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聚焦双碳未来,看薇姿如何让绿色智能建筑更节能、更安全
时间:2023-05-25   

2023年5月7日-9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2023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隆重召开。 电气分公司负责人、企业代表等500余人参加。

浙江威奇电气有限公司携智能一体化智能控制箱、智能终端控制系列、能源设备数字化管理平台软件系统等数字化产品亮相年会,并荣获“金牌合作单位”荣誉称号。 Wikey产品展示区吸引了众多设计院代表、电气专家和经销商前来参观了解,与专家大咖一起聚焦“行业发展”、“建设现状”、“用户需求”、“绿色智慧建筑”建设路径”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峰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文件陆续出台。 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能源设备运行,对各类企事业单位能耗定额、节能指标、能源成本和安全运行进行数字化管理,构建更节能、更安全的智慧绿色建筑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

因此,在建筑施工中ba系统与能耗管理系统,BA系统和物流管理平台将与BIM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数字化管理。 但在双碳目标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不断完善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

● 系统多且孤立,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采集;

●无法保证重要区域用电安全和用电侧质量达标率;

●能源消耗成本不能落到部门、部门和个人的头上;

●设备控制运行方式单一,节能降耗效果不佳;

●设备全生命周期、维护、检查、维修运维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后勤保障工作繁琐,在安全运行、可靠供电、环境质量、运维服务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数据指标。

为解决楼宇设备和能源管理难题,满足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维客为用户提供4S能源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围绕安全、节能、健康、服务四大方面提升价值,包括配电、控制、通信、物联网、传感五大智能系列硬件产品,以及一个平台、五个中心、软件由30多套系统组成。 产品,以及咨询定位和培训实施的服务产品。

经过200多个项目实践,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形成了从项目前期咨询定位和专业设计、项目指导、工程建筑、数码产品、运维。 从服务到安全、能源系统引入与培训、物流数字化计划管理与绩效管理等一整套科学的数字机电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绿色智慧建筑的高效运营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01 节能降耗:节能率提升约25%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赋予控制系统智能,通过多层神经网络进行深度学习,不断优化设备运行方式,进行智能节能控制,提高节能效果与传统BA相比效果提升25%。

实现水、电、气、空调能耗等能源消耗的精细化计量。 将能耗数据采集单位细化到部门和个人,清晰掌握哪些部门能耗超标,哪些地方能耗浪费。 对部门或个人进行能源消耗成本统计和考核,完成能源定额管理和节能指标管理。

02安全可靠: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对配电房、各楼层配电、用电节点进行三级监控,确保用电安全和重点区域用电侧质量指标达标率。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智能控制并及时处理异常,使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03舒适健康: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

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房间的门窗开启状态、环境温湿度、空气质量指标,对空调、风扇等设备进行优化控制。 预设多种模式,确保建筑环境舒适、地下室空气质量和重要区域温湿度达标。

04运维服务:工作效率提升30%

实时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维护、检查、维修全过程,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并将多种系统接入平台进行客户端和移动运维,减少日常工作量和人员配置,可提升30%的运维效率。

05数字化管理:实现数字化赋能

开展数字化安全、能效、环境、运维、质量五大体系建设,引入数字化规划、项目、执行、团队、绩效五大体系,与职责关联各岗位目标,培养一批专业的数字化管理团队。 有利于增加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管理效率。

在“十四五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司将紧跟政策导向,洞察用户痛点,为各行业提供安全、节能、高效的专业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希望设备运行更安全稳定、楼宇智能控制更节能高效、室内环境更舒适健康、专业运维保障、数字化物流管理等需求。 全方位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打造智慧绿色建筑。

AI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软件与物联网硬件的结合,精准判断能源需求,建立温度场、湿度场等计算模型,精准供给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平均节电率达20%以上。 空调机房采用北京和创三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I能源管理系统,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冷却机房的水冷空调系统由4台开利离心式冷水机组成,配备6台冷却水泵,7台冷却塔14台风机,空调侧12台冷冻水泵。 平均节电率可达28.9%。 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

