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科技引领亚运标志性工程,助力打造杭州西站精品工程
时间:2023-04-30   

项目名称:沪杭铁路杭州西站枢纽站房及相关工程

建设单位: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目标:打造新一代高铁车站建筑标杆

项目介绍:站房工程总建筑面积约51万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它分为8层。 站房最高点约57米。 品质推动站城一体化设计。 在平台雨棚上实施综合开发,在国内尚属首次。

项目难点

1、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质量要求高。 国家铁路项目和地铁项目在同一地区同时运营。 建设资源难以统筹。 项目建设进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协同6000余名建设者,多点并行施工,“大兵团协同作战”对施工任务分工、劳动组织、大宗物资加工、道路综合布置等提出了更加科学先进的要求。

3、施工主体面积大、重叠施工、重叠场地等特殊情况较多。 施工队的设计需要多位专家参与准备,需要与各方反复沟通研究,集中力量攻克施工难点。

4、施工过程中要抗疫、抗高温、抗汛、抗“烟花”。 面对诸多艰难险阻,要赶工期、保进度、促生产、保质量、保安全。

5、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对建筑物的表面和内部进行降温,降低空调能耗,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6、项目涉及数十项智能管理应用。 单线上的智能应用只能完成部分功能。 他们必须具备统筹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拥有超前的设计理念,开拓数据应用。

7、项目地处河流、农田周边地理环境,施工现场存在交叉作业。 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本项目设计的危化工程监测点较多(基坑边坡顶及连接墙顶水平、竖向位移62个,周边地标竖向位移210个,地标水平位移42个)。深层土壤、42个地下水位),监测周期长达2年。

智慧工地施工内容——施工思路

1、打造智慧施工中心管理平台,将杭州西站项目中使用的BIM和智慧工地数据汇集到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平台,将多源、多类型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集中集中数据显示和管理。

2、充分利用智慧监管系统中物联网传感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特点,对隐患、工程质量、职工防疫、生产合规等进行实时监控,严格监管运行数据。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警,及时介入,确保工程安全“0”事故、“0”质量缺陷。

3、利用智慧工地系统的互联网特性,为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一套轻量级的云应用系统,为多个管理岗位提供管理支持,实现多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和数据共享。

4、基于BIM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将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组织阶段、施工生产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数据串联起来,实现数据可视化、优化、可追溯。

5、BIM材料全程管控,确保材料满足施工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现有材料量,从而减少场地占用,降低管理成本和长期堆放造成的损失。

6、采用智能水表、电表、粉尘、雨水回收系统等,可实时监控项目现场日常能耗及环境状况,为项目绿色施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智慧工地施工内容-应用内容

采用“1+1+N”整体架构,建立BIM+智慧工地平台、指挥监控中心,拓展N个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涵盖人员管理、机械管理、物资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管理,日程管理和许多其他应用程序。

1、BIM技术

以BIM数据为载体,模型精细度高于要求。 通过综合管线碰撞检测、三维装修设计模拟、场景模拟、旅客漫游模拟、通风照明模拟、工程量计算等,监控角度、机房布线、机房通风、照明、客流流线等车站设计.;

通过钢结构构件加工、装配、施工、精细化管理和可视化预测、四维施工进度管理、可视化技术公开、施工方案比对等方面,结合项目现场深基坑监测和塔吊防-碰撞管理、灌注桩施工管理等管控手段,指导现场施工,确保施工作业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控制,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2.“BIM+智慧工地”云平台

项目采用“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对项目整体进行智慧施工协同管理。 以BIM模型为基础,通过物联网技术将模型与场地关联,实现施工过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绿色环保等全方位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3.指挥中心

能耗管理系统部署难点分析_vrv空调系统冬季工况的能耗分析_万元产值能耗分析

项目部设立“BIM+智慧工地”指挥中心,“BIM+智慧工地”管理平台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 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掌握项目现场各生产要素的情况,统筹规划,敏捷调度。

4、施工全过程管理

(1)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场馆内交通路径智能优化,车辆进出管理数字化; 移动端可随时查看视频监控,发现问题可进行远程呼叫广播;

(2)工检计价数字化,合格工程按月、工程阶段在线验收定价; 施工日志、项目文件、问题资源库云端化,管理人员可通过移动端计划随时随地记录、查阅、分享解决方案。

大数据智能分析

5.质量管理

(1)通过智慧工地云平台、BIM、测量机器人、移动智能等技术,确保管线铺设、设备安装位置与BIM设计一致,安装点位准确;

(2)质量过程管理数字化,质量问题整改上手机,指定整改人员,整改进度一目了然;

(3)智能质量测量,通过蓝牙数显智能测量设备,测量现场工程质量,手机自动识别测量项目并记录测量结果,回弹强度自动换算等,语音提醒对于异常值,自动生成测量完成报告,十倍测量效率,测量结果准确;

(4)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自动测温,温差经常及时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全过程无裂缝,隐蔽工程验收数据经业主认可; 隐蔽工程验收由个人设备自动拍摄上传,隐蔽工程视频资料规范标注。

测量机器人引导布局

6、安全管理

(1)通过AI视频分析、移动互联网、智能传感器等应用,AI识别并自动记录现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并在手机端发起现场安全问题整改;

(2)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深基坑、高支模和钢结构的安全状态,并安装自动传感装置进行边缘保护,对接近的人员进行预警,确保安全现场作业全程化,项目建设全过程为零。 安全事件。

视频AI安防监管

七、进度管理

(1)通过智能绘图进度软件科学编制进度计划,进度计划结合BIM管理现场生产进度。 合理安排生产人员、材料和机器。 .

