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为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证工作。
经过省市领导和专家的层层筛选和现场考察,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车间”和盐城阿特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超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车间”双双落户。成功入选。
“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是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组织,对企业生产系统中加工制造装备的先进水平、生产车间的自动化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精度标准、生产组织的质量。 科学合理安排等诸多因素,并按照《中国制造2025》标准和智能制造发展要求,对企业进行权威评价。
此次成功入选,是对阿特斯阳光电力智能制造水平的高度认可,也充分肯定了阿特斯阳光电力在光伏产品智能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各项创新举措。
盐城大丰阿特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大丰阿特斯”)是阿特斯阳光电力于2017年5月在江苏大丰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的又一现代化智能工厂,拥有员工1200余人。 公司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15亿元。 计划建设16条生产线,分两期建设。 目前年产能达到6.5GW。 主要生产全球领先的太阳能MBB半片高效太阳能组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 、南美、巴西、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大丰加拿大先后被批准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四星级云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培育和储备企业、江苏省两化试点AAA级企业江苏省信息化集成管理体系,并建立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1个。
盐城阿特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盐城阿特斯”)由阿特斯公司于2017年投资建设,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太阳能产品。生产高效太阳能电池。 公司紧紧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发展战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引进自动化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ERP智能管理系统和MES系统等,持续改进自动化物料交付和自动化信息管理。 且自动化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得到显着提高。
盐城阿特斯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E-work“2020中国标杆智能工厂”、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省四星级云企业等荣誉,并顺利通过两化融合认证。产业化管理体系。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阿特斯阳光电力一直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坚持绿色、智能、高端发展,不断加强产品升级和工艺创新,努力实现为“碳中和”贡献智慧和力量。
入围企业十大必备条件
1、智能设备及设备联网
车间应全面采用先进工艺和智能化设备,工艺布局合理。 智能装备要全面实现联网和数据采集,实现关键重要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运维。
2、智能仓储、精准配送
车间应建立仓储模式和配送模式,实现小库存、高效配送。
3、车间作业实时调度
车间生产过程信息实时监控,实现任务订单、物料及在制品、设备、人员等车间生产资源的自动监控。
4、产品信息跟踪追溯
条码、二维码等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对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流向进行追踪和追溯。
5、能耗智能控制
根据车间需要建立水、电、气等关键能源消耗动态监测计量,对高耗能设备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能耗评价指标。
6、车间环境智能管控
根据车间生产制造的特点和需求,配备相应的车间环境智能监测、调节和处理系统,实现车间工业卫生智能控制、环境自动监测、自动检测、自动报警。
7、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车间应当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和防护装置,降低安全风险江苏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厂家,消除事故隐患。
八、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车间实施智能化改造升级后,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环境明显改善,生产效率显着提高; 不良品率显着降低,产品质量显着提高;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显着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节水材料用量显着增加,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9、核心软件、核心设备自主可控
车间应积极应用仿真设计工具软件、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制造管理软件等国产工业软件; 设备。
十、研讨会及研讨会的外部联动与协调
车间与车间外部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数据集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车间内外变革管控一体化。
东方网记者王永婷通讯员张永昌3月19日报道:18日下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与崇明区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世界级生态环境海岛碳中和示范区。
根据协议,双方将合作调查分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排放特征,研究制定符合世界级生态岛定位的碳中和示范区行动方案; 探索符合崇明实际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碳中和示范项目,规划可行的碳中和示范区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 搭建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平台,共同打造崇明绿色低碳技术开发应用和产业高地。 同时,双方将加强沟通合作,推动崇明区“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成为“碳中和”的引领者。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 “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来抵消一切二氧化碳排放。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介绍,“十三五”期间,上海坚持碳排放和强度双控,煤炭消费比重持续提升下降,天然气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不断发展,碳排放强度下降。 “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比国家目标提前5年,崇明建立“碳中和”示范区正当时。
目前,崇明拥有全市约三分之一的森林和三分之一的基本农田。 拥有东风西沙、青草沙水库两个核心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30.5%。 崇明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是上海重要的碳汇基地。 布局建设“碳中和”试点具有先天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年来上海崇明能耗管理系统,崇明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在工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持续化解过剩产能。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申能集团与崇明联合启动了碳减排行动及植树造林碳汇项目。 通过“太阳能储能与微网”一体化绿色电力项目,实现横沙全岛可再生能源供电。 到2025年,建设光伏30万千瓦,配套8万千瓦储能项目和生物质发电,形成全岛自产自用、全岛平衡、余电外送的绿色电力格局出去。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