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数据中心立式制冷能效管控系统是一套集制冷设施整体管控平台、节能管控平台、运行数据挖掘分析平台于一体,实现能耗管理和运行控制数据中心冷却系统。 该系统利用物联网(IoT)技术、AI技术耦合数据中心IT负载特征、区域气候特征等固有属性,建立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全局能耗运行模型,实现数据的制冷所有工作条件下的中央制冷系统。 源、输配、末端空调整体节能智能控制,整体制冷系统年节电率15%~30%。 北京嘉木科瑞科技有限公司将AIoT数据中心立冷能效控制技术应用于北京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改造,年节电628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

“5H”数据中心冷源系统由满足应急2小时以上的冷库系统、群控系统(冷水机、冷却塔、水泵、换板等)、空调终端,以及基于AI技术的楼宇自动化(BA)系统。 先进的节能控制系统,可提高整个冷源系统的运行效率。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性能系数(COP)可提高25%~30%,能效比(EER)可提高10%~15%,WUE可降低8%左右。 某数据中心采用北京盈丰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空调系统节能率达到13%以上,系统运行效率提升20%以上,年节电2.555万千瓦时。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以上。

数据中心电源管控系统节能技术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数据库和流程管理的结合。 根据国际通用的数据中心安全原则,确保安全、提高效率、节能降耗。 系统采用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协会(ITIC)曲线标准,具有“1+3”功能——节能降耗+操作安全、控制安全、通信安全。 该系统能有效抑制瞬态浪涌,降低电流谐波畸变和无功损耗,提高功率因数。 某数据中心使用北京中大科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年节电20.34万度,节电率33%。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70%。

数据中心空调定向调控节能系统基于气流组织优化和电源使用效率(PUE)在线跟踪分析,通过对机柜负载和温度的动态监控,集成精准空调制冷量定向调控,“空气出风口-精准空调-冷源”三级反向按需调节等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实现数据中心空调节电率25%~30%; 数据中心PUE值可降低5%以上。 某数据中心采用广州远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PUE值由1.63降低至1.48,年节电218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0%。

制冷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动调节。 通过海量数据分析,训练出数据中心的PUE模型。 模型准确率高达99.5%。 推导并应用最佳参数组合来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通过持续学习、持续自我优化、实时更新散热策略、系统级调优,数据中心PUE可降低8%~15%。 廊坊某数据中心采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机柜总数4000个。 单机柜功率8kW,负载率70%。 它们都配备了智能冷却系统控制系统。 PUE由1.42降至1.25,年节电3336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5%。

数据中心能耗管理_山东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三级能耗和一级能耗

微模块综合监控系统对微模块温度场和机柜负载进行监控,采用前馈控制、温度自适应、热点跟踪等策略自动调节风冷空调,实现按需制冷数据中心能耗管理,有效降低机房能耗和PUE。 微模块综合监控系统PUE可降低0.08-0.12。 适用于数据中心的新建和改造。 广州某数据中心使用科华数据微模块120套,机柜2000套。 IT总负荷1.3万千瓦,年综合经济效益总额8916.8万元。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20%。

智能温控系统是企业建设的大数据服务中心,提供运维服务平台,通过云端数据存储、云端数据分析,实现远程智能管理、本地智能管理、远程异常诊断和用户终端。 智能互联,为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某学校使用辽宁鑫源温控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面积10000平方米。 在舒适度丝毫没有降低的情况下,供暖系统运行成本降低了12.8万元。 预计未来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以上。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运行状态的优化和节能,以及能效的提升机房诊断及节能潜力评估。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空调末端设备实施综合节能率不低于25%; 实施冷站,综合节能率不低于15%。 某数据中心机房采用南京群鼎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自动调节所有风冷精密空调。 PUE由1.6降至1.43,年节电32.52万度。 预计未来三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0台。

