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世界银行发布《中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效率》研究报告
时间:2023-05-22   

近日,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效率》研究报告。 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和节能工作取得的进展,并结合国际节能经验,阐述了我国公共机构实现节能目标的障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 全国约有200万个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2700多所大学、中小学,20500多所医院,许多社区或乡镇医疗机构或诊所等单位。

2010年绍兴能耗管理系统销售价格,煤炭是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最大的能源,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1.9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2%,占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的48%,其次是电力和汽油,分别占公共机构总能源消耗的34.3%和8.54%。 2006年至2010年,公共机构能耗增长约15%,但近5年来,在公共机构建筑总量和建筑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仍在逐步下降,人均能源消费降幅较大。

公共机构能源需求形式主要为供暖空调、照明和插电式负载,但不同地区的主要消费形式不同。 供暖是北方寒冷地区最大的能源问题,而在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电制冷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

2、国际节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尽管中国的国情和政府结构与欧美国家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欧美国家在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已经30多年,积累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助于中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最好地实现中期节能目标。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法规规定节能目标,鼓励节能创新政策。 在联邦层面,美国颁布了具体的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和节能政策法案,包括 1988 年的《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能源独立与安全法》(EISA)和 2009 年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安全法 (EISA)。 行政命令 13514 等。 同时,几乎所有的州、部分城市和地方政府也自主为政府部门制定了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能源消耗削减目标。 目前,美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基本可以完成规定的节能目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欧盟要求成员国制定通用的能源政策和具体的节能政策措施。 欧盟20-20-20行动计划确立了欧盟能源政策的总体框架,并于2007年正式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和主要能源消耗的绝对值降低20%,可再生能源无论速度的经济发展。 能源结构比重提高到20%。 欧盟虽然很早就制定了节能目标,但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迄今为止欧盟只实现了总能耗削减目标的一半。 为此,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初出台了新的节能计划,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作用,力争完成原定的节能目标。

近日,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提高公共机构能源效率》研究报告。 报告详细分析了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和节能工作取得的进展,并结合国际节能经验,阐述了我国公共机构实现节能目标的障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 全国约有200万个事业单位,包括国家机关,2700多所大学、中小学,20500多所医院,许多社区或乡镇医疗机构或诊所等单位。

2010年,煤炭是我国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最大的能源,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为1.9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2%,占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的48%,其次是电力和汽油,分别占公共机构总能源消耗的34.3%和8.54%。 2006年至2010年,公共机构能耗增长约15%,但近5年来,在公共机构建筑总量和建筑面积增加的情况下,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仍在逐步下降,人均能源消费降幅较大。

公共机构能源需求形式主要为供暖空调、照明和插电式负载,但不同地区的主要消费形式不同。 供暖是北方寒冷地区最大的能源问题,而在华南、华东和华中地区,电制冷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形式。

2、国际节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尽管中国的国情和政府结构与欧美国家不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欧美国家在公共机构开展节能工作已经30多年,积累了很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助于中国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最好地实现中期节能目标。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法规规定节能目标,鼓励节能创新政策。 在联邦层面,美国颁布了具体的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和节能政策法案,包括 1988 年的《国家节能政策法》(NECPA)、《能源独立与安全法》(EISA)和 2009 年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安全法 (EISA)。 行政命令 13514 等。 同时,几乎所有的州、部分城市和地方政府也自主为政府部门制定了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能源消耗削减目标。 目前,美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基本可以完成规定的节能目标。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欧盟要求成员国制定通用的能源政策和具体的节能政策措施。 欧盟20-20-20行动计划确立了欧盟能源政策的总体框架,并于2007年正式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和主要能源消耗的绝对值降低20%,可再生能源无论速度的经济发展。 能源结构比重提高到20%。 欧盟虽然很早就制定了节能目标,但完成情况并不理想,迄今为止欧盟只实现了总能耗削减目标的一半。 为此,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初出台了新的节能计划,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的示范作用,力争完成原定的节能目标。

三、中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进展

虽然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机构开展节能行动的时间较短,但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体现在相关政策机制的出台和落实、财政支持力度的加大、推广能源合同管理模式。 使用等

