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这些企业和产品榜上有名!
时间:2023-09-06   

9月22日,第四届(2020)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暨“脱贫攻坚·能源扶贫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召开。

会上,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组委会公布了“中国能源技术装备引领高质量发展”评选结果。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荣获“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十佳技术装备企业”荣誉称号。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0MW海上风电机组”、南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能源管控服务系统”、燕河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15项技术产品有限公司“状态汇能智能管控系统”分别荣获“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前沿技术/产品”、“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荣誉称号能源,自主创新领先技术/产品”。

首届“引领能源技术装备高质量发展评选活动”候选名单

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十佳科技装备企业

江苏神马电力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江苏神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国际知名的电力系统复合外绝缘产品研发企业,国内电力设备橡胶密封件龙头企业。 多年来,公司聚焦行业现有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通过技术创新提供解决方案,引领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不漏”输变电密封到覆盖变电、输电、配电的系列新型复合电力外绝缘产品,每年为国家节省数百亿元的工程建设和维护费用,大力支持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 2012年、201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南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和产业单位。 是我国能源电力、工业控制领域优秀的IT企业。 是国际知名的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经过40多年的积累和自主创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产业、实验检测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继电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等领域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第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中国第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创建于1954年,是中央管理、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国有企业之一。 60年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机械产品超过500万吨,开发新产品421项,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75项,具备核岛一回路全覆盖制造能力核电设备。 是中国核岛装备的领先者。 领先、国际先进的核岛设备供应商和服务商,全球最大的炼油加氢反应堆供应商和冶金企业全流程设备供应商。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哈尔滨电气集团是由前苏联“一五”时期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的6个发展起来的。 是在原哈尔滨“三电厂”基础上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发电设备研发基地。 也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管理的重要国有骨干企业。 经过近70年的发展和积累,哈电集团形成了以核电、水电、煤电、燃气电、船舶发电机组、电力拖动机组、电站交钥匙工程为主导产品的产业布局,引领和推动了我国发电设备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实现了发电设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新转变、新跨越,为我国发电设备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空分设备、稀有气体提取设备、低温石油化工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等成套设备及配套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广泛应用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各个领域。 杭氧拥有全球最大的空分设备制造基地。 其产品涵盖了全球空分设备全系列。 空分制氧产能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在空分技术方面,杭氧多项关键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工业气体领域,杭氧拥有近40家气体公司,在氖气、氦气、氪气、氙气、电子气等国产特种气体方面取得新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煤炭机械行业的骨干企业,也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第三梯队”布局的大型煤炭机械企业。 现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公司二级子公司。 天地奔牛50多年来一直坚定从事煤炭机械行业系列刮板输送机的研发和制造。 公司始终致力于推动智能煤炭开采技术的创新变革,专注于高端智能井的发展。 采用成套输送设备,助力建设技术先进、效率卓越、环境友好、管理集约的现代化智能矿山。

中煤矿山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中煤矿山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拥有完整的企业科研体系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拥有全国煤炭机械行业唯一的国家级研发(试验)中心。 截至目前,装备公司共有国家、省部级批准的研发单位24家。 2018年,中国煤炭装备研究院成立,为装备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提供创新驱动和智力支撑。 增强装备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华夏夏新智能物联网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中国夏新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是能源行业工业物联网技术的领先者之一。 公司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信息物理系统(CPS)等相关前沿技术定制开发一系列软硬件产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能化改造和解决方案。针对能源行业特定应用场景的升级、新旧解决方案。 动能转换整体解决方案重塑能源领域的业务决策和生产管理方式。 以相关通用技术为基础,以矿山深度应用为基础,逐步向油气开采等其他能源领域拓展。

万邦数字能源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2014年10月,万邦新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星星充电成为万邦新能源集团发展的核心品牌。 星星充电旨在实现“推动人类交通电气化,引领全球能源数字化”的长远梦想。 目前在全球拥有6个联合实验室、19个实验系统、4个全球研究院,并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建设和投入。 现有研发团队由国内外知名院士、教授、海归博士、硕士、多年从事相关研究的高级工程师组成。 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0%以上。

深圳市奥特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获奖理由:

深圳市奥特讯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始终坚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原创改变行业产品”的发展理念,专注于电力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先进电力设备及其材料。 2008年5月6日,奥特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挂牌上市。 26年来,奥特讯团队不断创新、突破,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升级产品并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将创意与技术和行业需求完美结合。 这些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的发展。 产业升级转型产生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领先新技术/产品

