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10月7日,新华网北京以“贯彻落实《公共机构节约能源条例》推进节能减排”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交流。 王卫东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各级公共机构要建立能耗计量制度和统计报表制度,落实能耗计量制度。 以下为记录。
【网友论坛常客】公共机构如何通过计量手段建立能耗统计分析系统,对节能过程进行量化动态监控?
【王卫东】这包括几个问题:一是要建立能耗计量制度。 过去,公共机构基本上没有建立能源消耗计量和统计报告制度。 这一次,《条例》做出了明确规定。 目前,我们正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要求各级公共机构建立统计报表制度,完善能源消耗计量体系。 通过计量,采集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总量和各系统、各部分能源消耗,及时掌握各项能源消耗指标,为分析能源状况和制定各类能源消耗奠定基础——因地制宜的节能措施。 电能计量是用能单位节能工作的基础。 只有基于准确、完整、及时的能源计量数据,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
二是要求各级公共机构实行能耗计量制度。 根据本条规定,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计量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分项计量的具体管理机构、部门和人员。 人员岗位责任制要明确单位能耗的统计分析,知道哪里能耗高,哪里需要改造,逐步为节能改造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按照有关标准或规定,配备和使用经法定检验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建立分项计量制度,完善能源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管理和检定(校准)制度. 建立各级公共机构能耗数据远程传输系统。 不仅单位知道就够了,政务主管部门也必须准确掌握各事业单位的能耗情况。 三是根据下一步工作逐步落实实时监控。 例如,最近发现这个单位在晚上突然耗电更多。 一定要查清楚原因,是最近有急事,还是大家都在加班。 如果没有,有没有浪费的现象,或者是发现水突然用多了,如果不是因为用量增加山东公共机构能耗管理系统,有没有跑、滴、滴、漏等现象?
摘要: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步的背景下,高校水电管理需要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否则,会出现能源负荷需求制约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问题,同时会严重拖延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效的改进。 对此,高校应充分分析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采取合理的对策加以改善,从而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 本文简要介绍了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水电管理; 信息化; 智力
0 前言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水电管理实现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 一方面,这将有效改善高校水电浪费严重的管理状况,从而助力高校在“节能减排、低碳”方针下更好地打造节能型绿色校园。经济”。 另一方面,信息化、智能化的实现,将有助于全面提升水电管理水平,进而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但从目前来看,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及时改进。
1 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缺陷与不足
1.1 水电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
为实现水电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相应基础设施设备的良好支撑必不可少。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办学和科研,而水电基建设备更新“动员全身”,从底层计量设备到上层计量设备数据传输与转换环环相扣,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水电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将难以完全实现。 同时,部分高校水电系统相对复杂,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短时间内难以更新换代,也阻碍了信息化、智能化向高水平发展。一定程度。
1.2 节能低碳目标重视不够
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国家基本国策下,高校水电管理除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外,还必须强调节能低碳化目标,运用先进技术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效率。 利用率。 然而,目前一些高校在构建信息化水电管理模式时,对节能低碳目标关注不够。 他们只注重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这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理念不符。
1.3 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高校水电管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发展无疑使原有的管理体系不再适用,需要创新和完善。 首先,在管理机构方面,部分高校的水电管理和信息管理职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合理的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 其次,在管理内容和制度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水电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包括管理流程、形式和制度。 但部分高校相应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完善,难以支撑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2 实现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的策略
