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执政新实践·浙江】节能降耗引领浙江绿色发展
时间:2023-05-1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和分享”。 作为东部先行区,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浙江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浙江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方针。 在加强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耗能企业管理的同时,不断深化供给侧背景下的机制改革,推动海宁、阜阳等资源要素。 借鉴改革试点经验,加快简政放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15年,全社会能源消费平稳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在用能重点领域率先开展源头节能示范

工业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 《中国制造2025》将“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原有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加快推进节能降耗,把有限的能源用在资源消耗低、技术水平高、竞争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重大项目上已成为必然趋势.

浙江积极推进能源消费“笼改”。 以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价和用能审查,从源头上严控新建高耗能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同时,大力推进结构性节能,积极培育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 等清洁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技术和管理节能是浙江省节能降耗的重要推动力。 浙江积极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制的推广应用,深入推进热电联产改造等“五大节能工程”。 组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浙江省电机能效提升计划实施方案》,为淘汰落后电机、电机系统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电机提供政策支持。

在工业领域之外,在节能降耗攻坚战中,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是节能降耗的重点领域。

在建筑领域,浙江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交通领域,积极创建绿色交通大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同步推进绿色港口和航运创建浙江终端能耗管理系统,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比重; 在事业单位领域,积极开展事业单位节能技改,创建50家省级示范单位,实施“千万-万-万”节能行动,支持节能改造1,000,000 家企业。

浙江省经信委有关领导指出:“节能降耗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包括企业和老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同时,节能降耗工作的顺利开展。降耗工作也将使每个社会成员受益。

为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的积极性,浙江省每年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期间举办系列节能宣传展览和能源紧缺日体验活动,开展节能专项宣传和公众参与。节能服务广告,进一步营造全社会节能氛围。 形成企业、政府、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保驾护航,深化改革打破要素制约

从能源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其中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这就需要政府深化体制改革,在能效、排放、质量、健康、安全等方面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负面清单,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约束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从而有利于内生的、长期的和可持续的发展。 全面推进全产业链节能降耗,释放市场潜力。

为树立标杆、鼓励政策、完善标准、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终端用能产品和用能单位能效持续提高,浙江省深入实施《能效管理办法》。领跑者“体系实施计划”,持续推进企业能源利用。 确权确权,积极引导地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要求、节能评价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查意见等,合理确定企业初始能源使用权。

出台《关于全面实施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在我省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选取26个城市海宁、萧山、衢州等地区在多个地区开展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加强对试点地区试点工作的指导和总结,推动建立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制度。试点地区能源使用权有偿使用和交易。 并运用信息化手段,积极开展“智慧能源监测”,探索建立实时动态的能源数据采集系统,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

浙江省在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经济开发区、浙江嘉兴秀洲园区国家低碳试点园区实施方案获国家批复。 浙江华鼎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庆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再生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申报国家重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推动废旧衣物产业化,废旧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加工处理。 浙江红狮水泥有限公司等6家水泥企业申报工信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固废项目,探索固废处置新途径。

率先在重点用能领域,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共同推动下,浙江省节能降耗成效显着。 站在“十三五”开局之际,我国节能政策更加严格,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更加紧迫。

在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打造“两个美丽”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倒逼经济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抓手。升级改造,严格节能、环保、安全。 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建立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积极实施低碳转型,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

[有线]

问题一:目前我省节能降耗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我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项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将其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金山银山”。 降耗目标任务,不断加强能源“双控”工作,积极推进工业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国家任务,提高能效水平居全国前列。

浙江终端能耗管理系统_河南移动定制终端管理平台 用户登录_伊利乳业公司销售渠道终端陈列管理培训教材

问题二:我省节能降耗存在哪些短板?

答:虽然我省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节能减排难度加大。 2015年,我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0.48吨标准煤(2010年价),能效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 不少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加之我省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和第三产业能耗将继续保持刚性增长,发展空间较大。能耗继续下降有限。 另一方面,“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启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新一批重大项目,用能保障压力较大.

二是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节能的市场化手段相对较少,行政手段相对较多。 企业缺乏节能降耗的内生动力。

三是先进适用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不够,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后劲支撑不足。

四是节能监管执法专业化程度高,但基层节能执法队伍相对薄弱,不利于节能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

问题三:我省未来节能降耗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答:“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高端装备、环保、信息等七大产业加快发展。 “两化”融合和互联网+产业将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结构性节能仍是我省节能减排的主要动力。

当前,我省正在努力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将深入推进园​​区清洁生产示范试点和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能源清洁利用和转化,加快完善能源消费体制机制,积极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消费方式,促进全省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同时,供给侧改革进程加快,国际峰会召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都将为我省节能降耗工作插上新的翅膀。

9月4日,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举办的2019年石油和化学工业能效“领跑者”发布暨节能技术交流推介会上,陕西化工合成氨产品入围前三名在 2019 年能源效率“领跑者”中。

近年来,陕西化工积极响应国家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耗、环境治理等政策。 秉承“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能耗管理系统 化工,开展能效对标,挖掘内生动力,创新管理。 多措并举,推陈出新,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本着以旧换新、以旧带新的理念,新建年产6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节能减排技改项目,拆除原化肥厂6台燃煤锅炉和2套合成氨装置。 先后实施脱硫脱硝、达标升级、烟羽治理等,打造绿色清洁工厂,实施能效提升精益生产。

陕西化工公司成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开展节能增效诊断。 通过专家诊断、交流研讨、先进对标等,取得了一批实效,能源管理实现了规范化、流程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能耗管理系统 化工_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pta行业各装置能耗统计_员工宿舍能耗管理

通过实施《化工企业过程安全管理实施指南》(AQ T3034-2010)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NOSA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公司在实施基础过程管理、产品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生产等诸多方面,结合实际优于实际,对比标准高于标准。 科学规范、全面系统地管控全生产周期,以稳产促高产,以高产促节能,打通影响生产高效运行的壁垒。 瓶颈,实现安全环保达标、高产稳产、低耗目标。

陕西化工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加大科研攻关和技术改造力度,通过实施气化煤浆浓缩改造和锅炉喷射燃烧系统改造,为合成氨产品能耗大幅降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累计完成投资约6​​.27亿元,其中节能减排和环保整治项目107个。 (王静)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