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赣建科[2008]306号
甘肃省关于印发《甘肃省既有住宅供暖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建设局(建委)、财政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供暖地区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要求,我们制定了《甘肃省既有住宅建筑现将《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同时印发《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请联系省建设厅科教处联系财政厅经济发展处。
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
省建设厅科教厅李海南,王伟0931-,
省财政厅经济发展处 拉彦哲 范亚娟 0931-
附件:1.《既有住宅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2.《甘肃省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汇总》
3.关于印发《北方采暖地区既有住宅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建科[2008]126号)
2008 年 7 月 25 日
附件一:
甘肃省既有住宅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
为落实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供暖地区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建科[2008]95号)提出的工作任务,积极稳妥推进针对我省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我省既有住宅基本情况及能耗情况
2007年末,我省城市既有建筑建筑面积28920万平方米酒泉能耗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7360万平方米。
省会兰州市现有建筑面积约9500万平方米,近7500万平方米建筑不符合节能标准。 每个采暖期排放二氧化碳3393吨、二氧化硫2740万吨、粉尘2万吨。
据兰州市测算,采用燃煤集中供暖的非节能建筑每供暖期平均每平方米耗电量30.40千克标准煤,耗电量3.6千瓦时/平方米,相当于31.42千克标准煤。每平方米煤。
以兰州市为例,2005年民用建筑年供暖能耗235.5万吨标准煤,居民用电量9亿度,折合30万吨标准煤; 公共建筑用电量20.18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60.54万吨。 两项合计326.04万吨标准煤。 占兰州市年能源消费总量1429万吨标准煤的22.82%。
二、工作目标
按照财政部、财政部(以下简称“两部”)要求,结合我省各市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转变模式,推进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促进我省既有住宅供应。 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确保完成改造任务350万平方米。 在建筑物选择性改造的情况下,可实现直接效益节约2万吨标煤的目标(若包括热源整体改造可节约6.24万吨标煤)。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分解改造任务,落实具体项目
1、省建设厅根据两部分交给我省的改造任务,结合14个市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对各市州申报的项目进行指标分解和审核。 经研究,决定我省分两批实施完成350万平方米既有住宅供暖计量和节能改造任务,省建设厅、财政厅(下称简称“两司”)将对项目进行审核,并报财政部。
二、各市州根据两部门分解的改造任务,落实具体改造项目。 结合我省建筑节能50%标准的执行情况,本项目改造时间确定为2003年前竣工使用的住宅建筑项目(兰州市为2000年前)。 条件满足建部发[2008]95号文件要求。 确定项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应遵循“技术优、投资少、对居民干扰小、效果好”的基本原则。
(2)按照《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的要求,调查本市既有建筑信息和能耗信息,优先将节能潜力大的项目作为改造对象。
(三)采取入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产权单位、供热单位等对改造和投资改造实施情况的意见,优先考虑建房。各方改造意愿统一,改造资金落实 确定为改造对象。
(4)优先对热源或热站覆盖区域内的供热系统和建筑围护结构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同步实施改造。
(五)对既有住宅进行抗震、结构和消防安全评估。 对不能保证继续安全使用20年的建筑物,不宜实施建筑节能改造,也不宜同时进行安全和节能改造。
(六)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应当结合旧城区改造、房屋修缮、城市和区域热源改造等进行。 城市拆迁范围内的住宅,不得列为改造对象。
(二)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的编制
1、各市、州建设、财政等主管部门根据发〔2008〕95号《既有住宅建筑供热计量与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编制大纲)》(附件1)要求、制定局部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2.市、地市建设、财政部门根据两部门核准的改造项目汇总表(附件2)制定技术方案,同时对改造项目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填写“项目基本信息表》(附件3),报两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组织实施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1、融资模式选择灵活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市场运作为主,逐步建立政府、产权单位、居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确保完成改造任务。 按照财资〔2008〕95号文提出的融资模式,我省还拟采用以下融资模式:
(一)各级政府设立建筑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二)积极申请国家和国际专项资金补贴。 如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环保资金等;
(三)产权单位列出一定比例的房屋大修资金;
(4) 通过能源管理合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
(五)个人可提取一定数额的住房公积金,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六)供热单位或能源公司投资改造,从用户节余中提取一定比例返还给投资方;