(2)科学制定生产进度表,引导500多台施工机械、6000余名施工人员合理参与施工生产。 通过无人机、手机及时收集现场反馈,调整方案,使杭州西站项目提前2个月交付使用。

BIM进度管理

8.人员管理

(1)通过移动互联网、生物识别等技术,对项目现场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通过AI无感考勤、防疫测温,在公开渠道快速进行实名考勤和防疫监控测量;

(2) VR、WiFi安全教育,通过可视化展示,快速提高工人安全意识,掌握流程操作; 智能头盔可以定位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流动状态。

AI防疫测温

九、机械管理

现场10台塔机均配备塔机安全监控、吊钩可视化、AI塔机疲劳监测、塔机标准段螺栓松动预警系统,保障塔机吊装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维修、退出均在移动端登记,实现机械设备数字化管理。

螺栓松动智能预警螺母

10.物料管理

通过软硬件结合,借助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进出施工现场的物料称重验收的全面管控,有效杜绝人为因素,避免施工盲点验收管理,提高材料验收速度和准确性。

物料管理系统

11、绿色施工

(1)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数据,智能联动抑尘装置,守护施工现场的蓝天; 水电实时监控,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动态掌握各分支机构能源消耗情况,科学管理施工现场能源;

(2)AI识别洗车情况,抓拍未洗车和洗车不合格车辆,避免污染外部道路环境; 太阳能智能路灯,绿色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雨水回收系统,循环用水,节约水资源。

AI洗车监控

实施要点

1、硬件实现进度控制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智能子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确保整个实施过程能够有序进行,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制定了项目实施进度表,严格把控时间节点要求备货起来送货。 建设组织协调,积极推进建设内外资源调配、阶段性验收公开和项目进度报告。

安排专职工程师驻场,全面负责项目整体实施管控,合理控制实施变更,及时充分的风险识别和应对措施,当前实施进度满足甲方项目施工进度要求,智能化系统的投入有效地满足了项目的要求。 施工需要。

2. 平台建设进度控制

本项目建设内容涉及面广。 因为涉及到多条业务线的集成,定制化需求多,开发工作量大。 联机操作正常。 在整体产品部署阶段,工作高效开展,定制化平台顺利交付。

3、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项目整体硬件施工符合弱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安装过程规范。 智能化系统功能实现满足项目需求,实施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全面到位。

施工效益

项目坚持科学建设、智能建设,秉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顺畅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建设方针。 中心与BIM工作室探索开发包括人员管理、BIM、现场监控、施工设备监控、材料管理、网格化管理等模块的智慧项目管理平台,全面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助力施工生产。 各类智慧工地模块的深入应用,为杭州西站项目科学、高效、智能、便捷的施工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杭州西站的顺利建成提供了有力保障项目。

2021年,西站大楼及相关项目将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成为全市首座交通枢纽类三星级绿色建筑。

此外,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重要配套工程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杭州西站是铁路行业建设发展的标杆。 打造“节能低碳、舒适便捷、智能化”的绿色车站,科技引领亚运标志工程,助力打造精品工程。

杭州西站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站房屋顶资源,铺设400Wp单晶硅光伏组件7540片,面积1.5万平方米。 电站年均发电量可达231万度,可用于站内广告、商业、空调等,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30余吨能耗管理系统部署难点分析,减少碳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0多吨,可降低电站用电成本。

“通过引入明哲集团智慧科技创新智慧物流平台,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能耗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系统上线以来,共计用水4000吨。”保存了。”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在节水方面的先进经验再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红执事”服务中心

近年来,乌海市办公事务服务中心项目依托智造物联网水、电、热管理系统,创新节能措施,持续提升能耗管理效率。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项目楼安装了智能化设备和用水量监测设备,实现用水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远程读取,完成了供水中心到供水终端的计量全覆盖,汇聚和将数据在电子屏幕上呈现给监控室的智能监控。

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浙江能耗管理系统费用_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监控室

能源管理“智芯”

智造科创物联网智能运维平台有一个“智芯”,实时监控,“指挥”工程人员及时到现场维护。

乌海市政务服务中心配电室3号冷却水泵电机出现127℃超高温。 “智能芯”自动触发异常警报。 工程人员听到警报,及时关闭电机。 他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维修。 为避免设备丢失,“按照以往的常规方式,可能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才能发现异常,找到根源,完成修复。智造科创物联网智慧运营上线以来还有维护平台,类似情况需要6个小时才能完成。”

济南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酒店工程部能耗管理_浙江能耗管理系统费用

远程监控“千里眼”

2022乌海新闻联播报道

“呼叫工程部!A座空调供水房水位有问题浙江能耗管理系统费用,已形成物联网一键式报警工单,请到现场抢修马上……”智能平台检测到空调供水房设备出现异常,可能有漏水情况,立即呼叫维修人员检查,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