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4月10日,“节电雷达”系统将绍兴市滨海新区2300户高压非居民用户全部纳入系统试运行。
7月5日,系统将浙江省内所有规范企业(高压非居民用户)纳入系统试运行。
8月15日,系统将绍兴市滨海新区辖区内1.8万户低压非居民用户全部纳入系统试运行。
...
这是什么系统? 效果如何? 为什么要在全省推广? 今天小e就为大家解惑。
为促进能源资源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与浙江省能源局合作开发了由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主持的“节电雷达”系统帮助客户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提高全社会的能源效率。
“节电雷达”数据后台系统
绍兴市滨海新区发挥纺织、印染等传统企业和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兴智能制造企业的产业集聚优势,依托“节电雷达”系统,在关键时期产业迭代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小步,强而有力。
一键扫描
“节电雷达”生成企业红黑名单
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闫家祥介绍,“节电雷达”系统运用回归算法理论,通过动态分析节电用户结构分布和排名情况,识别全省节电举措响应情况。节电区。 形成覆盖政府机关、工业企业、公共场所和居民用户的节电“红黑名单”,实现各领域单日节电实时监控效果,协助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动态监测观察全省节电概况。
“省电雷达”主要功能揭秘
节电地图:全面反映全省和11个地市的节电率、用电量和碳减排情况,有助于推动全社会低碳节电,为安全用电提供支撑。电网稳定运行。
节能用户结构:实时反映各领域节能用户分布情况,更直观评价节能用电量的普及程度和范围。
节电分级:实时准确反映各领域节电具体情况和节电变化情况。
用户用电量:反映全省及地级市所有用户的预期用电量与实际用电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一个省内各地区各领域节电程度的变化情况。一定时期。
节电红榜:显示全省或地市节电用户或节电地区前10名的排名。
节电黑名单:显示全省或地市最近10个节电用户或节电地区排名。
充分发挥电力大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优势,开发使用的“节电雷达”系统,是响应浙江省能源局和国网浙江电力联合倡议的有力举措做好全社会节约用电工作,帮助城镇区县政府部门和供电用户第一时间掌握、收集、分析各地区、各领域、各时期的用电和节能情况及时推广有效的节能措施。
逐级响应
“省电雷达”助力功耗下降
8月16日,在“节电雷达”系统中,绍兴华丽纺织化纤有限公司预警提示。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客户经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通过对能耗数据的走访和分析,一个节电方案摆在了公司董事长的面前:选用节能变压器,年损耗可降至千瓦时,连锁节电28%; 调整生产时间只需将峰电率降低5个百分点,预计每月可减少电费1万余元。
这些变化足够令人惊讶。 不过,这只是“节能雷达”的一小部分作用。 在提高企业能效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区域能效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节电雷达”对绍兴市滨海新区47家搬迁印染企业进行节电分析,形成优化用电方案。
按照规划,浙江七彩彩虹股份有限公司淘汰高耗能、落后设备浙江网络版能耗管理系统,采购一批世界领先的印染设备,同时推出智慧印染平台,实现印染自动化、智能化。整个生产过程。 “该平台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将提升30%,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将降低20%左右,将大大提升市场竞争力。” 公司电气工程部负责人邱杰说。
绍兴宝丰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决定退出印染行业,同时扩大原有的塑料、服装、针织等领域的产能。 按照科学用能建议,公司每月可节省电费3万元至4万元,同时建设约3兆瓦的屋顶光伏项目,每年“自发自用”清洁能源超过279万度。
数据显示,仅绍兴地区,借助“节电雷达”,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已为700多家企业提供“用电+能效”服务,累计达采纳节电建议的企业126家,其中高耗能企业13家。 预计到年底用电企业可节电550万千瓦时。
下一阶段,“节电雷达”将继续推进全省机关绿色办公、公共场所绿色消费、群众绿色生活、工业企业绿色生产。 勤俭节约、节能环保、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国网浙江电力还将深挖能源数据价值,提升节能管理数字化、产业化水平,加强能源信息上下游企业间的连接、共享和交易服务。
供稿:闫家祥、李飞、新通公司|付银磊、周莹、徐丽萍、绍兴公司
1、空间:电动化推动汽车热管理市场快速增长
热管理系统是整车的关键部件
(汽车热管理系统):车辆中调节部件工作温度和乘客舱热环境的部件集合。 系统功能:利用散热、加热、保温等手段,使不同部件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使乘员舱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以保证汽车的舒适性、功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系统主要部件:热管理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各种泵、阀门、工质容器、热交换器、压缩机、管路、散热器等系统应用场景: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电池、电机电控和空调系统。
热管理系统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转变
从汽油车到电动车,由于动力总成的变化,车辆的热管理无论是功能架构还是技术方案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功能结构变化:取消发动机和变速箱,增加电池、电机和电控。 电池需要同时加热和冷却,电机控制需要冷却; 此外,由于纯电动汽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功能的提升,芯片的计算能力大幅提升,部分车型增加了芯片散热的需求。 主要技术方案变化: (1)乘员舱(空调系统):电车沿用传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制冷循环。 采用电动压缩机,由动力电池供电。 乘客舱的加热功能与电动车有很大不同。 燃油车利用发动机的余热为车厢供暖,而电动车由于取消了发动机,需要额外的加热功能。 通常,有PTC加热方案和热泵方案。 (2)动力电池:动力电池的冷却方案有风冷、液冷和直冷; 低温加热解决方案包括电热膜、PTC加热(水加热PTC)和热泵加热等技术方案。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大幅提升