井下油水分离同井注采技术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该技术利用水力旋流器实现井下油水混合物的直接分离。 分离出来的油通过提升系统提升到地面。 大部分分离出的水通过回注系统注入地层进行驱替。 原油,并通过井下传感器实时监测流量、压力、温度、振动等参数。 这种集分离、采油、注水、隔离、信号采集等为一体的新型“井下工厂”采油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高含水油田稳定控油水、节能降耗,改善油田注采关系。 提高石油采收率,实现高含水油田经济、高效、绿色开发。

综合能源管控服务体系

南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能源管控服务系统采用综合信息采集与业务支撑平台、综合能源优化空间自由度指数、系统运行模式快速/平滑转换方法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综合能源多源异构数据访问和信息效率。 共享、业务功能的灵活部署和扩展、运营模式的高效转换,可以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与电网互动增加用户效益。

双延长轴蒸汽驱动热泵机组及余热回收系统

约克(无锡)空调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该设备可实现大规模工业余热回收和清洁供暖应用,回收7℃-50℃各种热源的热量用于城市集中供热,实现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设备单机热容量40MW,蒸汽驱动,加热效率在4.0-7.0之间,热泵冷凝器供热温度可达80℃。 唐山华润集团热电厂有实际运行记录,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为供热企业实现巨大的节能效益。

系列风电润滑系统

四川川润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自主研发的系列风电润滑系统和风电冷却系统,可应用于高原、低温、海上等各种特殊工作环境,为风电设备的润滑和冷却提供解决方案。 公司主导产品销售收入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其中风电润滑水冷系统市场占有率超过50%,已有超过10万套产品应用于国内外知名风电设备。

储能互联热泵系统

上海发凯莱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互联热泵系统是通过相变储能技术互联,发挥水-水热泵和空气-水热泵优点的一项应用技术。 热泵的优点和应用限制通过相变储能技术相互关联和调节。 并克服、最大限度地利用昼夜气温变化、“峰谷”电价差等免费能源等各种有利外部因素,实现多种能源互补综合利用,构建可靠、稳定的电力网络。 ,节能高效的加热/冷却系统。 蓄热泵系统有效突破了单一技术应用的客观限制,实现综合能效提升30%。 没有市政供热覆盖、水源和地源有限、空气源不达标、地热井封闭,是一个“难度”工程。 提供稳定可靠的新技术选择。

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绿色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公司

该项目基于天然酯绝缘油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克服了产品在油处理过程中的瓶颈,节省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变压器的制造成本。 通过深入研究,成功开发了10kV、35kV、110kV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并拥有220kV、500kV天然酯绝缘油变压器的技术储备,引领我国变压器行业绿色水平的整体提升。

情况 汇能智能管控系统

延河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该技术利用射频识别、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通信技术,连接公园、学校、医院、住宅、办公、商业、工厂等场所的水、电、冷、热、气。其他企事业单位。 (蒸汽)等综合能源基础设施实现全面态势感知和智能控制。 利用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报表管理、数据分析等,为企事业单位综合能源利用的“监测”、“控制”、“效率”和“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框架式圆形风力发电机技术

张家口新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采用框架圆形网格结构,叶片由叶片轴、斜撑、框架圈等定位和保护,可“微风启动,飓风发电”,解决了“叶片断裂”的问题现有风电设备“雷击、微风无法启动、飓风无法发电”。 可制造各种功率的特大型、大、中、小型风机。 行业影响力日益增强。 被国际能源网评为2017年上半年全球唯一风电行业整机创新,迄今为止尚无技术能够超越。

基于能量管理的新一代储能系统

讯峰电子有限公司

讯峰电子自主研发的“基于能量管理的新一代储能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储能技术方法,采用全新的SOE能量计算算法,并通过创新的单单元可插拔结构设计。 电池无线通信系统和一体化储能电池柜系统设计实现了储能电站强大的接入能力和优异的安全性能。 自主研发的SOE能量计算算法是一种创新算法,比传统SOC算法精确一个数量级,可大幅提高电池充放电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该产品已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是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产品。

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

·自主创新的前沿技术/产品

10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7月12日21时25分,东方电气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公司联合研发的我国首台10MW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 这个目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亚太地区单机容量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投入运行,创下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新纪录。 它的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已全面形成10MW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自主研发、制造和安装能力。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跃居世界第一。 是实现海上重大装备国产化、建设海上风电大国的重要一步。 重武器的一项重要成就。

反应堆压力容器

中国第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研制”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16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胡首台华龙一号压力容器(套)的竣工,标志着我国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完全自主。 目前正在承担首套第四代核电设备示范快堆项目的研制工作。 自主研发2.25Cr0.25Mo0.25V大型石化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攻克超大型锻件制造、焊接、现场组焊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2000吨煤液化反应器等,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大型石化集装箱长期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