(7)供热计量厂家先垫付一定的启动资金,改造后节约的能源成本作为收益返还。
2、节能改造内容
节能改造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建筑室内供暖系统热量计量及温控改造。 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热计量方式,优先考虑热源计量和建筑计量。 室内供暖系统改造应以温度调节和热量计量为主,目标应是实现建筑节能,不应局限于热费。 改造应采用合理可行、投资经济、实施简单的技术方案。 应特别注意根据现有室内供暖系统的现状选择改造室内供暖系统,改造应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改造后的室内供暖系统不仅要满足可调节室温和分户计量的要求,还要满足运行管理控制的要求。 对于改采暖供暖系统,需在供热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指定一个热费结算位置,并在该位置安装热量表。
(2)热源改造与管网热平衡。 热源节能改造方案应技术合理、经济可行。 锅炉、热力站采用的调节方式应与改造后的室内供暖系统形式相适应。 锅炉房、供热站应计量燃料消耗、供热、补水、用电量,动力、水泵、照明等应分别计量用电量。 燃气锅炉改造时,应优先安装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室外供热管网改造前,应对管道及其保温质量进行检查和检修,及时更换损坏的管道阀门和元件。 室外管网应进行严格的水力平衡计算。 当并联回路之间的压力损失差不满足要求时,应在建筑物的热入口处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
(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可根据建筑的气候带、结构体系、围护结构类型等进行重点关注。 改造前应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厚度以及相关结构措施和节点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围护结构。 应优先选择对居民干扰小、施工周期短、对环境影响小、安装过程方便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 首先应考虑透明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 应鼓励业主参与投资。 优先考虑在原有窗户的基础上加装内窗,关闭楼梯间,加装单元门,其次更换或维修质量差的原有门窗。 结合屋顶防水层的改造,增加一定厚度的保温层,提高屋顶的保温性能。 条件允许时,可结合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同时增设阳台和楼层。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必须保证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安全、防火和主要功能。
3、节能改造方法
结合我省榆中县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经验,采暖分户计量改造的方法有:
(1) 安装热量表。 一是在按分户计量控制系统设计建设的小区供热管网和机组回水系统中安装热平衡阀、全自动温度调节阀和热计量装置。 二是对传统单管下游系统非节能建筑(既有建筑)采用单元(建筑)热计量,用户实施IC卡定时分配预付费系统改造,供热管网小区及机组回水系统设有热平衡阀和全自动温度调节阀。
(2)供热系统改造。 一是在热点安装变频装置。 根据变流量自运行要求,对热点设备和循环系统进行自动化和节能改造。 二是按照变流量自控运行要求,在供热总管、支管管网和用户单元回水系统中安装全自动温度调节阀。 当回水温度超过或低于设定值时,阀门开关自动调节。 余热送至温度较低的单元系统,整个供热区温度按变流量自控运行要求趋于平衡。 三是供给热点综合节能改造。 采用分层支路给煤技术,提高锅炉热效率,降低炉渣含碳量。 根据变流量要求,完成热点补充、循环泵系统、汽包及引风机分配系统、锅炉自控运行改造。 四是利用无机传热技术回收锅炉排出的余热,降低烟气尾气温度,回收的温度通过鼓风机送回锅炉,提高炉厅温度。
(3)创建GPRS热网和用户远程监控系统。 通过机组控制器(带传输模块)和移动公司的GPRS网络,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实现换热站(锅炉房)和用户的远程控制和遥测功能。热计量管理系统。 通过对供热系统和热用户的进回水温度和流量进行远程测控,实时参数采集和存储,建立数据库,实现历史数据查询,对供热系统的运行和用户的热消耗是充分了解的。 为供热部门提供准确、科学、有效的数据,实现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4) 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改造的优先顺序为:外门窗、外门窗缝隙、屋顶、单元门、户门、封闭阳台、楼梯间内隔墙、外墙、楼板。
4.实行全程监管
地方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单位应当对改造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将主体结构节能改造项目纳入基本施工程序进行管理; 应根据招投标方式优化选择施工单位。 实施节能改造的部分必须符合现行强制性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应对改造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价。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为改造单位服务,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全过程中给予积极支持和费用优惠,确保节能减排实施。改造项目。
五、节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我省首批通过重点审批项目的既有非节能住宅节能改造面积269.78万平方米,节约标准煤13765.56吨。
据测算,“十一五”期间我省改造房屋350万平方米,每年(供暖期)节约标准煤20731吨,相当于靖远煤25913.75吨,按300元/吨计算,折合人民币777.41万元。 节煤量占应节煤量的32.4%,占煤炭消费总量(节能前)的17.5%。 年二氧化碳减排量2850.5万标准立方米,约5.6万吨; 二氧化硫减排量8.19万标准立方米,约234.3吨; 烟气减排量4.77亿立方米,烟尘减排量1578.7吨。
(四)加强节能改造考核
两部门委托省部级认定的能效评价机构对各市州改造项目的实际工作量和节能效果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两部门。
两部委将委托省部级认证的建筑能效评价机构,对节能改造项目实际节能测热实施情况进行抽样复评,分析项目不合格原因达到预期的节能目标。 整改。 整改后仍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不再给予该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奖励。
工程建成后,由市和国家财政、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改造工程验收,两部门给予指导。
四、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审批
