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2019年共提出节能改造建议7930条,预计节能量约1400万吨标准煤
核心阅读
此次发布的《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是全国首个针对能源管理基础薄弱企业和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诊断服务。
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公司工艺装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体系进行综合诊断,提出节能改造建议。 这个过程就是节能诊断。 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有利于提高工业能效水平,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在深圳市坪山区恩达街8号,花木环绕,矗立着一家占地120亩,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恩达电路。
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大量能源。 随着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加速,恩达电路的发展一度面临更大的能耗压力。 但2019年9月,作为重点耗能单位,恩达电路以绿色制造、低耗生产入选绿色制造名录。
节能诊断助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
“降耗增效,源于一次节能诊断。” 韩一伟经理说出了诀窍。
2019年5月,《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发布,首次在全国开展针对能源管理基础薄弱企业和重点高耗能行业的节能诊断服务行动,为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效,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韩义伟告诉记者,近年来莆田工业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企业不断通过更换设备、提升管理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然而,节能越深入,潜能越有限,急需专家上门“诊治”。
2019年夏,深圳市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成为恩达电路节能诊断服务商。 时隔两个月,绿创出具的节能诊断包括:压缩空气系统需要优化节能,锅炉供热设备余热利用效率不高。
韩一维看到诊断书后,盘算了一下,按照计划进行了改造。 公司年节能量可达270吨标准煤。 如今,写在诊断证书上的节能意见正在一条条生产线上转化为实践。 “综合来看,一年可为公司节约能源成本170万元,改造总投资190万元,两年内即可收回成本。” 韩一薇说道。
近两年,节能诊断服务不断发展。 “2019年,各行业、各地区200多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4400多家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服务,涉及能源消耗总量约4.65亿吨标准煤,共提出节能诊断服务。节能改造措施7930项,年节能量约1400万吨标准煤,平均节能量约3.0%。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诊断建议转化为节能改造项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
虽然工业节能诊断的预期效果显着,但“药方”开好后,还需要“开药方”,才能真正推动工业企业绿色发展。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节能诊断建议转化为节能改造项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工业企业改造资金不足,投资回收期长。 生产问题是实施诊断建议的主要障碍。
“节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为了节约能源,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改造,会增加生产成本。节能改造如何做到投入和产出的平衡?” 北京和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宇钟波认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但最好还是兼顾投资回报。
一方面,要精准诊断关键环节,缩短企业投资回收期。 “节能诊断不能面面俱到,而要针对企业能源利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分析诊断。” 广州市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9年,公司为全国73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 根据3年内可收回投资的计划,提出了190余项节能管理和技改建议,如调整中央空调运行参数、优化控制、设备冷凝水排放等热利用等。“真正能带来投资效益的节能诊断,被企业接受度明显提高。”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方”与“药”并举,拓展节能改造服务。 》基于“电源+能效服务”体系和14个行业2017家企业的工业节能诊断,针对钢铁等5个高耗能领域开展了系统能源综合优化研发、铸造、水泥。试点项目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刘继东认为,通过对企业进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为企业降本增效,还可以使节能诊断方案得到充分发挥。在实践中得到验证,更好地为企业解决节能问题。 问题。
加快实施节能诊断,更多政策措施在路上。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工信部目前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技术、服务、资金对接平台,以满足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相关资金需求。 基于这个平台,也会形成会诊、诊断、转化。 、评价组成的节能服务闭环系统,从而促进更专业的节能建议更好的落地实施。
部分企业建议将工业节能诊断改为常规诊断
节能减排不仅可以降本增效,更重要的是,随着行业对节能环保需求的不断提高,持续的节能改造将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受限于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因素,很多企业节能改造的余力绰绰有余。”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节能诊断服务的推出,弥补了企业节能人才和技术的短板,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挖掘节能潜力,进一步提高节能水平。工业能源效率。
如何更好地推广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目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能效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将节能诊断资源引导到节能基础相对薄弱、能源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 ——通过区域分级、行业差异化的金融支持原则,与行业倾斜,扩大节能诊断服务广度。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工信部组织为上千家企业提供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工业企业。 、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的节能诊断服务机制正在加速形成。
不少企业建议,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工业节能诊断应向常规诊断转变,不断探索新的节能空间,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对接更多有针对性的节能诊断服务机构、节能技改服务商、重点用能设备供应商,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实施节能减排。”节能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将节能潜力转化为节能产品,实现降本增效的实际效益。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韩欣)
6月2日淮南智慧能耗管理系统,全国物业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提出,物业管理行业要加强标准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空白领域、前沿领域、绿色智慧物业、节能减排领域等标准制定,研究完善多维度、多层次的标准体系。
长期以来,智能化一直是物业管理行业的热门话题。 同时,在全民高举的绿色、低碳、环保的旗帜下,大有可为的物业管理行业要树立榜样。 那么如何打造绿色智慧物业,让智慧物业、节能降耗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
绿色智能物业的发展阶段
信息阶段
信息化阶段重点完成各种业务需求从线下迁移到线上的过程,聚焦业务和管理本身。 该阶段的建设可以为数据的产生和积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现业务的可控性和便捷的管理。
智能舞台
随着5G的商用和边缘计算、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物联网逐渐成为智慧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数据源。 目前主要应用场景有:智慧社区安防管理、停车场管理、智能家居、智能感知、能耗监控。
数码舞台
完成信息化、智能化阶段后,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大数据,最终形成数据流。 在数据流背后挖掘大数据价值的同时,物业将形成多种多样的数据商品,广泛应用于物业服务和商业模式,促进整个智慧物业自我成长的良性循环。 整个生态由此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数字应用闭环。
绿色智慧物业数据运营模式
其中,智能化阶段的智慧社区能耗监测应用场景对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能耗管理系统:对社区主要商业、楼宇的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统计,对能耗和物耗进行采集和分析,生成运行和能耗统计数据,对楼宇进行智能控制,实现节能减排。减排。 处理社区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如:电、水、气(汽)、冷热使用过程数据,进行监测、记录、分析和指导。
要知道,能源消耗在物业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不同业态的比重也不尽相同。 一般住宅占10-20%,写字楼占20-35%,商业中心占35%。 —45%,最高可达65%,而这些能源消耗通常由水、气、电三部分组成。
其中,电能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最大,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照明、通风、电梯、水泵、中央空调等。 如果能有效降低电力的能耗,将大大节省物业的运营成本。
但是,没有对实际能耗数据的真实、全面的掌握,就无法科学地找出物业用电节能的工作方向,也就无法开展“数字化用电节能”。
九七星云智慧电力云平台是基于财虹金集团在电力行业十余年的经验,结合庞大的研究数据、行业分析和行业管理场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和其他技术,斥巨资为合作企业打造了软硬件有机结合的智能电源管控系统。
结合久奇科技智能硬件设备,采用AR智能运维系统、物联网多源采集系统、安全预警系统、超算管理系统、传感器配置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互联互通保障系统、漏电定位系统、数据监控系统、智能成本管控系统、九旗星云智能电力云平台:
通过九七星云智慧电力云平台,物业可实现电力设备节能运行,实现能源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管理。 在升级智能物业的同时,真正做到节能降耗!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