相关政策和机制出台实施: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准备,我国于2006年启动“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具体的节能目标,首次关注公共机构的节能问题. 2007年以来,《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关于促进能源和节能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相继出台,20个省级人民政府制定了节能管理办法地方公共机构的规定。 2008年成立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监督、协调事业单位节能工作。 高校节能联盟、中国医院协会资产管理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和部门也在推动各行业节能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影响。 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能源消耗统计、报告、审计和核查流程也日趋完善,最终由国家统计局进行分析。

加大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国家加大对节能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财政部安排5亿元推进中央机关节能改造工程,包括中央机关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以上、公务员居住的政府住宅52.5万平方米,节能率达到36%,节水率达到50%。 省和地方政府还追加安排2.15亿元用于公共机构能效改造。

推广应用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中国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起源于1996年开展的3家试点节能服务公司。到2010年,中国节能服务业投资规模超过42亿美元,并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特点的“利益共享”合同管理模式。 2010年,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行业委员会拥有会员单位428家,成为能源合同管理模式的主要推动者。

4.现阶段我国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及需要克服的障碍

我国新制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能耗进一步降低16%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是具体措施之一来实现这个目标。 特别是,规划提出了公共机构人均能耗降低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降低12%的目标。 具体工作任务包括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能源计量统计,通过奖惩制度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目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建立节能技术支撑机制。制度、探索建立多渠道融资机制、加强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组织实施节能示范工程等。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深化需要克服三个障碍,即如何提高公共机构的节能积极性,如何获得有效、及时、全面的节能数据,以及如何丰富融资渠道。

第一个障碍是资产管理者和建筑住户缺乏采取能效行动的动力。 除非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否则公共部门建筑资产管理者和住户通常没有理由担心使用了多少能源。 世界银行建议充分利用节能目标管理制度和配额制度,通过考核各级公共机构年度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激发公共机构节能积极性。

缺乏专业知识和可靠数据是公共机构进一步实施能源效率的第二个主要障碍。 世界银行建议中国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节能诊断工作,为节能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中国政府已将这些工作列为“十二五”期间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重要内容。

要克服的最后一个障碍是翻新的资金问题。 为顺利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还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公共机构的融资来源远少于商业建筑。 政府机关、学校等各类事业单位自身融资能力严重受限,传统上只能依赖政府预算资金。 但是,还有发展其他融资渠道的空间。 根据欧美以往的成功经验,世界银行提出最常见的替代融资机制包括:(1)能源管理合同,能源服务公司提供大部分项目融资资金; (2) 当地能源供应公司提供的财政奖励; (三)滚动贷款专项资金; (4) 发行专项债券、租赁或其他法律允许的融资机制。 美国和欧盟在使用替代融资方面有非常丰富和成功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同时,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用节约的能源成本补贴公共机构节能项目,也是改善节能资金短缺的潜在解决方案。

北京时间10月31日凌晨,美联储结束了周三为期两天的10月货币政策决策会议。 在随后的利率决议声明中,美联储的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继续维持目标利率在接近于零的水平。 0% 至 0.25% 不变; 同时,9票赞成,1票反对,决定继续实施每月85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计划。

美联储在其政策声明中指出,失业率居高不下是维持量化宽松规模的主要原因,声明中还提到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拖累了经济增长。 声明将美国经济增长趋势定义为“温和”,并表示劳动力市场状况显示“有进一步改善”,但重申希望看到失业率从目前的 7.2% 降至 6.5%。

美联储的政策声明并未对其对经济前景的评估做出太多调整,只是重申了其9月份的声明,即经济正在“温和”水平上改善。 虽然通货膨胀率仍低于美联储 2% 的目标,但美联储还预计该指标最终会上升。 作为维持当前政策方向的原因之一,美联储还首次表示,有证据表明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所放缓”。

美联储表示,自 2012 年秋季以来,经济下行风险已经消退; 最新的声明删除了 9 月声明文本中任何提及金融条件收紧的内容,即“金融条件收紧可能会减缓就业和更广泛的经济增长”。

自 2008 年 12 月以来,美联储一直将短期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水平; 自2012年9月起,美联储启动月度量化购债,希望借此降低较长期利率,刺激经济增长。

