比例符合要求。“太原清徐经济开发区违建‘两高’项目等问题突出,2020年考核仍评为优秀”……考察组也在山西。发现类似问题。
02
“污染企业难以应对,压力传递不到位,甚至成为污染行为的保护伞。”
为加强监管,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了《重大建设项目污染物减排新方案监督管理指导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
筹备组明确指出:“2015年以来,我部批准了一系列重大石化、煤化工建设项目。为确保项目实施后区域环境质量不恶化或改善,当地政府制定并承诺实施一系列污染物等,上述措施是否到位是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的重中之重。区域减量措施,减量来源不明确,执行主体不明确,清关、监管要求不明确等问题导致减量重复源头替代、虚假替代、以及监督实施的困难。”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问题背后的原因值得警惕。
“有的地方不及时改变,单方面追求GDP的快速发展,对污染企业处理不力,施压不到位,甚至成为污染行为的保护伞。有的有计划但没有计划;有的有计划没有实施的;说是做的,做的就是做的;有的做选择,做弹性,打折扣。”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室常务副主任徐必久说。
“其实,这些情况的存在,在中央第一轮环保督察中就已经发现,并已严格整改。在第二轮督察中,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坦言,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本身没有做好,背后是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并且其职责没有被压缩。“有的主管部门长期视而不见;有的被处理了,检查组开始紧张,然后放松;有的冒险,追求肤浅的标准。当我们出差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询问检查员的人。团队什么时候到,考察的重点是什么。政府不会出面严格管控,要看企业的自觉性。目前看来不太现实。”
常继文说,有些地方还是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在碳达到峰值之前,要想办法尽快建设一批“两高”项目,争取更多的排放指标。“甚至有人认为,在之前的宏观调控中,所有听话的地方都‘吃亏’了,所有未经批准建的地方最终都发展起来了。如果主管部门不批准,就会被指责为不“支持实体经济。目前,这些趋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
03
“有效改变诚信地方吃大亏、违法地方占优势的异常现象”
怎么破局?
据了解,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抓好前端思想认识问题、中端机制建设、后端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三个层面,抓紧问题整改。“一是提高认识,只有认识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很多问题才能解决。二是压实责任,被检查对象要层层传递责任。这几年省政府对巡视整改有很好的认识,很到位,但在向下传导的过程中有时还不够。有些问题近在咫尺。收紧、移动和推动。可以解决,但往往到了最后就轻松了。”徐必九说。
常继文建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除了严格排查排污、能耗控制等问题外,可将“两高”项目的审批、建设和运营纳入范围,加强源头管控。“‘两高’工程是各地治污减排的重中之重,一味上马,不仅浪费资金、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会损害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 、地区、行业等部门建议,完善通报批评、用能预警、约谈问责等工作机制,及时通报违规行为,要求纪检、国家检察机关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切实改变诚信场所遭受重大损失、违法违规占优势的局面。正常现象。”
彭应登说:“环保督察不是运动的‘风’,他们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污染控制和减排不是几轮督察一蹴而就的,治好慢性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项目违规等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环保部门的事情,需要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层层传递压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告诉记者,表面整改、假整改也反映了当地政府处理困难的力度不够,容易整改的问题已经整改,还有不足之处。努力解决一些困难和矛盾的问题。“有些项目甚至达不到行业强制性能耗限值标准,或者被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区域主管部门真的知道吗?有些区域甚至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有项目。我没发现,还以为已经关机了能耗管理问题,到现场才发现还在生产。建议重点关注思路错误和修改的地方。对应当查处的查处情况和应当暴露的情况,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配合日常专项检查,严肃查处。。”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