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建[2007]957号),两部门转发财政部关于印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暂行办法》的通知北方供暖地区既有住宅资金”(赣财建[2008]9号)文件要求,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的核定,要根据改造工作量和节能效果。
(一)改造工作量审批
根据建部发[2008]95号文件的规定,节能改造的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室内供暖系统计量及温控改造、供热管网热源和热平衡改造,相应的权重系数分别为60%、30%和10%。 在:
1、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包括建筑外墙、门窗、屋顶、地面、楼梯间。 改造后主体传热系数和门窗气密性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 只能进行分户温控计量改造),其他市州要求节能改造达到现行节能标准的50%。
2、室内采暖系统计量及温控改造。 对既有建筑供暖系统进行计量改造,在楼前安装热计量装置。 室内供暖系统应根据实际系统情况选择不同的计量形式和温控改造方式。 改造后应满足按使用热量收费的条件,便于用户自行调节室内温度。
3、供热管网热源及热平衡改造。 包括热源、热力站、管网安装计量装置及水力平衡、变频等控制装置。 条件成熟时,逐步实施气候补偿。 本次改造是为了适应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室内供暖系统热量计量、节能改造对热源和管网热工水力条件的影响。 改造工程根据相应的建筑围护结构改造,对室内供暖系统的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区域进行改造。
(2)节能效果验证
节能效果按改造实施后的节能量确定。
1.建筑改造前采暖能耗基准线的确定。 对2008年采暖期前拟改造的项目,可根据同类型、同采暖形式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确定能耗基准线。 对2008年供暖期后拟改造的项目,应在采暖季开始前在相应的热源、供热站、改造建筑和小区内其他未改造建筑前安装热量计量装置,并装修对象可通过测量确定。 改造前后采暖能耗。
2、在保证室内温度相同的前提下,以热源为单位对覆盖区域内的供暖系统和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若热源端节能效果高于30%,节能效果系数为1.2,若节能高于20%,则节能效果系数为1; 节能高于15%,节能效果系数为0.8; 以热力站为单位,对覆盖面积内的供热系统和建筑围护结构进行改造,热力站节电40%以上,节能效果系数为1.2; 若节能高于30%,则节能效果系数为1; 若节能高于20%,则节能效果系数为0.8。
五、进度要求及经费
(一)嘉峪关市、平凉市、庆阳市(因报送项目未通过评审,需重新补报)根据下达的节能改造指标任务,重新报送两市8 月 30 日之前的部门。
(二)各市州要在2009年供暖期开始前完成第一批改造项目,在2010年供暖期开始前完成第二批改造项目。
(三)拨款额度原则上按照各市(州)下达的任务分解指标分配,陇南、赣南等重灾区缺口指标在其他多报数额中分配适当市(州)。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2007年8月,甘肃省建设厅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部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建科[2007]311号),明确了《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甘肃省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和甘肃省建设厅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名单。 通知要求各市、州设立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本级节能减排工作。 充分发挥节能墙体改造、供热管理等机构作用,做好节能改造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推进供热系统改造。 2006年7月,在我省在兰州、嘉峪关、玉门、酒泉等4个城市开展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06年7月,省厅办公厅批复调动省建设厅等9个部门进一步开展推进城市供暖系统建设。 《关于供热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城市供热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和职责。 我省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改革城镇福利型取暖费补贴制度,变“隐性补贴”为“显性补贴”。 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 采暖收费标准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二是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城镇低收入人群基本供暖需求。 三是加强城市供热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四是各城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除兰州市开始执行65%节能设计标准外,其他城市严格执行50%节能设计标准,并按照本标准将建筑节能管理纳入规划设计、施工许可、质量检测和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 五是开展分户供暖计量收费制度改革试点。 六是完善城市供热价格形成机制。
省建设、物价主管部门积极研究出台供暖两步计量收费政策,力争2008年供暖期落实。
(三)建立经济激励机制。 中央财政设立北方供热区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专项资金,对实施改造的项目给予财政奖励和支持。 我省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发[2007]15号文的规定,对此项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结合我国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经济政策,积极研究。地区的实际情况。 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四)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为确保改造任务的顺利实施,我省将依托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等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科研项目,为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 and adapt to the heat of local . And , , and for - .