2.1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更新水电设备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重视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由于高校水电系统庞大复杂,覆盖面广,新旧设备交替使用,难以一步到位进行整体改造升级。 因此,高校首先要做好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此基础上,高校还应着力解决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积极利用地方“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合理规划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减轻信息化建设资金压力。 在智能数字电表、水表、水管检漏仪、声控开关、温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支持下,有效实现水电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2.2 强调智能化管理,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现代高水平的水电管理模式,不仅要充分保证数据信息全面、实时、真实、详尽,还要保证其管理手段足够智能,才能有效提高节能低耗。 -管理的碳性。 高校在使用水电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属于公用水电,容易造成水电浪费。 对此,高校应积极运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合理的控制逻辑加强水电管理的智能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水电资源浪费。 尤其是在网络机房、图书馆、教室等用电量大的区域,通过温度数据对空调、照明等设备进行智能控制,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2.3 优化信息管理功能,完善管理机制
水电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不仅需要依靠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支撑,更需要配套的信息管理机制作为保障。 高校应根据水电信息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对现有水电管理机构和岗位进行适当调整,将水电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职能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以智能化管理和自动化维护为基础的水电管理系统,要求管理人员及时处理管理信息,及时对水电系统和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水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水电费查询缴费系统,加强数据管理。 备份,做好系统安全保护等工作。
2.4 加强管理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管理团队
针对目前水电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的问题,高校应积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大量的学习和实践培训,逐步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同时,高校也要注重管理人员节能低碳意识的培养,督促管理人员依靠先进的水电管理技术,实现节能低碳的目标。 高校在招收水电管理人才时,应从水电管理、信息化管理、节能低碳意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只有各方面都达到相应标准的人才才能上岗,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水电信息化管理队伍。
3 大学综合能效解决方案
3.1 校园电力监控运维
整合设备所有数据,综合分析、协同控制、优化运行、集中控制、集中监控、数字化巡检、移动运维,重新优化整合团队,减少人力配置。
3.2物流计费管理
采用先进的网络抄表支付管理技术,实现电、水、气等能源综合计费,实现远程抄表、费率设置、账单统计汇总等,支持微信、支付宝、刷卡等多种充值支付方式,以及可设定补贴计划。 通过能源付费管理,培养用能群体和部门的节能意识。
3.2.1宿舍用电管理
学生宿舍用电管控:可批量下发基本用电定额和定时开关机功能; 可进行恶性负荷识别,进行非法用电检测,获取非法用电跳闸记录。
3.2.2 储存水电费
校园超市、商店、食堂等个人用水、用电预付费管理
3.2.3 充电桩管理平台
在“源、网、充、储、充”的信息能源结构中,充电桩缺一不可。 充电桩应用管理也是校园生活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4 智能照明管理
通过对高校路灯的全面监控,提供路灯的灵活、智能化管理,实现校园内任意线路任意路灯的定时开关、强制开关、亮度调节,以及灵活设置定时控制方案,确保路灯智能控制和运行。 高效节能。
3.3 能源管理系统
对校园水、电、气等接入能源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同比分析、环比分析、损耗分析等,了解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流量。
根据校园建筑分类,收集统计各类建筑的用电量数据。 如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等用电量,分类分析数据,提供领导决策,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符合校园节能监管内容和要求的数据库,能自动完成能耗数据的采集,自动生成多种形式的报表、图表和系统的能耗审计报告,并能监控节能运行状况——消耗设备并设定控制策略以达到节能目标。
3.4 智能消防系统
智慧消防云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分散的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智能烟感探测器、智能消防水务等设备连接成网络,并通过云平台对这些设备进行消防信息的实时动态采集、数据分析、挖掘和趋势分析,帮助实现火灾科学预警、网格化管理、实施多责任监管。 实现无人值守智能消防,实现智能消防“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要求。 从防火,到火灾报警,再到控制联动,运行在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上,用户、安保人员、监管单位可以通过该平台直观地看到每栋楼内各种消防设备和传感器的状态。 遇有详细隐患、火灾等紧急和非紧急情况湖南建筑能耗管理系统软件,可在几秒内,通过手机短信、语音电话、邮件提醒、APP推送等方式快速发送相关报警和事件信息。 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4.平台部署硬件选择
4.1 电力监控运维平台
4.2物流计费管理
4.2.1 宿舍/商业预付费平台
4.2.2 充电桩管理平台
4.2.3 智能照明管理
4.3 能源管理体系
4.4 智能消防系统
4.4.1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4.4.2 消防设备供电监控系统
4.4.3 防火门监控系统
4.4.4 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
5 结论
在提倡节能低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高校水电管理应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切实提高实际管理水平。 针对水电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高校应积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电设备更新,强化智能化管理带来的节能低碳,提高管理水平。机制,建设高水平的管理团队,进而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水电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
【参考】
[1] 谢衍. 高校水电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实现路径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2019,(8):46-45
【2】王侃. 节能减排视角下高校水电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 企业技术与发展, 2018, 440(06): 269-270.
【3】高校综合能效解决方案2022.5版。
【4】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2022.05版。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