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
6月10日,山东电气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集团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为实现“双碳”目标,构建安全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自主研发的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
该系统充分融合了端边云协同、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相辅相成”,一张能源管理图和一张安全管控表,为节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使节能降耗措施得到落实和反馈,有力支持了集团精益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降低集团能源消耗。
系统前端采用高精度智能终端采集设备对能耗监测点、设备运行信息、环境信息进行测量监控,成功解决计量检测点设备不足、计量精度低的问题设备; 后端开发多层架构的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在数据采集、传输和存储方面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 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与终端采集设备的结合,首先降低了能源管理过程中人工抄表的人工成本,同时消除了人工抄表可靠性低的问题。 二是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电力能耗管理系统布线,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改造,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三是把握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机遇,为客户提供具有智能监控、智能调度、能效统计分析、节能管理等功能的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逐步开拓外部市场,并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下一步,集团各产业单元将依托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平台,丰富能源管理手段,加强能耗监控,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 一是及时排除能耗异常,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监测功率因数变化,减少电费的惩罚性调整。 三是抓好限电控制,发挥监测优势,合理使用政府分配的资源,不超标、不浪费。 四是增加系统利用的深度和广度,为产出成本分析提供能耗依据,为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分析支持,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五是与设备管理相结合,通过对停机检修、生产运行等进行有效监控,制定最佳的设备检修计划。
数字赋能,智创蝶变,“双碳”新形势下,山东电工电气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践行“二十字”工作思想,推动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和电工行业,实施“双碳”战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完成集团“十四五”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支撑了集团“两个业务”建设具有一流的性能。
想爆料? 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诚邀合作伙伴。
8月4日,甘肃省首个新型智能负荷管理示范应用项目在甘肃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试点。
新型智能负荷管理针对碳化硅、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 通过安装一套支持物联网通信、数据采集、逻辑运算和运行控制的功能模块,可以对电力负荷的变化进行微调,并对数据进行监测、采样和分析。 ,自动进行需求响应、负荷控制、安全用电、无功管理、能效管理等综合服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近年来,随着甘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呈现增长态势,甘肃电网负荷逐年递增年。 如何引导高耗能企业积极参与需求侧响应,优化能效,一直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 今年,国网兰州供电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相关企业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设计、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示范应用。
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的指导下,兰州供电公司对兰州市碳化硅、水泥、铁合金等20多家典型高耗能工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重点交流与兰州合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等电力客户,编制答疑手册等资料兰州水泥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从项目背景、建设模式、客户利益等角度向用户进行讲解,并征得用户同意,并入选兰州河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和埃肯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示范应用对象。 联合中国电科院对典型工业可调潜力进行深入分析计算并制定优化策略,挖掘碳化硅和工业硅用户可调资源和可中断资源潜力,运用新型智慧能源管理终端和智能交互终端建立2万千瓦以上可中断负荷控制和2000千瓦灵活调节的需求响应能力,将电炉等用电设备的可调负荷纳入电网统一控制,实现了企业配电室及配电系统的监控。 电源等功能,从过压、过流、温度、烟环境等角度,实时保障企业用电安全,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能效管理、用电能力网格交互。
随着新型智能负荷管理示范应用的建设,标志着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具备了“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障、节电助力”的技术手段,同时为企业建立“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
公司地址: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926号中洋大厦写字楼21楼
电子邮件:
sales@ctrlworks.cn