超超临界二次再热(605/623/623℃)锅炉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

该项目攻克了锅炉炉膛选型技术、受热面匹配技术、水冷壁设计技术、燃烧系统设计技术、受压元件材料选择技术、蒸汽温度调节技术、烟气温度及蒸汽温度偏差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和锅炉运行控制技术解决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锅炉蒸汽参数提高与运行安全性下降、难以达到额定参数的矛盾,并实现了工程示范和系列推广应用,较常规提高了效率一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同时大幅降低供电煤耗,节能减排效果更加显着。

溴化锂冷(温)水冷水机、磁悬浮冷水机

高效节能双模技术

远大能源利用管理有限公司

该技术通过溴化锂冷(温)水冷水机组和磁悬浮冷水机组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利用电能,还可以利用天然气、余热等电力能耗管理系统品牌,可以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利用,提高能源效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与单纯的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冷相比,可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能耗; 与纯电动空调相比,可以减少装机配电容量,缓解用电压力,选择灵活。 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超大采高综采放顶智能输送成套设备

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为满足特厚煤层开采设备配套需求,中煤集团所属张煤矿山机械公司深入研判行业技术发展方向,实施“特大型煤层开采”项目高度综采智能输送装备”。 3项设备为国内外首次开发。 ×型综采、2×2000+3×型前后综采和3000+型前后综采系列刮板输送成套设备。 该项目对于提高煤炭工业发展自主可控能力和创新发展整体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永磁同步电机

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该搅拌机采用永磁直驱电机,去掉减速机、V型带等部件。 电机直接驱动搅拌机,无需中间机械传动环节。 永磁同步电机与变频器结合实现动力传输。 电机具有低速、高启动扭矩、高过载扭矩和良好的弱磁调速特性,使搅拌机具有更好的低速启动性能、更宽的调速范围、更节能和智能控制功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智能调速。

/7.5/15D型

薄煤层电液控制液压支架

平顶山市平美集煤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该套支架型号为/7.5/15D,是根据国家能源集团石格台煤矿地质条件开发的电液控制液压支架。 具有支护采煤高度低、支护性能好的特点。 完美解决神东矿区煤层薄、埋深浅、矿压高、开采难的难题,可实现工作面自动化开采。 是煤平机设备公司深入开拓国内高端液压支架市场的又一力作。

这是江西产业结构迭代升级的十年。 十年来,江西始终把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提高江西产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持续实施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工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发展新经济新动能工程。 全省产业结构悄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引导和倍增计划,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召开新兴产业合作推进会,召开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协调推进会,树立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高地。 目标是航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3.2%和38.5%限额以上十家分别比一年前增长了10个百分点以上。 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重点工业产业升级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加快产业发展升级“三百工程”,开展优化升级“八八行动”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三千计划”。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稳步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6.7%下降到40.6% %。

着力培育新经济新动能,制定实施新理念培育新动能实施意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制造,推动工业设计、VR、物联网等发展。物联网等产业、VR及相关产业从2018年的4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00亿元以上。物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突破了1000亿元大关,达到1600亿元以上。 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8354亿元,占GDP的3.25%。 %。

2022年5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民用直升机“吉祥鸟”在江西景德镇吕蒙机场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建设的新利器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

这是江西工业企业共同成长的十年。 十年来,江西始终坚持培育企业、精准帮扶,为企业发展营造最好的“土壤”。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12年的6773家增加到2021年的15142家,十年间净增8369家。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优化重组,制定启动试点企业培育计划。 全省百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由15家增加到42家,特别是营业收入超千亿元企业从无到有3家。 江西铜业集团营业收入达4400亿元,位列世界500强第181位; 中国稀土集团成为历史上第一家总部落户江西的央企。 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累计343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1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4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2家。 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比重接近99%。 2021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七。

这是江西产业治理现代化的十年。 十年来,江西始终注重协调好政府与市场、行政与法治、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推动基层产业治理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精细化。 在确保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我们还着力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先后发布了“十二五”、“十三五”等一系列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工业强省战略意见的深入贯彻落实,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规划体系、政策体系、推进体系和评估体系。

坚持“一业一策”,加快构建由2万亿级产业、6个5000亿级产业、多个千亿级产业组成的“江西产业矩阵”。 加强依法治理江西工厂工业能耗管理系统,制定颁布《江西省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修改颁布《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和《江西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江西省企业负担监管》,出台无线电频率使用暂行规定,实行“双随机一公开”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统筹发展与安全,创新推行省领导兼任的产业链链长制度,建立健全关键物资生产协调机制,推动万名企业专员覆盖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业安全、生产安全、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年,是第二个世纪奋斗征程的重要节点。 江西工业和信息化战线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高质量跨越发展的主攻方向。 偏离,坚持工业强省战略,千方百计抓项目、培育企业、延伸链条、做强集群、发展产业,努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的工业篇章。全面推进,为江西工业稳定经济市场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