2013 年 5 月,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表示,美联储可能有能力在今年开始缩减或“缩减”其资产购买计划。 但自伯南克表态以来,美国就业市场持续低迷,通胀率仍远低于2%的目标水平。 美联储在最新声明中还指出,当前经济形势过于疲软,无法开始缩减购债计划规模。 美联储表示,计划“等待更多证据表明复苏过程是可持续的,然后再调整资产购买步伐。”

自2013年以来在每次决策会议上都投反对票的堪萨斯城联储行长埃丝特·乔治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 她在投票中指出,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带来金融不稳定和过度通胀。

本次会议纪要将于11月20日公布; 下一次美联储例会将于12月17日至18日两天后举行。

摘要:目前,以数字孪生为主的数字化技术日趋成熟。 为使长江水环境治理“长治久安”,上海科学院在长江流域保护试点城市九江市水环境治理中采用智慧水务先进理念长江。 构建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水务平台。 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九江市“一张图”数据库,结合5G物联网、水力模型和云计算技术,应用智慧水务平台,添加河流水情、水质、区域雨情、水泵水务站运行、管网等数据实时监控,构建九江市城市水环境实时时空模型,完善“厂、网、河、水”联动治理和一体化运营湖岸”,实现了水治理的实时监管和科学辅助决策,为今后智慧水务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数字孪生技术; 数据库; 智慧水务; 长江大保护; 九江

数字孪生从密歇根大学教授提出的“信息镜像模型”开始演化而来。 美国国防部率先将数字孪生技术用于航天飞行器的健康维护和保护。 它通过数字空间和集成传感器建立真实的飞机模型,同时与飞机的真实状态和数字空间进行映射,通过数据模型的驱动实现对飞机未来状态的预测。 同时,数字孪生技术还可以用于新的或重建的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 通过构建物理对象的数字模型,结合传感器数据和模型算法,实现物理对象数字孪生体的虚拟构建,可用于物理实体的仿真、仿真、模拟。 优化和预测。

在数字孪生技术诞生之初,由于计算机、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瓶颈,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物理模型上,例如小规模领域如飞机、汽车制造和数字工厂。 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云技术、物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和传输速度得到极大提升,数字孪生技术逐渐应用到城市级乃至流域级规模,比如智慧村庄、智慧城市。 ,甚至智慧流域的概念也逐渐被提出。

智慧水务属于智慧城市范畴。 于2014-2015年首次提出,主要应用于水厂数字化改造和城市供水管网渗漏预测。 随着我国新基建理念的提出,对数字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水务概念的外延逐渐向厂、网、河湖(岸)等系统拓展。 如何实现不同子系统模型的构建、数据映射、模型驱动和数据管理成为科技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九江智慧水务的应用实践为例。 通过九江智慧水务平台建设,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构建九江中心城区数据基地。 中心城区水环境时空模型实现智能工程、智能资产、智能监控、智能决策、智能评价的应用,为未来智慧水务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1 总体设计

1.1 城市现状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四省交界处。 素有“三江之口,七省之要”之称。 是江西省唯一的临江临港城市。 江南名城。 九江是长江沿线首批对外开放的五个城市之一,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国家领导确定的长江大保护先行先试试点城市之一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小组办公室。 目前,九江市城市水环境系统存在生态系统功能脆弱、水体黑臭、水体富营养化、城市内涝、水质缺水等问题。

1.2 设计内容

九江市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作为长江保护工程首批实施试点,投资约77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20平方公里,包括九江中心城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网改造、工程数字化和平台系统建设等。九江市智慧水务项目期望采用厂、网一体化的先进排水模式、江河湖(岸)、泥水并重的资源再生模式、管河江湖一体化的综合治理模式、贯通五湖的清源流水模式。 为在促进沿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强有力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我们将对“市政管网升级改造模式”和智慧管控模式进行深入研究。

1.3 总体架构

九江智慧水务的总体实施思路是基于“一云”、“一张网络”、“一张地图”、“五个中心”、“一个台账”的“11151”总体框架(图1)。 统一规划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九江地区开展试点。 在排水管网节点部署自动监测设备,形成监测感知网络,通过GIS+BIM技术构建数字孪生地图。 面向各级管理部门需求,建设项目管理、智能感知、用水应用、决策支持、展示宣传五个中心。 围绕长江大保护核心目标,创新管理思维方式,构建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在九江市开展示范应用。