the "Code for of " - 2007, " for of " - 2000, " for of Data of Civil " JGJ/T154-2007 and Gansu and local (see table below).
name
1个
DB62/25-3011-2002
2个
for of
DB62/T25-3033-2006
3个
for - wall
-3035-2006
4个
for - and of
-3036-2006
5个
Civil ( Parts) Rules of Gansu
DBJ25-20-1997
6个
06 Atlas - - wall of block, "" - of , "ZL" - of
-103-2006
7
06 Atlas - , , Walls
-105-2006
8个
06 Atlas - Roof (1)
-106-2006
9
06 Atlas - of
-107-2006
10
06 Atlas - Roof and
-108-2006
11
Gansu Hot Water (Trial)
DBJ25-66-1996
12
for heat of new
DB62/25-3002-2001
13
for of low floor
DB62/25-3010-2002
14
for of heat in
-3038-2007
15
for - of in in Gansu
is
16
for - of in Gansu
is
(5) a for
First, the of () or their units carry out over the whole of the of the , and the - of the main be in the basic for ;
The is to the of units to the way of ;
Third, the - must meet the of the - . City's - meet the - 65% (for that have the 50% - in City, only the ), other and - to meet the - of 50%;
, the , and the and of the - of ;
The fifth is the of the " plan", which be by the and of each city and , with the of the and , and it will be after by the two . After the of the , the city and state and are for the of the , and the two will give .
(6) and
1. level . In with the of the No. 95 of [2008], the two have the and - of in areas into the scope of the - . The two will with the two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of the of the task, goals, and the use of funds.
2. level . to the of the " on the Plan of the of for and " (Gan [2007] No. 311). The two have a to - goals and tasks into the work of and at all . will be made on the of the and work tasks by the task, the of goals, and the use of and funds by the and .
3. at the city and state level. Every year, the and state and for the task the of the , the of goals, and the use of funds, and to the two for . The two halls will the of the in each city and state every year.
摘要:配电室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配电室的管理效果,为用电安全提供坚实的基础。 尤其是高校,更需要积极推进配电室的智能化管理。 本文分析了高校变配电室用电智能化管理的全过程,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分析了对高校变配电室用电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的可行性。 . 通过此次升级,达到了预期目标,为保障供配电安全、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高校; 变配电; 电源监控
1 简介
随着高校校园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各类现代化教学楼相继投入使用,一大批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得到广泛应用。 校园变配电所电力监控系统的核心作用已成为高校管理部门在校园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当前,高校必然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提供可靠、稳定、安全电力保障的高校变配电站势必进行升级改造。 结合当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往的电源管理系统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的管理要求。 管理运行和保护变得更加重要。
2 概述
