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中心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新闻详情

打造绿色建筑,综合能效服务将成为重要抓手
时间:2023-04-20   

4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到2022年,我国将在新建城市建筑中实现70%的绿色建筑面积。

多地推进绿色建筑建设

建筑节能处处长林兰兰指出,绿色建筑是建筑领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建筑业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绿色建筑是推动建筑业如期实现碳达峰的主要措施。

一级巡视员倪江波指出,到2019年,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将超过50亿平方米。 2019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65%。

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林兰兰指出,与普通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具有四大优势,即节能更高、资源消耗更少、生态环境更好、节水效果更明显。 在节能水平方面,据统计,绿色建筑约有30项指标与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关。 通过优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暖通空调、照明和电气设备的能效,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有效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建筑碳排放排放量。

倪江波表示,要实现既定目标的70%,离不开绿色建筑的打造。 要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提高建筑能效和用水效率,提高住宅健康性能,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加大推广力度。技术研发。

2020年7月,7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 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湖南、青海、四川、陕西等地相继出台了《行动实施方案》,推动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在全国快速铺开。

综合能效服务将发挥重要作用

打造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方向。 在此趋势下,建筑领域综合能效服务市场将不断扩大。

提高建筑能效水平是打造绿色建筑的主要途径。 例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指出,要不断提高既有建筑的能效水平。 今年4月1日发布的《湖南省绿色建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能效提升工程。 今年3月31日印发的《西安市绿色建筑建设行动工作方案》提出,将重点耗能建筑、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纳入能耗监测平台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按要求进行能效公示; 加强建筑运营阶段的能源效率管理。

如何提高建筑能效和用水效率?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计划》指出,要结合北方地区清洁供暖、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节水改造。 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能效公示。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绿色化水平,推进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再生水的利用。

以提高能效为目标的综合能效服务是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业务领域。 例如,国网综合能源集团将综合能效服务列为最大的业务领域。 计划2021年完成1450座建筑能耗优化推广应用,20个政府公共建筑能源托管、100个绿色学校项目建设,创建市级综合能源系统示范工程。 到2025年,完成8000座建筑能源优化,带动全国8万座建筑能源优化。

毋庸置疑,在打造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场景下的综合能效服务市场是值得做的。

作为北京市智慧建筑和智慧城市领域的创新平台,以及智慧冬奥国家重点项目的顶层设计单位和核心实施单位,北京智慧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广泛应用于建筑、园区及地产集团客户。 基于自主研发的“长天AIoT智能楼宇操作系统”,打造了集硬件基础、软件平台、服务体系于一体的“智能低碳运维”创新商业模式。 助力提升服务品质专业的能耗管理系统,构建数字化智能能力,全面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BIC与万通达成战略合作,以北京万通金融中心为样板,共同打造“智慧低碳运维”标杆项目。 在其智能化升级改造过程中,涵盖配电、制冷、供暖、给排水、安防等专业系统,已安装能耗采集、环境监测、电压、水位等1159个传感器和控制器。新增“长天·AIoT智能楼宇操作系统”,打造超级中控智能低碳运维新模式。

实现组织的集约化管理

依托各子系统的物联网智能化升级,完成系统集成、数据集成、算法引入,打破现有的信息烟囱效应,打通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和管理壁垒,打破多实体分散签到模式空间,采用多个专业化、综合化、集约化值守,实现业务、流程、数据的统一管理,高效运营。

实现系统智能巡检

为满足项目管理的精细化需求,可采集全球设备设施数据,通过预设阈值触发报警,智能调度订单,及时反馈,实现预防性维护,优化运营策略,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成本。设备故障。 二次丢失的风险,以及经验的积累,完成了从人工定期巡检到系统智能巡检的转变。

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

能耗管理系统和ba系统_专业的能耗管理系统_湿法脱硫制浆系统能耗

系统支持项目能耗分项分项精细化管理,实现各类能源数据的全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判断设备能耗异常,自动识别高耗能设备并进行排序,量化能耗模型,指导能源转型,制定能源战略。 对能耗进行预测,通过系统内置算法不断优化节能策略,实现精细化的能源管理。

实现碳排放精准管理

根据能源类型自动计算碳排放配额,通过实时监测碳排放参数,有效实现自身碳配额管控,并通过AI算法预测趋势,制定碳排放管理策略。

BIC“智能低碳运维”业务系统是全面贯彻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冬奥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的创新模式。 可实现能源碳排放智能管控,优化设备运行策略,强化综合运维能力,从而促进楼宇全面智能管控,降低成本和碳排放。 未来,北京智能建设将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助力城市低碳智慧运营,构建智慧城市产业新生态,助力智慧城市创新发展。

在线咨询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