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所在的海南琼海东屿岛,中国创建了首个国家级零碳示范区——博鳌零碳示范区。记者近日走访现场了解到,示范区新闻中心等部分公共建筑实现了“零碳”运营。
中铁建集团有限公司博鳌零碳示范区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负责人于洋表示,新闻中心相关项目主要集中在降低现有能耗、提供绿色能源等方面。在降低现有能耗方面,除了采用屋顶隔热、遮阳百叶窗等技术外,还更换了高效直流变频多联接空调系统和智能照明系统。在绿色能源供应方面海南能耗管理系统,屋顶光伏、立面光伏和方形光伏地砖白天不断收集太阳能;游轮码头上的六个花扇在海风的带动下不断,它们产生的电能与“太阳能存储直接软”储能系统一起构建了建筑的“自给自足”光伏集成系统。
于洋介绍,目前新闻中心的“零碳”运行可以满足正常的用电需求,不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办公,电梯、电灯、电脑、空调、香肠烤架、自动售货机等多种电器电子设备可以同时正常使用。
【同期】中铁建集团有限公司博鳌零碳示范区建筑绿色改造技术负责人于洋
首先,
新闻中心设备升级,年总用电量由每年80万千瓦时降低到现在的60万千瓦时。新闻中心曾制作过屋顶光伏、外墙光伏、光伏地砖等,预计年发电量在62万度左右,现在估计可以完全覆盖目前每年的用电量,可以实现单台零能耗。新闻中心,我们常用和常用的电器,灯具、空调、电梯和新风(系统)、排气(系统),所有这些设备,都算在内,都是通过光伏发电的,都采用光伏发电。
【解说】除了新闻中心,东屿岛上的会议中心、酒店等建筑也进行了一系列绿色改造。博鳌东屿国家旅游度假区行政总厨蒋德强表示,目前酒店后厨取消了燃气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电烹饪设备,比以前更清洁、更安全。同时,菜品的“锅气”还在,色香也能满足客人的需求。
【同期】博鳌东屿国家旅游度假区行政总厨蒋德强
这
汤和炒菜都换成了电气设备。(厨师现在习惯使用它吗?这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前大家都知道厨房厨师有一个折腾的过程,尤其是中餐倒挂的勺子,曾经有过火的事情,现在就没有了。通过厨师的操作也可以达到一定的温度,还有“锅气”和香气,香味估计可以满足客人的需求。
据了解,2022年,海南省与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博鳌东屿共同打造零碳示范区,并计划在三年内打造全国首个零碳示范示范区。截至目前,博鳌零碳示范区8大类16个项目、19个项目已完成建设内容,其余项目正在有序建设和推广中。
记者李宇凡自海南博鳌报道
3月18日上海崇明能耗管理系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调查分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排放特征,研究制定符合世界级定位的“碳中和”示范区行动计划生态岛; “和”示范工程,规划“碳中和”示范区可行的技术路线图和实施路径; 搭建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平台,共同打造崇明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高地; 加强城市沟通合作,推动崇明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成为“碳中和”的引领者。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来抵消一切二氧化碳排放。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坚持碳排放和强度双控,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煤炭消费比重持续下降。天然气消费稳步增长,光伏、风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断发展,碳排放强度下降。 “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国家目标提前5年,崇明建立“碳中和”示范区正当时。
目前,崇明三岛森林面积52.8万亩,森林覆盖率30.05%,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崇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是上海重要的碳汇基地。 布局建设“碳中和”试点具有先天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年来,崇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在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交通运输业持续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区可再生能源装机近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售电量的26.43%。 能源活动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持续下降。
不久前,申能集团与崇明市联合启动碳减排行动及植树造林固碳项目。 通过“太阳能储能微网”一体化绿色电力项目,实现横沙岛的可再生能源供电。 计划到2025年建成光伏30万千瓦,配套储能项目和生物质发电8万千瓦,形成全岛自产自用、全岛平衡、余电互补的绿色电力格局电发出去了。
专家表示,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排放越低,越有利于实现长期“碳中和”目标。 建议崇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促进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