图1 九江智慧水务总体框架

2 平台建设内容

为实现九江市治水“长治久安”的目标,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核心,基于实景建模、GIS+BIM、5G物联网相结合的智慧水务平台,水力模型和云计算建立。 基于长江智慧水务总体架构,进行技术体系架构设计,主要包括智能感知层、基础设施层、数据共享与分析层、应用使能层、智能应用层。 具体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技术架构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以数据为核心,主要通过资产、项目、系统的数字化表达,运用物联网、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项目和资产的数字化表达和双向沟通。 信息同步具有统一、可信、易获取的特点。 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有参与者都使用同一个数字孪生对象来实现工程信息和数据的一致性和同步。 通过分析当前和过去的数据,提高项目和资产的可靠性、抗风险能力和生产力,平台数据架构如图3 o

图 3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数据架构

2.1 数字环境建设

数字孪生技术从生成数字模型开始,添加更多的数据集是关键。 为克服传统二维管理平台能见度低的弊端,平台数字化基地建设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开展九江市域 项目范围内的影像采集工作,以构建九江整个建设区的地理、地貌、设施数字化实景模型(图4),替代以往GIS二维环境底图,实现数字三维环境构建. 作为工程相关数据,BIM设计的“底图”,为九江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以“一张图”为基础,打造智慧水务实施蓝图。

图4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3D实景模型

2.2 数字模型构建

在数字化环境建设的基础上,为满足数字孪生模型数据的要求,平台设计依据境内已建、在建和新建涉水工程的初步设计图和施工图。项目范围完成数字模型构建。 其中,测绘专业、结构专业、水机专业、给排水专业利用BIM设计软件构建污水处理厂厂房结构模型、工艺设施模型、厂区地形模型。 使用平台协同设计和碰撞检查来提高在建和新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质量。

通过漫游和碰撞检查找到总装模型设计的异常点,然后使用标注对这些碰撞点进行处理。 开发统一设计平台,定制标准组件库和Paa风格,结合推送实现标准化设计。 同时,在工程数字化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iModC发布BIM模型,上传至智慧水务云平台,实现Web端和移动端的数据访问和共享,方便了BIM模型与GIS平台、物联网系统相结合。 以此方式引入智慧水务平台,实现基于GIS+BIM+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水务“一张图”应用系统。 具体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基于智慧水务的构建模型

2.3 物理数据映射

本研究在物理实体模型和数字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孪生体的数据信息,便于后期模型驱动,本研究融合BIM和GIS的应用,实现了数字孪生体的映射。 GIS物理数据和实体模型以及数字模型。 同时,提升长线项目和大型区域项目的管理能力。 通过GIS将单体建筑的BIM应用宏观扩展到智慧水务等更广泛的工程领域。

图6 基于Gin+BIM的城市排水系统精细化管理

2.4 感知数据映射

图7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智能感知网络监测内容

2.5 智能应用

运维效率低下、调度薄弱、评价考核机制缺失是众多水务企业和政府部门面临的主要困难。 九江智慧水务平台从业务应用需求出发,结合智能化技术手段,设计了一系列智能化应用系统子系统,旨在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精细化管理和水环境治理的新突破。

a) 综合展示。 基于GIS+BIM技术,对水环境治理规划、水务设施建设、水务运营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可视化管理,打造综合展示图。

B) 知识资产。 在工程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设施资产的智能化应用。 采用GIS+BIM等信息技术,提供污水处理厂、地下管网、防洪排涝设施、监控设备等水利设施的管理、浏览、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及管理、浏览、海量设施数据和空间数据的查询和空间分析。 为城市水务设施运行管理、模拟分析、联合调度提供不同尺度、不同展示方式的详实基础数据支持。

c) 智能监控。 通过接入在线监测数据,对厂、网、河、湖岸进行一体化监测,及时发现设施运行中的突发事件,有助于事故的快速预警、追溯和追溯,管理部门提高排水事故预警和处置能力。 .

d) 明智的决策。 基于在线监测数据,通过水环境模拟建模,高效分析污染源扩散、内涝、基础设施水容量等,形成智慧决策大脑,帮助管理者预测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的后果。 管理者可以准确地进行决策和指挥。 同时,结合移动应用,处理工作快速、灵敏、协调。

e) 智慧评价。 通过污水厂、管网、流域、排污口监测数据,流域遥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流域生态分析,综合评价城市水环境系统治理项目的实施效果,为城市水环境系统治理项目的实施效果提供评价和评价依据。分析为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