机房环境参数测量分析及AI节能优化技术利用配备传感器的机器人,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机房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参数的测量时间,通过气流模型形成温度云图,进行热点分析和室内气流优化。 结合动环监控系统和BA系统的历史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训练,优化数据中心的节能运维管理。 数据中心一台空调的平均能耗为143.2千瓦。 采用上海云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进行计量分析改造后,年节电39.5万度。 预计未来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以上。

数据中心智慧节能云平台采集数据中心设备运行信息和环境参数,优化设备运行工况,减少无效能耗输出,实现机房节能和智能云管理数据中心。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综合节电率(包括IT设备能耗)可达10%以上。 某数据中心采用深圳市共济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安装节能采集设备,搭建智慧节能云平台,年节电560.15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40%。

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用电环境和IT基础设施的全面监控分析,制定最优策略,对各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实现数据中心能效最优。 河北某数据中心1000个机柜,设计容量,采用集中冷水机制冷系统。 使用深圳市航锦鲲鹏数据有限公司的产品后,PUE从1.38下降到1.29。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

数据中心能效优化与智能运维管理技术是通过集成储能系统网络管理、HVAC系统优化策略算法与自动调节、基于大数据挖掘的节能诊断与优化,实现数据中心能效提升,等整体优化(包括功率容量和能流监控、HVAC系统自动控制等)。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系统年可用率≥99.99%,使用寿命>10年。 广东某数据中心采用深圳市中电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设备IP率达到90%,单系统测点规模达到30万个,数据采集处理速度提升约30% ,异常事件处理效率提升30%左右; 机房大楼年节电50.1万度。 预计未来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台以上。

采用动态在线技术的UPS产品——视觉识别(VI)动态在线模式是为了满足客户高能效比、高可靠性的需求,采用经济型(ECO)旁路直供+逆变器实时在线补偿市电干扰在负载谐波方式上,市电异常时0毫秒切换到逆变供电是一种高效的运行方式。 适用于新建和改造数据中心。 与传统双转换工频UPS相比,每台装置每年可节电40万度电。 预计未来三年市场份额将达到50%。

基于人工智能的机房智能节能系统,通过云端端三级协同,支持智能能耗分析和预测。 核心AI智能引擎加载近20个核心关键AI模型算法。 整个产品包含20多项功能创新。 根据机房温度、气流分布状况、各种运行数据生成定制化节能策略,减少机房制冷冗余,提高制冷效率。 适用于数据中心改造,制冷节能率可达20%~50%。 某数据中心采用中国电信产品,年节电179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占有率将达到80%。

DCIM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数据中心设施的检测、管理和优化,将运营管理和运维管理有机融合,提供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方位保障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机器人技术实现精细化能效管理和智能运维管理,保障数据中心绿色、安全、高效运行。 数据中心管理系统结合AI技术,节能8%; 结合容量管理、资产管理、能效管理,资源利用率提升20%; 结合工单管理、巡检管理等功能,运维效率提升50%,适用于新建和改建数据中心。 某数据中心采用中兴通讯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产品,在华南地区实现PUE小于1.25,年节电超过1000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30%。

机房智能节能管理系统面向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和节能领域。 自主研发动态环境监测平台、能源管理平台、硬件终端(FSU、DTS),并提供软件、硬件及各类底层传感器部署调试和节能优化服务,实现远程监管、消防防控,以及各种基础设施场景的节能控制。 提供能源审计、项目设计、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人员培训、节能检测、运行维护和改造系统管理等服务。 北京某数据中心采用中国移动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产品,包括能源管理平台和节能改造优化服务,年均节电1000万度。 预计未来五年市场份额将达到15%。

详情请关注附件。

附件:《全国通信行业节能技术产品应用指南及案例(2021)》第5部分:绿色数据中心智能控制与绿色运维管理技术产品(17项).pdf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