某高校配电室总容量为4台变压器、13个高压柜、3个直流屏、10个低压电容柜、60个低压柜。 科研实验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变配电保障。 保障上述变配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后勤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因此,采用配电智能管理系统是提高变配电室安全可靠性的切实可行的途径。 变配电室设备通过计算机实现采集数据、控制设备、测量、调整数据及预警等多项功能,使变配电管理中心掌握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对变配电设备进行操作。
3 电力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
3.1 实施原则
实现配电智能统一管理。 系统在结构和配置上考虑了配电室智能化管控的需要,不仅满足了变配电管理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而且实现了配电的智能化远程实时控制[ 1]. 完成设备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进而完成系统间的联网,从整体上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电力监控系统分为本地后台型和互联网型两种。 根据某高校的性质,宜采用本地后台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 系统采用专业组态软件。 管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开放式结构的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操作系统,匹配通信子系统。 系统可通过本地监控主机实现全校智能电表、空调、PLC、水表、气表、冷热表等仪表的远程集中抄表和远程控制功能。 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逐项、逐项展开。 部署。
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控制和以太网通讯。 现场通讯采用485屏蔽线传输数据,保证了系统通讯的抗干扰能力和信息交换速度,并为上层管理系统预留了通讯接口,用于设备数据传输和数据共享,进而完成之间的组网系统。 从整体上加强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以操作系统为平台,按照标准的传输协议实现设备与软件之间的信息传输[2]
3.2 系统架构
管理系统为三层架构,分层分布。 集成化、模块化的应用功能,灵活的系统配置,开放的软硬件平台,丰富的通信接口协议。
3.2.1 设备隔间层
该层由配电站高低压设备的终端数据采集管理设备组成,主要有网络多功能电能表、高压综合保护(可扩展空调控制器、远传水表、远传燃气表、热计量流量计等) .)。 根据高低压设备类型和柜体结构,分别安装在各高低压开关柜内,可独立实现间隔层监控和控制各断路器的目的。 间隔层终端数据采集管理设备可采集高低压设备中的相关数据参数,通过通讯管理机上传接收操作指令,对设备进行操作。
3.2.2 通信层
通信层是连接终端数据采集设备与上级管理设备的信息桥梁。 通过协议转换,统一数据格式,实现设备数据与高速网络的实时互联互通。 主要包括:通讯柜、通讯管理机、电源开关、以太网交换机及各种通讯介质(屏蔽双绞线、网线)等。
3.2.3 控制层
管理主机:对所有受控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并以图形、图表、图标等多种方式实时反馈各种相关设备的数据参数,实现变电、变电实时监控和报警。配电、远程控制、能耗数据分析等多项功能。
控制层是电力管控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心,包括监控主机、通讯管理机、控制台、打印机和网络设备。 系统具有与集控中心、上级调度通信的扩展功能。 控制层通过本地图像工作站(或图形服务器)实现系统的统一管理功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集中管理所有需要的本地监控设备,实时反馈监控信息实现智能化用电监控管理系统 配电实时监控报警、配电回路智能设备远程控制、能耗数据分析等功能。
控制层主要包括:管理系统软件、图形工作站、监视器等外围设备。
3.3 终端数据采集管理设备及其在设备舱层的实现功能详解
高压柜:采集装置为微机保护测控装置,型号,采集数量9台,采集内容: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开关量状态、报警信号等。实现功能:断路器分合闸报警信号; 速断动作跳闸报警; 过电流动作跳闸报警; 超温报警; 超温跳闸报警; 接地刀闸信号(如有); 工作岗位); 断路器位置信号(如有试验位置、工作位置); 机构弹簧储能信号; 电压电流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分析; 通讯异常报警; 综合保护装置异常报警; 本地和远程信号。
另外设置了高压柜电力多功能测控仪一台,型号11台,采集内容:故障、告警信息和电力参数等信息。 实现功能:实时监控所有高压柜需要测量的电量数据; 历史数据; 开关分合闸报警信号; 报道。
变压器:采集装置为温度控制器,型号BWDK-Q201,采集数量为4个,采集内容:A、B、C、铁芯线圈实时温度、变压器门状态、报警信号灯。 实现功能:A、B、C芯线圈实时温度; 变压器门状态; 风机启停工作状态; 超温报警、跳闸信号。
低压柜:采集装置为多功能电力测控仪表,型号,采集数量为65个。采集内容: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电度、开闭信号。 实现功能:实时监控所有低压柜需要测量的电量数据; 实时数据曲线和历史曲线分析; 开关分合闸报警信号; 报道。
直流屏:采集装置为直流电源监控装置,型号ZJK01-IA/G,采集数量为3台。 采集内容:市电电压、充电电流、控制母线电压、组合母线电压、放电电流、母线绝缘接地情况、异常报警。 实现功能:市电输入监测:电压、电流; 控制母线电压,结合母线电压监测; 负载电流实时监控; 母线绝缘接地实时监测; 充电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控; 均等收费; 异常报警实时监控等
3.3.1 保护测控装置功能详解
