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湖州五星数字经济腾飞“云端”
时间:2023-09-09   

浙江省有关部门近日发布《2020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 湖州市吴兴区以92.7的总分位列全省第16位,居全市第一。 区发改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多年来,吴兴地区两化融合、信息化发展指数、数字经济综合指数等数字经济主要指标持续领先居全市、全省第一。

近年来,五星坚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定位,突出“数字工业化、产业数字化”主线,深入推动新一代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的结合。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我们‘三箭齐发’,围绕新产业、新制造、新场景,不断提升五星数字经济整体实力。”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该区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项目湖州能耗管理系统多少钱,年产3亿件无线充电材料及器件的“东尼电子”项目已实现产品量产,为当地数字经济升级增添新动能。经济产业。 近年来,五星聚焦5G通信、集成电路、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引进相关重大项目50个。 此外,当地还培育了3家主板上市的数字经济企业、2家省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列入全省重大产业项目的数字经济项目多达19个。

五星通过数字经济赋能,将新制造的“芯片”植入工业生产线。 企业“先登高科”成功建立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电子化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实现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售后全过程追溯。 据区发改经信局介绍,当地依托全省“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帮助企业建设互联工厂,提供企业技术和能耗管理、优化过程控制、控制智能生产,并管理产品生命周期。 和其他数字服务。 目前,全区已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11家。

2020年,五星启动创建全国首个“万物智造”试验区,这是地方推动数字经济在新场景延伸发展的重大战略。 在先行区建设过程中,该区正在积极建设智慧社区项目。 目前,11个试点社区可为居民提供物业缴费、健康小屋等11项增值服务。 “通过城市治理物联网建设,我区数字化细粒度治理体系基本完善。同时,深化‘数字+民生服务’模式,积极打造‘五行十“分钟数字未来生活圈”。 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为。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打造两个百亿产业集群,聚集2万多名集成电路人才,年产值超300亿元……日前,《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 园区将大力发展芯片设计、化合物半导体、封装测试、模组制造等集成电路产业环节,完善产业要素和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关键核心,是支撑经济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产业。 今年,珠海明确提出要把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为五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作为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载体,珠海高新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7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68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约占全市60%。这个行业的员工。 《规划》的出台也被业界认为吹响了珠海“芯片”产业发展的新一轮号角。

未来,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将如何把握“芯”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要围绕产业优势,加快实施有竞争力的产业政策,在新一轮国际产业链重组中抢占优势地位。

●南方日报记者 黄鹤林

根据

IC设计产值位列珠三角第二

“珠海非常适合IC研发。” 李迪博士所在的珠海博雅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日前,国内首款50nm 256M NOR Flash(闪存芯片)在该公司研发成功,并已实现量产。 。

闪存芯片可以存储代码和核心数据。 由于它们可以实现快速读写和长期数据存储,因此是电子数码产品的存储库,也是物联网、5G等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颗米粒大小的芯片,需要精心设计,排列上千万甚至上亿个晶体管,制造过程需要上百道工序、30多层光刻,可见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设计、制作。”李迪说

“新产品将实现低能耗、更高性能、中高容量,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提供硬件支撑。” 李迪表示,该产品的成功量产标志着国产大容量闪存芯片的正式研发。 进入50nm工艺时代。

雄厚的研发实力是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的真实写照。 20多年前,珠海第一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珠海雅力电子有限公司(珠海炬力的前身)聚集并孵化了一批批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技术人才。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策支持和产业引导下,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初显。 截至去年底,该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70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68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约占全市该行业从业人员的60%。

“珠海IC设计企业众多,市场活力强,自主研发能力强。” 英集鑫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戴家良介绍,公司成立之初就将主要技术研发阵地设立在珠海。 目前,技术研发团队已超过200人。“我们非常重视这里的研发氛围和产业集群效应。”

据统计,珠海高新区持续推动IC设计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向高端领域发展。 2016年至2018年,全区行业企业研发经费分别达到4.78亿元、4.75亿元、5.52亿元。 目前区内有上市公司3家,分别是全志科技、炬力科技、欧比特。 调查报告显示,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在珠三角地区排名第二,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八。

推动

做强做大需要优化产业环境体系

一颗米粒大小的集成电路,要经过设计开发、制造、封装测试、系统应用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

不久前,珠海明确提出将集成电路产业打造成为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 作为珠海乃至珠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载体,珠海高新区承担着做强做大集成电路产业的使命。

从珠海高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绝大多数集成电路企业集中在设计研发领域。 例如,珠海炬力主要研发智能语音芯片、蓝牙芯片等,是行业领先的无线音频和智能穿戴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Orbit是我国航天SPARC V8处理器的SOC芯片标杆企业,SIP三维封装模组开拓者。

“IC设计企业的高度集中是一把‘双刃剑’。” 戴家良认为,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是知识密集型行业。 大量的企业可以聚集更多的优质人才,但也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 新鲜血液的注入可以促进行业的蓬勃发展。 “如何留住和吸引更多研发人才是行业增长的核心。”

业内专家提醒,在国内多地积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形势下,珠海的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如果珠海没有较为突出的产业政策优势珠海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很容易流失人才。

除了人才需求外,集成电路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单芯片的开发成本高、周期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与长三角等地超百亿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资金相比,珠海的金融支持力度依然薄弱。

记者走访高新区多家企业了解到,目前集成电路设计开发企业大多采用“自主设计、代工制造”的方式进行量产。 “该地区缺乏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企业,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制造成本,也影响了整个产业链的成长和实力。” 珠海高新区科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戴家良还指出,虽然珠海在芯片设计领域实力雄厚,但企业研发的产品大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能力有待提高。 “接下来,珠海可以考虑如何结合区域优势,配合国家战略部署,推动芯片研发和生产,实现更大发展。”

规划

力争5年内聚集专业人才2万以上

“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扎根珠海20余年,亿智电子创始人兼CEO陈峰伴随着珠海IC设计产业的发展浪潮,让当年的初创企业快速长出“骨架”,跻身前列企业部。

亿智电子获得英特尔1.1亿元股权投资,国内仅有两家企业获得这一“青睐”。

得知新政策出台,珠海高新区多位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表达了与陈峰同样的感慨。

推动产业发展,人才和政策缺一不可。 根据《规划》,珠海高新区将重点围绕物联网、电力电子、消费产品等领域,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高地。 到2025年,该地区集成电路企业年总营收预计将突破300亿元; 形成200亿级设计研发集群和100亿级制造集群。

加强和拓展芯片设计领域。 珠海高新区将支持全志科技、英集鑫等大型设计企业持续成长,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突破,培育5-10家年营收超额完成的企业10亿元 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

鼓励创新创业培育中小企业。 珠海高新区将继续吸引一批深港澳台地区技术团队或个人来珠海创业,培育30-50家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中型企业。

“外部引进、内部培养”将成为珠海高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两条腿”。 珠海高新区将加强与深圳、北京、西安等集成电路人才优势城市的对接互动,吸引国内外拥有技术、资金、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在高新技术领域创新创业。高新区力争五年内集聚IC人才2万人以上。

珠海高新区围绕区内高校资源,支持区内集成电路企业与国内高校、中科院研究院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共建集成电路实践教学基地学生; 支持辖区内高校扩大集成电路、微电子等专业招生和培养规模。

此外,珠海高新区在优化产业链、抓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机遇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确部署,重点对接封装测试、模组制造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吸引需要建设封测工厂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到高新区落地发展。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