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在节能建筑的发展趋势下,起源于欧洲的被动式房屋又称超低能耗建筑,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 利用先进材料和技术,可以大幅降低建筑能耗,带动相关产业转型。 升级。 专家表示,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发展正逢其时,要乘势而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推动建筑转型升级。建筑节能产业,引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被动式建筑发展一举三夺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形势严峻。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显示,2000年至2010年,我国商业建筑能耗由2.89亿吨标准煤增加到6.77亿吨标准煤,建筑能耗占比能源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从19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5%以上。因此,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来自国家。
于是,超低能耗建筑,即国外的“被动式住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10月9日至11日,国际被动房大会在河北保定高碑店召开。 这是国际被动房大会自23年前举办以来首次在欧洲以外地区举行。 这也是对我国被动房蓬勃发展的认可。 。
据专家介绍,被动式房屋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在我国被称为超低能耗建筑。 在国际被动房大会上,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吴帆介绍,被动房五项核心技术包括节能保温系统、高性能门窗系统、避寒设计和热桥、优良的气密性设计、高效的热回收新风系统。
据了解,在欧洲,被动式房屋正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 欧盟规定,到2020年,欧盟27个国家全部采用被动房标准进行建设。 如果所有新建房屋不符合被动式房屋标准,将不会颁发施工许可证。
专家介绍,被动式房屋通过自身的保温系统和热回收系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全年建筑能耗,还能带来“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
一是节能降耗。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智能与绿色建筑研究所所长郝翠才表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相当于给建筑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目前总体执行率65%已提高到90%以上。 “穿得厚,盖得严,不动,减少人工主动供能。”
郝翠才认为,从国际上来看,各国都通过立法提高节能标准,加大本国建筑节能减排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建筑体量最大的国家,逐步实现超低能耗也是我国在建筑领域“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逐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重要抓手。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超低能耗建筑由于其精细化的设计和施工,对建筑材料和部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对推动行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我国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时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头强劲。
三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如今,居民对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被动式建筑将形成恒温、恒湿、恒氧、低噪音、光线充足、空气新鲜的居住空间。
中土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腾野表示,被动房的室温一年四季都能保持在人体适宜的温度,室内空气依然能保持清洁。即使在雾霾等污染天气下。 高气密性、高舒适度、高隔音性。 提高了建筑室内健康水平,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空间基础。
超低能耗建筑市场潜力巨大
今年9月1日,我国《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正式实施。 这是全球首次以国家标准的形式明确规定近零能耗建筑的定义,也是我国首个领先的建筑节能国家标准。
为推广超低能耗建筑,我国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山东、河南、北京、吉林等省市相继出台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推广政策和技术标准,并在财政补贴、非容量面积奖励、创纪录电价等方面提出优惠政策增加和绿色信贷。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广泛应用于单体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将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
走进河北秦皇岛“在水一方”住宅区,居民们对这里的被动式建筑赞不绝口。 居民王震说,这里各项指标都很好。 冬天不用开暖气,夏天不用开空调,依然可以达到20摄氏度左右的恒温。 。 据悉,“在水一方”住宅区是我国最早建成的超低能耗绿色住宅建筑,也是最早的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全国领先。 截至2019年9月,全省累计建成超低能耗建筑67栋,建筑面积316.62万平方米。 其中已竣工22个,面积55.52万平方米; 在建45处,面积261.1万平方米。 建筑室内舒适度提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经验。
河北省超低能耗建筑标准规范完备程度也位居全国第一。 2015年,河北省实施了《被动式低能耗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是国内首个被动式住宅标准。 陆续颁布实施的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施工验收程序、检测标准、评价标准等填补了行业空白,基本形成体系。 2019年1月1日,《河北省促进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 这是我国首个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要求纳入法规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的规划建设、容积率、产品技术研发等作出了配套规定。
河北注重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产业新优势。 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为核心,充分发挥被动式技术对其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吉林水泥厂能耗管理系统,进行转型升级,建立覆盖全建筑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全产业流程和生命周期,以及大约80个子行业的链系统。
那么,被动式住宅离普通人还有多远? “我国被动式房屋的体量还很小,目前还处于技术示范和推广阶段,还没有得到强制执行。”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冯军表示,我国被动房认证仍处于自愿阶段。
业内专家表示,从建设成本来看,一平方米的被动房比同规格的普通房屋贵几百元甚至近千元。 业内某企业负责人表示,被动房是一个集成系统工程,部分原材料、加工设备、核心部件仍需进口,客观上增加了房屋建设成本。 也是时代的潮流。
发展仍面临一些障碍
推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成为我国建筑业改变高能耗、高污染、低质量传统建筑发展方式,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
但目前,很多人对被动房还存在很多误解,亟待澄清和消除。 业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大对该行业的支持力度:
一是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战略。 把发展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国家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采用超低能耗建筑技术。 加大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推广力度,特别是在雄安新区、北京副中心、冬奥会场馆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清理、修改、补充和完善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相关规范和标准。 进一步加大对超低能耗建筑施工、材料、设备、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
三是支持与超低能耗建筑密切相关的产业发展。 在节能门窗、保温材料、新风热回收等关键部件和设备发展方面,出台了项目备案、土地、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
四是提高社会认可度。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被动式建筑,开展一系列被动式建筑科普培训活动。 通过研讨会、培训班、房博会展览等活动,被动房的理念和优势已经渗透到各个层面,融入千家万户的认知。 (记者 孙杰 白明善 赵宏宇)
记者从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85.4亿元,同比增长28.5%; 利润总额283.3亿元,同比增长31.6%。 继续领跑浙江全省。 分行业看,全市33个主要行业中有31个实现盈利,盈利率达到93.9%。 特别是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7.1%,其中利润率最高的医药制造业达到46%。
市经信局负责人分析,今年,本市将以建设减负降本数字化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落实42条减负新政《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减负降本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减免。 1-8月,推动企业减负成本150.6亿元,有效缓解了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提高了企业效益。
“四季度,结合减负降费宣传月‘浙利减负下基层’活动,我们将从企业实际出发,通过稳增长、减负等措施,推动转型,帮助企业加快上市、扩大产能、提高效率。”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表示,湖州目前突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形式,依托“企业码”线上申请,快速响应企业诉求,共同解决问题; 线下通过专题访谈和跟踪,落实“一行业一企业一情况一对策”,尽力帮助困难企业分析原因,转阴为正,扭亏为盈。
务实的服务措施结合“减负”政策的实施,有力提振了企业生产信心。 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06.3亿元,同比增长20%。 “应该说,市场环境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政企同心的服务理念下,企业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是全方位的。” 湖州南浔良中纺织有限公司负责人对此感触颇深。 今年,在南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服务专员的帮助下,公司成功开拓海外市场,订单量持续增长。 目前,公司生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前8个月产值同比增长153.2%。
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湖州市还重点实施了淘汰落后、创新强业、招大招强、提高质量、引领产业五项重点行动。冠军。 绿色低碳转型等工作将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1-8月湖州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9%和25.7%,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9和5.7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的38.3%和31.5%。分别为指定行业。 同比分别提高3.4和0.9个百分点。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