3 创新示范应用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的九江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新技术实践。

a) 城市水务设施数字化。 在九江试点期间,市政地下管网数据基于GIS技术,完成了九江地区现有地下排水管网453.258公里的GIS建模,完成了城市管网数据数字化。 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覆盖十里河、两河流域和彭泽地区,飞行272架次,采集照片7万余张,航拍覆盖九江中心城区80平方公里,构筑精度3厘米左右芳兰片区、白水湖片区倾斜摄影模型完成了城市基础背景数据的三维数字化。

基于BIM技术,围绕房兰污水处理厂、储水池、污水提升泵站等地下排水管网结构,将BIM成果贯穿工程设计、施工和竣工。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通过BIM设计模型审核、碰撞检查等手段可以发现工程设计问题,减少施工变更,节约成本。 同时,通过导入GIS管网数据,自动形成3D管网模型。 通过GIS+BIM技术的结合,将管网及水务基础设施的3D BIM模型导入实景数字化环境,为基于GIS+BIM的水务设施数字化示范应用(图8)提供基础工程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数据调用和服务。

图8 九江基于GII+BIM的水利设施数字化

B)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资产管理。 从项目采集设计初期,制定标准化的数据采集模板和设计规范,通过标准的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质量检测,将设施设备基础信息与数字模型通过编码链接起来,形成数字孪生模型,实现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并在Web端完成模型轻量级转换,实现水务设施设备资产的可视化管理,如图9所示。

图9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Web端设备资产管理

C) 水力模型结合3D实景,打造数字孪生业务动态仿真。 九江市根据城市水务水环境数据海量、多类、模糊、时空过程、动态更新频繁等特点,利用Flood构建了不同尺度的实时动态水动力模型,模型通过高性能计算集群完成 多任务、多用户并发分布式实时计算,快速准确实现管网水力学、地表流、河网等多种模型的统一管理、统一分析和调用和渠道、水质转移和水生态。 同时,水动力模型根据监测或预报数据实时在线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实现城市电站、站河联合调度、泵、闸、管优化调度等业务功能管网、城市内涝预测、管网和河流水质输送计算等。 该模型结合3D实景模型,面向城市内涝业务,实现3D可视化的实景动态模拟,如图10所示。

图10 城市内涝实时动态模拟

4-SW智慧水务能效管理平台

4.1 平台概览

安科瑞电气拥有从终端感知、边缘计算到能效管理平台的产品生态。 -SW智慧水能效管理平台在污水厂源、网、荷、蓄、充各关键节点安装保护、监测、分析。 、处理装置,用于监测污水厂能耗总量和能耗强度,监测主要耗能设备能效ems能耗管理系统,保障污水厂可靠运行,提高污水厂能效,为污水处理能效管理提供科学完善的解决方案。

4.2 平台组成

智慧水务综合能效管理系统由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力监控及能效管理系统组成,涵盖水务中压变配电系统、电气安全、应急电源、能源管理、照明控制、设备运维等等,贯穿水能,通过一套平台和一个APP,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实时了解水配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可应用于水务物流的管理需求部门根据权限。

4.3 平台拓扑

4.4 平台子系统

4.4.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及电力监控

对水配电系统35kV、10kV电压等级配置继电保护和电弧保护,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对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监测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负载率、温度、三相平衡、变压器、水泵、风机异常报警等数据。

4.4.2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

自来水系统中大量的大功率电机和水泵在配电系统中产生大量谐波。 通过监测配电系统的谐波畸变、电压波动、闪变和容差指标分析电能质量,并配置相应的电能质量控制措施,提高供电电能质量。

4.4.3 电机管理

电机监控实现水务中电机的保护、遥测、遥信、遥控功能。 电机保护器可以对过载、短路、缺相、漏电等异常情况进行保护、监测和报警。 高效准确地反映故障状态、故障时间、故障部位等相关信息,对电机进行健康诊断和预防性维护。 同时支持与PLC、软启动、变频器等配合,实现对电机的自动或远程控制,监测和控制各种工艺设备,保证正常生产。