三段式定时过流保护、过流后加速保护(可通过复压判据控制)、过载保护、过载报警、充电保护、反时限过流保护、两段式低电压保护、过压保护电压保护、低周切负荷、三相多次重合闸、隐身跳闸重合闸(即不对应重合闸)、零序过压报警、三段式零序过流保护(可被零序电压闭锁) )、零序后加速、零序过流报警、二级低压侧零序过流保护、独立接地选线功能、PT断线、CT断线、控制回路断线、设备断电报警、合闸同步检测、无电压检测线、母排无电压或未检测、5种非电保护(重气、轻气、高温跳闸、高温报警、泄压)、4种非电保护-电控、故障、报警、闭锁、重合闸等事件记录,两组保护整定值,保护投撤,故障记录。
遥测:各种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线路侧同步电压频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温度、基波和谐波。 此外,还有遥控信号音量、遥控音量、时间同步功能、数据断电存储等多项功能。
3.3.2 AE+201电动多功能测控仪功能详解
遥测: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等常用电力参数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各低压出线回路的分合闸状态、低压柜各出线回路的历史曲线采样、计算统计、开关分合闸信息、故障报警信息; 日、月、年用电量,免费生成历史数据和报表。
遥信:不少于6路。 遥控:断路器控制开关动作。 谐波分析:给出电压和电流的1次到13次谐波的比例数据。
3.4 后台监控系统基本功能实现
软件内容包括:应用软件(某型-3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操作系统、SCADA软件、图形显示软件、打印制表软件、内网通讯软件、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绘图软件、保护和智能设备接口通信软件。
3.4.1 遥控功能
该系统以实时数据库为主要控制点和受控设备的连接点。 实时数据库有各个被控设备的控制命令区。 各种运行控制指令写入实时数据库,通过通讯控制器执行。
3.4.2 遥信功能
遥信分为位置状态遥信和保护信号。 位置遥信包括各种开关、刀闸、子状态、开关手车工作、试验位置状态、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温度检测设备限位等。保护信号分为事故信号和报警信号。 事故信号是指导致设备断电或停止运行的信号,警告信号是指不影响设备继续运行的异常信号。 对于正常遥信状态的传输,系统优先传输故障信号和遥信位移信号。
3.4.3 禁止或强制处理
由于某种原因,信号暂时不能正确反映遥信点的真实状态,可以发出操作命令,手动设置遥信点的状态,或者禁止遥信点的采集。 手动设置和禁止数据采集的状态记录在数据库中,并在主接线图上用不对应的颜色标出。
3.4.4 遥测功能
三相相电压、三相线电压、三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能、无功电能、功率因数COSj和频率、直流屏遥测、变压器温度等参数数据传输至管理主机[3]。
上述各项参数可在管理主机主接线图上显示,同时数据实时刷新。 同时恢复颜色,并将上述过程保存在系统历史记录中。
3.4.5 权限管理
管理主机是一个管理操作平台,可以设置管控权限,对各种操作设置权限控制。
3.4.6 信息处理与展示
测控装置和测控仪表将各种数据及时回传给管理主机,实现管理主机对各种测控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 组件、字符、图形等可以与实时数据或“虚拟遥测/虚拟遥测”信号相关联。 如遥信状态、遥测值、设备通讯状态等。
3.4.7 报警
多种报警方式,如灯光、图形、声音、打印、模拟盘等报警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有针对性地报警。 同时可分为预测报警和意外报警,并可根据需要实现语音报警。
3.4.8 事故
当发生事故时,显示屏上会自动弹出故障信息窗口,包括:故障位置、故障对象、性质、时间及相关故障数据,如短路电流等。故障设备在屏幕上自动闪烁,并在按下复位按钮后停止闪烁。
3.4.9 预览
当出现设备故障信号时,管理主机屏幕会显示具体内容,包括故障对象、性质、发生时间及相关预报数据,如超限电压、单相接地等。
3.4.10 参数处理
管理主机接收来自测控装置和仪表的参数,进行计算并保存在管理主机系统的分类数据库中。
3.4.11 数据归档及统计报表功能
管理主机配备报表管理平台,保存上述参数数据、运行状态、告警信息的所有记录,并可随时查询分析; 管理主机系统有报表生成工具,根据运行需求自动生成各种报表: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包括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量和各种代数计算结果值。 可以打印各种报表。
3.4.12事故召回记录
系统具有实时数据跟踪、分析和处理能力,支持开关量或模拟量。 系统保存不少于1个月的事故召回记录,可分类查询、分析、打印。
3.4.13 故障数据记录
保护事故所需保护设备分阶段动作时,及时记录事故动作时间、原因、相应模拟量和开关量的状态信息。
3.4.14 故障事件记录
系统具有设备管理程序,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监控设备发回的被控对象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在监控过程中上报被控对象和设备自身检测到的异常情况或事件的记录。设备的操作。 记录故障设备的名称、序列号、故障原因和时间以及相关状态信息。
3.4.15 日志管理
自动生成完整日志、事故及异常日志、事故行程日志、操作日志、维修日志等。系统还支持人工填写日志功能,系统具有防伪和人工填写日志的措施。
3.4.16 信息打印功能
所有操作、报警、报表信息均可按需打印(图形打印、报表打印、事件打印)。
3.4.17 数据查询
通过设置设备或时间,按时间间隔、系统类别、告警级别、间隔时间等查询系统中的各种实时和历史数据,也可用于变量列表、数据值、曲线图、仿真图、日志事件、设备报表事件记录、录播故障记录、事故召回记录等。系统提供多分类检索方式。