由于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新增部件、部件升级等因素,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大幅提升。 一方面,与传统燃油车相比,纯电动车增加了电池冷却器、电池水冷板、水暖PTC/热泵系统等核心部件,另一方面,原有的压缩机、蒸发器等核心部件已经升级带来价值的增加。 综合来看,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价值高达7000元/辆,比传统燃油车高出2倍以上。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升级的原因及驱动力:由于动力总成的变化,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复杂度较传统燃油车大幅增加,具有更大的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直接而有意义。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热管理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而新能源汽车产品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车热管理性能的提升系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不断升级迭代的方向:(1)新一代空调技术:热泵系统普及率持续提升; (2)热泵系统冷媒:CO2因其高效、环保安全等优点有望成为未来趋势; (3)集成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度不断提高。
热泵系统渗透率持续提升
热泵空调具有能耗低、效率高、冷热一体化、性能稳定等优点。 与水暖PTC的“产热”不同,热泵空调的制热原理是“传热”,可以将热能从低温热源泵送到高温热源,所以能量消费相对较低。 其次,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可达2~4,而PTC方案在同等条件下的能效比理论上最大1。 热泵系统的工作循环:低温低温C中的压力气态工质经压缩机压缩形成高温高压气态工质,然后进入乘员舱热交换器放热冷凝成中温高压液态工质介质,然后进入节流装置成为低温低压气液混合工质,再进入外换热器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气态工质,并最后在压缩机的吸力下进入下一个循环。
在热泵系统制冷剂层面,CO2有望成为未来趋势
2020年,大众将率先在MEB平台上量产CO2热泵空调系统。 消费者在大众MEB平台购买ID.3、ID.4 X、ID.6 X、ID.4 CROZZ和ID.6 CROZZ,即可9000元选配CO2热泵空调系统。
热管理系统集成度持续提升
传统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各电路相对独立的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 纯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乘员舱热管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等运行特性都与温度密切相关,但在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中,各电路相对独立,各子系统独立调整。 单个系统的性能得到了优化,但此时整车热管理系统的整体效率可能还不是最高的。 整车热管理系统定义:整车热管理系统中各子系统(回路)的功能和结构耦合,形成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实现各子系统信息和能量的集成交互,更好地协调整车各部件之间的热负荷关系,高效利用动力电池的能量,实现各系统间的协同管理。 (总结:功能集成、能源集成、设备集成、控制集成)
电动化推动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快速增长
我们测算了国内狭义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徐州能耗管理系统供应商,结果如下: 核心假设:(1)国内狭义乘用车行业销量将保持低速增长稳定增长; (2)国内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增长,到2026年实现销量1603.36万辆,对应渗透率64%; (三)传统燃油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2200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7000元。 测算结果:2022年我国狭义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为820.80亿元,到2026年将增长至1320.77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2.63%。
2、格局:技术变革重塑供应链,行业格局发生变化
全球汽车热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汽车热管理行业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两类: 1.电装、法雷奥、马勒、翰昂等国际零部件巨头。 国际巨头进入行业较早,先发优势明显,技术成熟领先,产品线丰富完整,且均具备系统集成能力,在当前汽车热管理行业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2、国内热管理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升级。 这些企业原本培育出一定的细分赛道,在单一产品市场上具有领先优势。 随着当前下游电动化的不断推进升级,他们抓住行业机遇实现业务升级,逐步拓展业务,提升产品系统集成能力。 . 主要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银轮和飞龙。 目前,国际四大巨头仍占据着汽车热管理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企业正在快速追赶。 从数据来看,电装、翰昂、马勒和法雷奥四家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其中,电装的市场占有率接近30%。 