4.4.4 能源管理

建设水务计量系统,显示水务能源流量和能源消耗,通过能源流图帮助水务分析能源消耗去向,找出能源消耗异常区域。

将所有能源相关参数集中在一个看板,多维度对比分析,实现各工艺环节的能耗对比,帮助领导控制全厂能耗、能源成本、标准煤排放等。

收集污水厂、自来水厂、抽水站等在水务、电、水、气、冷热消耗方面的能源消耗数据统计,同比分析,计算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强度、计算标准煤和CO2排放量的统计趋势。

能效分析按照三级测量框架进行,符合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 可分析各车间/职能部门的能效水平,如同比、环比、对标等。通过系统采集的污水处理量和能耗数据,趋势图污水单位消耗量中产生的污水单位消耗量,进行同比和环比分析。 同时,污水单耗对标行业/国家/国际先进指标,方便企业根据产品单耗调整生产工艺,从而降低能耗。

4.4.5 智能照明控制

系统为污水厂、自来水厂、水泵站等提供照明控制管理解决方案,支持单一控制、区域控制、自动控制、感应控制、定时控制、场景控制、调光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自动识别日出日落时间实现自动控制功能,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实现室内和工厂​​照明的智能控制,达到安全节能的目的。

4.4.6 电气安全

①电气火灾监测:监测配电系统回路的漏电流和电缆温度,实现对污水厂、水厂、水泵站的电气安全预警。

②消防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根据预先设定的应急预案,迅速启动疏散预案,引导人员疏散。 系统接入消防应急照明指示系统数据,通过平面图显示疏散指示灯的工作状态和异常情况。

③消防设备供电监控:监控消防设备工作电源是否正常,确保发生火灾时消防设备能正常投入使用。

④防火门监控系统:防火门监控系统集中控制其终端设备即防火门监控模块、电动闭门器、电磁脱扣器的工作状态,监控疏散时防火门的开启、关闭及故障状态通道,并在终端显示设备开路、短路等故障信号。 系统采用第二条消防总线将具有通信功能的监控模块相互连接起来。 当终端设备出现短路、开路等故障时,防火门监控器可发出报警信号,指示报警位置并保存报警信息,确保用电安全。 可靠性。

4.4.7 环境监测

污水厂、水厂、水泵站等场所温湿度、雾霾、水浸、视频、UPS电池房可燃气体浓度显示预警,确保污水厂、水厂、水泵站安全运行,等 当可燃气体或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可自动启动排风机或新风系统,消除隐患,保持良好的水处理环境。

4.4.8 分布式光伏监控

实时监测低压并网柜各路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参数及断路器合闸状态,逆变器运行监测,输入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对逆变器直流侧的每个光伏组串、逆变器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频率、功率因数、当前发电量、累计发电量进行监测,并将上述监测参数的历史数据绘制成曲线图线。

平台结合厂区实际分布情况,通过3D或2.5D平面图展示分布式光伏组件在屋顶、车棚的分布情况,展示汇流箱位置、并网点、各屋顶装机容量等。

4.4.9 过程模拟监控

平台通过2D、3D实时监控粗筛、污水提升、细筛、曝气沉砂、改良生化处理、二沉、氯接触消毒、污泥浓缩过滤、生物除臭等工艺设备运行状态方法 。 格栅清渣器、污水提升泵、回流泵、曝气风机、加药泵、浓缩压滤机、吸砂泵、疏浚泵等低压电机控制柜或低压给料柜安装电机保护,防止短路、过流、过载、启动超时、缺相、不平衡、低功率、接地/漏电、te保护、堵转、逆序、温度等保护及外部故障连锁停机,配合PLC、软启动、变频器等. 实现对电机的自动或远程控制,监视和控制各种工艺设备,保证正常生产。

5 相关平台部署硬件选择表

6结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逐渐重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城市智慧水务平台建设将会越来越多。 如何利用海量数据实现水务数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转型,将是中国的未来。 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 本文探索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九江智慧水务平台。 It has , model and data , data- - and other . It is to for China's smart city .

参考

[1] Chen . and of Urban Smart Water Based on Twin [J]. 's Pearl River, 2022

【2】Kong ? on the of smart water in pilot of River Great [J].Water , 2020

【3】 and . 2022.05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