3.4.18 自诊断与自校正
管理系统服务器互为热备份,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 系统有一个程序管理器,可以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当系统软件中个别模块运行出现故障时,可以进行复位。 系统记录监控设备的故障告警信息和故障信息,生成日志文件,可通过故障查询窗口查询并及时打印。
3.4.19 进行闭环运行
可设置操作管理权限。 只有正确输入操作和监控两个密码和正确的数字后,才能进行权限控制操作、修改数据、记录信息。
4 安科瑞电力监控解决方案
4.1 概述
针对用户变电站(一般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下),由微机保护装置、开关柜综合测控装置、电接点无线测温产品、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环境监测设备等组成配电室、电弧保护装置。 完善的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变、配、用电的安全运行和综合管理。 监控范围包括用户变电站、开关站、变电站和配电室等。
Acrel-2000Z电力监控系统是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根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无人值守运行要求,针对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开发的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监控管理系统。 该系统是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集保护、监测、控制、通讯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式、网络化、单元化、可组态的系统。 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城市电网、农村电网及用户变电站,可实现对变电站的全方位控制和管理,满足变电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的需要,提供为变电站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4.2 应用场所
适用于轨道交通、工业、建筑、学校、商业综合体等35kV及以下用户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
4.3 系统架构
Acrel-2000Z电力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设计,可分为三层:站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现场设备层。 组网方式可以是标准组网结构、光纤星型组网结构、光纤环网组网结构,根据用户用电规模、用电设备分布和占地面积等信息综合考虑组网方式。
4.4 系统功能
(1)实时监控:直观显示配电网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各回路电气参数信息,动态监测各配电回路相关故障、告警等信号。
(2)电参数查询:在配电图中,可以直接查看电路的详细电参数。
的
(3) 曲线查询:可以直接查看各电参数的曲线。
(4)运行报表:查询指定时间各电路或设备的运行参数。
的
(5) 实时报警:具有实时报警功能,系统可对配电线路遥信位移、保护动作、事故跳闸等事件进行报警。
的
(6) 历史事件查询:存储和管理事件记录,方便用户追溯系统事件和告警的历史,查询统计,分析事故。
的
(7)电能统计报表:系统具有定时抄表和汇总统计功能,用户可以自由查询自系统正常运行以来任意时间段内各配电节点的用电量。
的
(8) 用户权限管理:设置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可以定义不同级别用户的登录名、密码和操作权限。
的
(9) 网络拓扑图:支持对各设备通信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诊断,能完整展示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
的
(10)电能质量监测:可连续监测整个配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的
)
(11)远程控制功能:可对整个配电系统内的设备进行远程控制操作。
的
(12)故障记录: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准确地记录故障前后过程中各种电量的变化。
的
(13)事故回忆:自动记录事故时间前后的所有实时稳态信息。
的
(14)Web访问:显示页面显示变电站、变压器、监控点数、设备通讯状态、用电分析、事件记录等通用信息。
的
(15) APP访问:设备数据页面显示各设备的电参数数据和曲线。
的
5 系统硬件配置
的
的
的
的
6结语
某高校配电房电力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后,实现了配电房变配电监控的自动化管理。 通过本次升级,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学校配电房高低压回路的数据集成和监控,可以监控供配电的电力参数和运行状态实时,保障了供配电的安全连续性。 ,运行稳定。 同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杜绝停电事故,实现无人值守,为教学、科研电力安全运维保驾护航。 随着物联网和5G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设备将日新月异。 总结某高校电力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需要。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