管理行业龙头。 三花、拓普、银轮、飞龙等国内企业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Hanon——韩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Hanon是全球知名的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Hanon是韩国最大的汽车空调系统公司。 它成立于 1986 年,是福特和 Mando Korea 的合资企业。 它后来成为伟世通的子公司。 2015年,伟世通转让全部股份,正式更名为翰昂。 汽车热管理业务主要产品:哈昂在热管理领域也有全面布局,包括水泵(电子水泵)、阀门(电子膨胀阀、多路阀、电子截止阀)、管路系统、(电动) 压缩机、换热器(前端模块、空调箱)等单体部件及完整的热泵系统解决方案。 客户结构:2021年,公司收入按客户划分为现代(47%)、福特(12%)、大众(9%)、通用(6%)、通用(4%)。 营收及净利润:2021年,翰昂实现营业收入61.80亿美元,同比下降2.17%;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56.44%。 (收入按Wind的历史汇率折算)
法雷奥——热管理行业领先供应商
Valeo 是行业领先的热管理供应商。 法雷奥是一家法国大型汽车零部件公司,主要业务有四大领域:舒适和驾驶辅助系统、动力总成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视觉系统。 汽车热管理业务主要产品:法雷奥热管理业务主要包括热交换器(前端模块、空调箱、电池冷却板等)、(电动)压缩机和热泵系统集成等。收入和净利润:2021年,法雷奥实现营业收入172.62亿欧元,同比增长6.83%;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收入结构:2021年,法雷奥热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9.26亿欧元,同比增长6%,占公司总收入的23%。 是公司第三大业务,收入规模仅次于视觉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业务。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Tier 1环节梳理
未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Tier 1环节主要包括前端模块、空调箱、热泵系统集成模块(制冷剂冷却液集成模块)和电动压缩机四部分。 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价值在每辆车6000-7000元左右。 高价值使得OEM在Tier 1级别进行拆分和采购是不可避免的。 考虑到供应链成本与效率的平衡,我们判断新能源汽车Tier 1级热管理系统将主要分为四部分:前端模块+空调箱+热泵集成模块+电动压缩机.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Tier 1环节:热泵集成模块
总体判断:从油车到有轨电车,热泵集成模块是热管理系统变化最大的部分。 热泵集成模块以其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供应商响应快等特点,将成为未来的主流方案。 本轮高度集成的热泵模块创新由特斯拉牵头。 特斯拉凭借强大的自研能力,跳过传统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一级供应商(如法雷奥、电装等),直接对接二级供应商(如阀门三花),与特斯拉对接本身主导热管理系统的设计。 热泵集成组件的生产仍由供应链一级完成。 三花等独立热管理企业也从Tier 2迈向Tier 1。目前,热泵集成模块产品仍处于持续的技术迭代期,竞争格局尚未固化。 迭代的空间很大,包括特斯拉和向特斯拉学习的公司(包括 OEM 和 Tier 1)。 因此,热泵集成模块环节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最具发展潜力的赛道。
3、重点汽车热管理企业分析
三花智控:制冷元器件领先,热管理开启二次增长
公司专注于冷热转换和温度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业务。 公司专注于热泵技术和热管理系统产品的研究和应用,专注于冷热转换和温度控制的环境热管理解决方案的开发。 主营业务包括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和汽车零部件业务。
三花智控拥有完整的热管理产品系列,具备底层核心部件的自制能力。 三花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主要包括水泵(电子水泵、电子油泵)、阀门(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电子水阀等)。 )、热交换器(电池冷却器、水冷板)和其他部件(气液分离器、储液罐等)。 广泛的产品布局使公司具备了新能源汽车底层核心部件,尤其是高阻隔阀件的自主制造能力。
拓普集团:后起之秀,积极布局系统级产品
拓普集团,Tier 0.5供应商。 拓普集团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中国宁波,专注于汽车行业近40年。 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模块化供应商。 成立之初,专注于橡胶减震产品和隔音产品。 经过逐步发展,公司主营业务目前包括汽车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八大业务板块。
依托汽车底盘电子技术,进入热管理系统领域。 公司依托早期研发IBS智能制动系统形成的电控和精密制造能力,开发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并实现了第一代产品的量产。 目前,公司热管理系统产品已经迭代到第二代,可以为水侧和药剂侧提供独立的部分集成解决方案,也可以提供高度集成的解决方案。 未来有望继续实现客户突破。
银轮股份:热管理行业资深人士,发力新能源业务
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覆盖优质客户。 公司新能源热管理业务面向全球市场。 下游客户分布广泛,已进入大量优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其中,海外客户包括国际知名电动车企业沃尔沃、保时捷、通用、福特等; 优质自主企业有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爱安、长安等; 新增动力客户包括蔚来、理想、小鹏等; Tier 1客户主要包括宁德时代。
报告摘录: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相关信息请以报告原文为准。)
上一篇:加快打造绿色制造新引擎
下一篇:加大高耗能行业节能减碳力度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